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小微金融服务要破解七大迷思
摘要 □王礼小微金融服务被认为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同时也被很多银行憧憬为转型发展的“蓝海”。而另一方面,监管导向、政策要求、公众舆论对当下银行加强小微金融服务又形成了极大的鞭策。在这样的情势下,银行究竟该怎样布局小微金融战略?相关部门及社会公众对银行开展小微金融服务该如何合理预期和科学评判?对小微金融服务
□王礼
小微金融服务被认为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同时也被很多银行憧憬为转型发展的“蓝海”。而另一方面,监管导向、政策要求、公众舆论对当下银行加强小微金融服务又形成了极大的鞭策。在这样的情势下,银行究竟该怎样布局小微金融战略?相关部门及社会公众对银行开展小微金融服务该如何合理预期和科学评判?对小微金融服务正本清源,寻根问道,首先要破解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七大迷思。
迷思一:小微企业信贷风险大?
认为小微信贷风险大,主要有三点理由和依据:第一,有研究表明,小微企业的平均存活期只有3年,企业都只能存活这么点时间,银行连信贷退出的时间都没有;
第二,小微贷款的不良率高,一般而言,小微企业的不良率要高于各家银行整体不良率4个点以上,银保监会对小微贷款提出“两增两控”新目标,其中一条是控风险,具体的要求是小微贷款不良率不得高于整体不良率2个百分点;
第三,小微贷款谈虎色变,一方面,除泰隆银行和台州银行等其中的佼佼者外,过去几年中做小微贷款比较激进的一些银行损失惨重,有一批小微客户经理受到处罚、处分乃至丢了饭碗。
综上,小微信贷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然而经营风险本身是银行的天职和看家本领,不能有效地经营风险,银行又有何立足之地呢?说小微信贷风险大,不过是相对于政府平台公司和大型企业而言。
首先,小微信贷风险果然比政府平台公司和大型企业要大吗?在地方政府债务存在“刚兑”信仰和各地纷纷推出纾困基金等力保大型企业“大而不能倒”的情况下,小微信贷自生自灭确实显得风险大,但“出来混总是要还的”,闭着眼睛往平台公司和大型企业“砸钱”不仅越来越难,而且“这种博傻的游戏不会永远继续下去,有些事情必须付出代价”,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微信贷整体风险并非必然高于大型企业,应该只相当于整个信贷市场风险的中值水平。
其次,早年集中爆发的小微信贷风险很大程度上是银行以偷懒、走捷径的方式酿成的,包括担保圈风险、联保贷款的覆灭、动产质押的一片狼藉,在贷前调查、风险逻辑以及贷后管理方面都有很多的漏洞和缺陷,也与整个信用环境、经济周期的外部因素有关,做正确的事还必须要正确地做事才会有理想的结果,套引大企业和平台公司的授信管理办法去做小微信贷,其后果必然是一地鸡毛。
再次,尽管小微企业的平均寿命不长,但是银行对小微客户的信贷介入是有选择性的,一般都有企业成立年限的要求,集中服务于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小微企业客户,可以有效地筛选和规避小微企业的信贷风险。
迷思二: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没有效益?
恰恰相反,根据近年来英国《银行家》杂志关于全球银行业千强榜的权威排名,如果说,“宇宙行”工行毫无悬念是国内银行业中赚钱最多的银行,赚钱能力最强的银行却让人大跌眼镜,竟然是做小微起家的台州银行和泰隆银行,这两家银行的盈利能力不相伯仲,几年来中国银行业资本回报率“龙虎榜”就是这两家银行在进行拉锯。比如,2015年,进入榜单的国内银行中,台州银行以31.73%的回报率排名第一位,泰隆银行以28.39%的回报率排名第二位;2016年泰隆银行超越台州银行,排名首位,达到30.54%;而2017年,台州、泰隆两行分别以32.7%、29.34%的资本回报率力拔国内银行该项指标头筹。
在资产回报率(ROA)方面,国信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剑曾做过一个统计分析:2017年ROA排名靠前的银行中,除少数几家外,全部集中为以小微业务为主体的中小银行,其中就包括小微金融服务的两大标杆银行——台州银行和泰隆银行。
迷思三: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没有存款?
这涉及到一个对存款怎么认识的问题。国内的银行都希望存款越多越好,一方面缘于“存款立行”的朴素认识,另一方面是上台阶排座位的规模情结使然。存款对银行很重要,这在国内外银行业中都是普遍的共识,但包括招行在内的优秀银行逐步更重视核心存款或基础存款。所谓核心存款或基础存款,通常指的是利息成本低、客户对价格不敏感、稳定性高的存款资金,不包括“一锤子买卖”迅速上量的大宗协议存款。未来,政府平台业务难以为继,大型企业的脱媒也只会越来越严重。在资本市场发育成熟完善以后,大企业的贷款需求不再旺盛,存款也往往会“待价而沽”,逐步演化为大宗协议存款的方式。
小微企业的结算资金虽然单户、单笔金额较小,但聚沙成塔,会是重要的核心存款源头。与此同时,小微企业主也往往是重要的零售高净值客户群体。这一方面要求银行通过信贷手段锁住有贷款需求的小微企业客户;另一方面要做好综合服务和交叉销售,包括交易银行功能定位的不断下沉。
迷思四:小微企业融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当前把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很多情况下,很多人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把小微企业融资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等同起来,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觉。这是因为:
第一,并不是所有的小微企业都存在融资需求。富国银行小微信贷专家萧兵博士认为,小微企业主经营企业的动机和心态大致分为三类:成功发展型(注重于成长和未来,目标具体明确,需要时间去干大事,对服务和产品期望高);追求自由型(重视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盈利重于扩张,需要时间去享受生活,家长式管理);熟练工匠型(工作和生活难以区分,追求技术上完美,需要时间去干喜欢的事,保守稳健)。在他看来,小微企业成长为大企业的可能性并不大,心态为成功发展型的小微企业主只占5%,大部分的小微企业主没有太大的雄心,也不追求激进的扩张策略,因此也没有旺盛的信贷需求(见《富国之本:全球标杆银行的得失之道》)。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创业造富、成功发展的氛围要浓烈一些,但其实,平衡生活与工作,追求稳中有进的小微企业主也不在少数。
第二,小微企业存在超越单纯融资的诸多金融服务需求。前段,某家中小银行负责人介绍,银行财务人员感觉报账之类的财务管理环节非常麻烦,专门开发了一个小软件,后来“内销转出口”,许多中小微企业客户非常喜欢,意外地做成了一款获客“神器”。应该说,小微企业主存在非常广泛的诸如现金管理、税务策划等综合服务需求,众多银行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建设银行提出“第二曲线”之“B端赋能”,宣称要跳出固有的格局,营造共生共荣生态,做企业全生命周期伙伴。服务开展“拉清单”:为B端客户搭建开放平台,互为助力营建共生共荣生态;开放共享,助力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帮助企业优化再造经营管理模式,实现降本增效,提高生产和运营效率;帮助上下游企业找投资、找技术、找服务、找项目,从“资端”转向“智端”;推动传统产业链升级再造和客群协同发展,尽管任重道远,却是一个先进的理念和正确的方向。
迷思五:只有小微企业经营贷才是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服务?
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为了推动小微企业发展,对银行信贷支持小微企业制定了诸多考核指标,这些指标被称之为“国标”“监标”,一些银行为了推动业务转型,又推出了一些“行标”,由于指标定义不一、口径相异,对银行统计和监测小微信贷服务造成了压力,同时,并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小微信贷服务的开展情况。
美国曾对小微企业贷款情况做过如下统计分析:其中商业信用卡竟然是第一大融资来源,透支账户实际也是信用卡性质。小微企业主和其他个金客户不一样的是,小微企业主有通过其他个金信贷产品融资,并长期保持一定融资额度的需求。比如,按揭利率低,他们一般不选择全额买房,而是通过办理按揭优化其家庭负债结构。
国内没有这方面的统计数据,在实践过程中,银行会发现除了经营贷以外,小微企业主也常常办理信用卡、按揭贷、分期贷款等其他融资服务,贷款融来的资金都是通货,从左口袋到右口袋,很难区分这部分贷款是用于家庭生活消费之需还是创业投资之需,显然,并不是只有小微贷才是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服务。
迷思六:线上化才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根本之道?
近年来新兴民营银行中发展较好的是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无一不是通过大数据、线上化的方式,主打小微信贷服务,以“傻子银行”自诩的网商银行2016年累计服务小微企业277万户,2017年增加至571万户,2018年进一步增加至1227万户。它自称是“普惠了中国约六分之一的小微企业,中国每6家小微企业中,就有1家在网商银行贷过款”。
面对新兴互联网民营银行的异军突起,传统银行不甘落后,通过大数据、线上化方式批量开发小微客户蔚为潮流,这其中,表现最为卓异的是建设银行。该行融合现代科技,探索出以“批量化获客、精准化画像、自动化审批、智能化风控、综合化服务”为特色的普惠金融新模式。推广网络供应链等在线融资新模式,以“双大”延伸拓展“双小”,出台26项精准措施定向扶持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打造“小微快贷”系列产品和平台化经营模式,累计投放贷款超过7100亿元,惠及小微企业55万户;截至2018年末,该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为6310.17亿元,较上年增加2125.15亿元,增幅50.78%,余额和新增均居行业首位。
建设银行副行长章更生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普惠金融新增贷款,我们是工、农、中、交4家银行加起来的总和。”然而即便如此,单从客户数量讲,依据网商银行的宣传资料,建行2018年累计服务225万户小微企业数,不及网商银行1227万户的五分之一,这不禁让人心生迷思:线上化才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根本之道吗?
从服务的广度论,线上化大行其道,但如果从服务的深度看,线上化解决不了全部的问题。台州银行认为:“金融服务的核心要义仍为提供有温度的服务,科技仅仅是有力的抓手和推动力。只讲科技和效率而忽略温度的服务会让客户产生距离感,‘既有温度又有效率的小微金融服务’才是真正契合当前小微客户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截至2018年底,网商银行的小微贷款户均余额为2.6万元,台州银行的户均贷款余额为37.49万元,建设银行“小微快贷”户均贷款约为129.09万元,已然进行了自发的客户分层和错位开发;另一方面,中国市场的广度、深度和多层次性,纯线上产品不足以覆盖。王剑认为,尽管线上化方兴未艾,中小银行也在纷纷借助金融科技工具提升服务小微企业的效率和体验(比如台州银行创新推出客户移动服务站,建设线上分行,实现“客户扫码,银行收单”,客户通过在线申请贷款或信用卡最短仅需1分钟)。
但对中小银行未来而言,“小微做得好,进村狗不叫”仍然是中小银行服务小微的主流方式,“大行入网,小行进村”长时期内都将并行不悖。即便是把普惠金融战略上升为三大战略之一的建设银行,更多地强调“线上+线下”全面融合的小微金融综合服务方式,跟许多银行一样,更多地把线上化作为获客手段,通过“线上+线下”全面融合,做深做透小微企业服务。
迷思七:银行不愿意从事小微金融服务?
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银行,特别是中国的银行在客户选择上存在“所有者偏好”和“性质歧视”,天生不愿意贷款给民营企业或小微企业。王剑和原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近来都撰文批判了这个观点。王剑指出:上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很多国企破产,所以银行纷纷把贷款抽出来投到当时正在兴旺发展的民企。刘晓春认为,银行没有不给民营企业贷款,民营企业的发展都是在银行贷款支持下发展起来的,这些年来银行把更多的贷款投向国有企业、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行业,是因为“监管制度、政策和监管方式上的问题”,银行依然在遵循市场规律。
小微企业是民营经济的主体,即使是大型民营企业集团也都是在银行信贷扶持下,由小微企业发展而成。可相佐证的是:在10多年前,国内银行业曾掀起过大力支持小微企业的热潮,其中不仅包括提出“两小战略”(小区金融和小微金融)的民生银行,还包括其他一众银行纷纷将目光投向小微企业融资服务领域。
2006年前后,工商银行计划在5年内将中小企业客户数量由当时的5万扩展至14万,贷款余额由1万亿增至2万亿元;建设银行将发展中小企业贷款列入战略发展纲要,招商银行更提出5年内将中小企业贷款比例提高至60%。
在产品方面,工商银行推出“小康通”“营运通”,建设银行推出“速贷通”,中国银行推出“好融通”,交通银行推出“展业通”,中国光大银行推出“阳光呵护计划”,华夏银行推出“小企业助长产品服务方案”,当时的深发展推出“创业宝”,民生银行推出“易保通”“易押通”“易票通”,浦发银行推出“成长型企业金融服务方案”,招商银行推出“点金成长计划”“助又全”,兴业银行推出“金芝麻”,琳琅满目不一而足。这种自发的战略调整推动中小微贷款迅猛发展,2006年全国银行业的小企业贷款增长15.8%。
由此可见,银行并没有排斥小微企业的天性。而当前“小微热”的回潮,一方面是政策推动、监管引导;另一方面未尝不是银行业回归本源、回归实体的自觉行为,本质还是在遵循市场规律下的战略自觉。这时候,政策层面、监管层面既要合理引导、科学设计、做好配套,也要谨防执念太深、用力过猛、揠苗助长,打乱银行回归实体、服务小微的节奏和步伐。
(作者为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