行业贷款余额首现降势 较去年下跌4.18%
摘要 2018年,是金融科技经历短暂阵痛曲折发展的一年,也是行业经过良性洗牌后重焕生机的一年。大潮过后,行业该何去何从,12月21日举办的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未来论坛中给出了一些答案。此次论坛由网贷天眼主办,论坛邀请了多位金融科技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优秀从业者,就“合规、智能、普惠”三大主题展开探讨。论坛使与会各
2018年,是金融科技经历短暂阵痛曲折发展的一年,也是行业经过良性洗牌后重焕生机的一年。大潮过后,行业该何去何从,12月21日举办的中国金融科技发展 未来论坛中给出了一些答案。
此次论坛由网贷天眼主办,论坛邀请了多位金融科技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优秀从业者,就“合规、智能、普惠”三大主题展开探讨。论坛使与会各方和业内人士对监管的引导作用、技术带来的机遇和风险、如何实现普惠金融等议题产生了深刻认识。由网贷天眼研究院编撰的《网贷天眼2018互联网金融年报》也借此次会议正式发布。
监管助力金融科技回归本原
监管层在合规层面连续两年的发力取得了成效,一些不能满足合规要求的平台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行业集中度上升,头部平台优势凸显,行业走上良性健康发展的正轨。
以网贷行业为例,《网贷天眼2018互联网金融年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年底,国内网贷平台已累计6678家,其中正常运营的平台降至1798家;行业成交额1.92万亿元,环比下降21.19%;行业贷款余额首现降势,较去年下跌4.18%。另一方面,截至12月中旬,共有6家互金机构挂牌上市。其中有5家互金机构赴海外IPO,还有1家在港股上市。
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助理秘书长张羽指出,随着北京多数平台自主检查的完成,“大部分极其不合规,比如自融假标现象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而具体到业内关心的“三降”问题,张羽表示“到底降多少,降到什么程度,各家平台按照什么时间结点,我们会有一个综合的考量”。
“限额”“双降”等一系列合规要求,引导一些大标平台逐步回归普惠金融本原,也促使部分具备科技先发优势的平台向技术型企业转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陈道富谈到监管对金融科技的影响时表示,“(通过监管)我们的金融科技要么走回技术的这条路,要么回到金融的本原来,重新开始回到金融和科技的融合过程中。”
同时,监管层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支持金融科技升级发展的过程当中,例如征信体系的建设,在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投入等。“我们把一些数据聚合、共享,供大家使用,我们也建立了共享平台。”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信息科技部副主任李健在谈到互金协会着力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时提到,“要实现数据生态圈。”
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金融科技回归本原,行业内的人力财力物力会继续向技术倾斜,大数据风控、生物特征识别、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应用,将会衍生出全新的商业模式和创业机会。
传统金融有着交易成本高、效率低、信息不对称、欺诈风险等痛点,而金融科技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痛点,国家金融发展实验室副主任、社科院金融所所长助理杨涛谈到金融科技时指出。他表示,“正是由于这样对应的解决痛点的关系才使得新金融、金融科技真正具有了生命力”。
然而,金融科技的发展道路并不是一条坦途,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模糊的技术创新边界,技术风险是否可控,数据隐私问题的考量等,都是金融科技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沈艳谈到金融科技跟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时提到,“当金融和科技有了更加深度的融合的时候,金融产品创新的周期在变短,覆盖大范围人群的能力变强,风险在累积和传播的速度放大。”这要求金融科技公司要重新审视自身是否具备系统重要性,从而在技术创新时留意其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经济影响。
迈向普惠金融
“从2010年到现在,全球有55个国家已经承诺了2020年的全面普惠金融目标,其中有30个国家已经建立了自上而下的国家政策。” 世行集团IFC金融机构局项目官员朱韵女士谈到普惠金融时提到。
在我国,监管层不断通过合规要求和政策支持,积极引导金融科技发力普惠金融。同时,日新月异的智能科技使互联网金融行业具备了服务中小微企业的竞争优势,它将越来越多金融行为由线下搬到线上,降低了合作成本,提升了业务效率。
众多行业从业者正不断将践行普惠金融的理念深入行业根本,正如网贷天眼CEO田维赢所说“以合规为据,智能为力,脱虚向实落地的普惠金融的价值是互联网金融行业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