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信贷不及预期,信托贷款却为何逆势大增?
摘要 今年以来已经习惯性超预期的社融数据,在4月份“突然”不达预期。近日披露的数据显示,4月社融新增1.2万亿元(不含地方专项债),同比少增0.5万亿元;新增信贷1.02万亿元,低于市场预期的1.2万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少增1615亿元。分类别看,人民币贷款和未贴现票据分别同比少增2254亿元和1811亿元
今年以来已经习惯性超预期的社融数据,在4月份“突然”不达预期。
近日披露的数据显示,4月社融新增1.2万亿元(不含地方专项债),同比少增0.5万亿元;新增信贷1.02万亿元,低于市场预期的1.2万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少增1615亿元。分类别看,人民币贷款和未贴现票据分别同比少增2254亿元和1811亿元,企业债融资同比少增483亿。企业贷款明显回落,新增中长期贷款2823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1845亿元;短期贷款净减少1417亿元,去年同期则为净增加737亿元。
// 为何4月信贷数据“突然”走低 ? //新增社融和新增信贷双双让市场闪了一下腰,研究机构普遍认为,4月信贷数据“突然”走低与一季度信贷冲量直接相关。今年一季度,为了对冲2018年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经济下行的较大压力,财政和货币政策在2019年一季度显著发力,逆周期政策强力扭转悲观预期。但在一季度经济数据超出预期,市场信心显著恢复后,货币政策出现了微调迹象。
4 月19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对一季度的经济形势做了总结,并对二季度的宏观调控进行了框架性方向性的部署。本次会议再次强调加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概念,是在2月22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上首次提出的,这是中央一年多以来首次系统定调金融政策,标志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已由“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转为“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意在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升产业链水平,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本次会议后,中国宏观调控出现微妙变化。按照央行最新的政策口径,当前货币政策“既没有收紧也没有放松”,市场对货币供应的预期已经从宽松转为中性。
从这个角度看,4月份信贷数据明显回落反映了货币政策的微调,但值得注意的是,当月信托贷款逆势增长,成为一大结构性亮点。4 月社融中,新增信托贷款129亿元,同比大增223亿元,去年同期为-94亿元。用益信托网截至5月9日的统计数据显示,4月新发集合信托1788亿元,同比增长15%,1-3月增长21%。
// 经济政策推动下,信托贷款逆势上涨 //今年以来,信托贷款持续增长,1月新增345亿元,并结束了连续10个月的负增长,2月小幅回落后,3月信托贷款再次净增528亿元,显示出明确的趋势性回升信号。
在一系列经济提振政策推动下,地产销售回暖、基建投资增长、企业融资意愿恢复等因素,都是信托贷款显著回升的推动因素。
回溯行业历史数据看,在宏观投资增速企稳,且资金面偏紧的宏观组合下,信托的主动管理规模增速往往开始出现加速上涨。
一方面,资金端面对高净值客户和非银机构的旺盛需求,同时息差有望保持高位。
另一方面,从资产端看,信托贷款具有放款效率高、资金用途广泛等优势,特别是在货币宽松政策边际趋紧,银行资产端扩张力度预期减小时,信托贷款在精准输血实体经济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当前的宏观政策组合,再次为信托加速回升打开时间窗口。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是服务实体经济,改革的重点是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央行提出疏通货币传导机制,千方百计服务民营小微企业,主要任务是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效果,把稳健的货币政策落到实处,推动解决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科技企业、“三农”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银保监会强调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金融产品,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基于信托业良好的数据表现,以及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政策背景,国泰君安(601211,诊股)、中泰证券等主流研究机构,近期相继发布看好信托行业的研报,对于行业前景给与了积极展望,主要理由是信托受益于基建发力等积极因素,资产端企稳改善,而且高效放款、精准输血的优势,提升了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效率,符合当前的政策导向,预期信托逐步加强主动投放意愿,今年信托业的景气有望持续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