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热议:风险管理需求大增 相关机制仍需完善

来源:中国基金报 2019-05-20 15:14:28

摘要
国际投资者对A股的配置需求不断增长,他们对风险管理的要求同样迫切。私募人士表示,资本市场更加开放,相关配套措施急需建立和完善。MSCI中国A股指数期货有望推出3月11日,港交所宣布与MSCI签订授权协议,获准使用该公司旗下中国A股指数,发行MSCI中国A股指数期货合约。对此,高溪资产执行董事陈继豪直

  国际投资者对A股的配置需求不断增长,他们对风险管理的要求同样迫切。私募人士表示,资本市场更加开放,相关配套措施急需建立和完善。

  MSCI中国A股指数期货有望推出

  3月11日,港交所宣布与MSCI签订授权协议,获准使用该公司旗下中国A股指数,发行MSCI中国A股指数期货合约

  对此, 高溪资产执行董事陈继豪直言,外资进来,对安全性提出要求,需要有对冲手段。但现在股指期货没有完全放开,对于大资金来说远远不够,需要继续加大开放力度。

  清和泉资本指出,A股国际化进程加快,境外机构对A股资产配置的规模明显加大。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国内风险对冲工具仍比较缺乏。MSCI中国A股指数期货的推出,有助于丰富对冲工具,满足境外投资人风险管理需求,进一步吸引境外机构长期资金。

  华觉资产基金经理赵林认为,随着资本市场的开放,国内市场的定价能力将会提升,投资人也会因为直接面对海外成熟机构而显著提升自己的交易和风险管理能力,为未来中国机构布局海外奠定基础。

  观富资产认为,股指期货开放,对量化型产品会是更好的机会。“我们主要使用市场上已有的股指期货品种进行风险对冲,品种数量少,不能完全满足需求。相信港交所推出的股指期货可以给投资者带来更多选择。”上海某中型量化私募投资总监补充,MSCI中国A股指数期货与内地交易所股指期货的标的略有不同,能够更有效地对应MSCI中国指数,对于被动指数跟踪投资者来说意义较大。

  方正中期研究院院长王骏表示,有消息称通信服务、金融、非必需消费在纳入过程中权重占比超过20%,尤其是后者更多对应沪深300指数上证50指数的成分股,因此可能对IF和IH合约的套保需求更大,受到的影响也就更多。并且从时间上看,先纳入大盘股,之后逐步扩展到中小盘股,对股指期货套保需求的影响也将先从IF和IH开始,逐步扩展到IC。

  清和泉资本强调,该指数期货推出后,会与A股走势相互影响。考虑到香港市场资金来源更为多样,受国际因素影响也更为直接,该指数期货波动幅度可能较大。若国内指数对此较为敏感,在特定时间点特定环境下可能会加剧A股的波动。

  做空机制仍需完善

  国内股指期货市场放开等工作持续进行,多位私募人士指出,在开放过程中,还有不少配套措施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

  赵林表示,国内市场非常需要更多的权益类期权。“从全球范围来看,2018年是一个高波动,风险聚集的年份。美国市场2018年的期权交易量创了历史新高,说明期权在风险管理上的作用。假如中国推出沪深300股指和ETF期权,投资人就可以更灵活高效地管理A股市场风险。”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逐渐放开对期货交易量和持仓量的限制,配合市场的自然需求。二是在放开限制的同时,要加强监管,防止诸如多账号关联交易等非正常市场行为。三是加强市场教育,衍生品对于有效管理市场风险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清和泉资本也表示,目前日内开仓手数等方面的限制仍然存在,不管是从海外发展经验,还是国内外机构的投资需求,进一步放开股指期货限制的方向是明确的,特别是在恢复股指期货常态化交易(包括取消交易限制,降低交易成本等),以及丰富股指期货的产品线方面。不过,考虑到目前的市场环境以及股指期货本身的投机性特征,股指期货的放开和发展还是要循序渐进。

  星石投资表示,对于期货市场来说,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是非常重要的两项功能,但当前我国场内场外期指产品品种缺乏,股指期货市场流动性缺失、对冲成本高,严重影响这两项功能的发挥。建议围绕实体经济的需求,增加场内场外产品和工具的供给,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丰富的金融期货工具。同时根据金融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放松股指期货交易限制,进一步恢复股指期货交易常态化。此外,应适时推动期指市场对外开放。

  此外,王骏补充道,可继续适当增加股指期货交易品种,尝试增加以行业指数为标的或者以海外股票市场指数为标的的期货品种,完善股指期货市场,以匹配现货市场不同层次和行业套期保值的需要。也可以尝试上市追踪海外类如MSCI指数等标的的期货合约,直接满足海外投资者的需要。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