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私募报告:洗牌加剧+清盘激增

来源:格上理财 2016-01-29 09:06:21

摘要
私募行业大数据总规模达4.15万亿据格上理财统计,截至2015年12月31日,证券类私募基金行业:已备案私募基金25369只,其中证券类私募基金15182只。私募基金实缴规模4.15万亿元,其中证券类私募基金实缴1.7289万亿元。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5005家,其中证券类私募管理人10965家。

私募行业大数据 总规模达4.15万亿

据格上理财统计,截至2015年12月31日,证券类私募基金行业:

已备案私募基金25369只,其中证券类私募基金15182只。

私募基金实缴规模4.15万亿元,其中证券类私募基金实缴1.7289万亿元。

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5005家,其中证券类私募管理人10965家。

私募基金从业人员达37.94万人。

2015年证券类私募基金共发行10925只。

2015年百亿级私募共计87家,其中百亿级证券类私募管理人21家。

FOF迎来井喷元年,2015年发行251只,管理规模430亿元左右。

2015年证券类私募基金共清盘1686只,提前清盘的基金占清盘基金总量达43%。

2015年证券类私募基金已披露分红2000次以上,创下历史新高。

据格上理财统计,2015年证券投资基金增速最高,较2014年增长271%;创业投资基金增速放缓。

据格上理财统计,2015年,广东省(含深圳)私募管理人占比25%,为各地区之首;江苏省及浙江省在其他省市中脱颖而出,占比约10%。

据格上理财统计,目前旗下有产品运行的证券类私募基金管理人共4248家, 204家管理规模超过20亿,占比4.8%。其中,管理规模50-100亿占比最高,21家管理规模超百亿。

据格上理财统计,管理规模超过20亿的中大型证券类私募管理人中,86家位于上海地区,位居各地之首。

据格上理财统计,证券类私募基金共分9大策略,策略多样化特征愈发明显,股票策略占比降至67.54%。除管理期货、相对价值及债券策略2015年发行量较2014年有所下降外,各策略发行量均有所提升。

据格上理财统计,2015年,证券类私募行业平均收益38.01%,显著超越沪深300(同期5.58%),宏观对冲策略超越股票策略夺冠。其中,宏观对冲策略、股票策略、管理期货策略前1/4收益接近翻倍。

6成基金收益低于40%,翻倍仅占5.55%

据格上理财统计,截至2015.12.31,正在运行中的股票型证券类私募基金已达10254只,涉及私募公司超过2200家。受益于2015年上半年的牛市行情,2015年股票型证券类私募基金发行量快速增长。格上理财数据显示,2015年,证券类私募管理人共发行股票型私募基金6696只,超过2014年全部策略的私募发行总量;其中,上半年股票型私募基金的发行数量占全年发行量的60%以上。

2015年下半年的股灾给不少私募公司带来了致命的一击,清盘基金数创历史新高,其中不乏清水源投资、混沌投资等行业知名私募。据格上理财统计,2015年共有1686只基金清盘,接近2014年的3倍,相当于过去4年清盘基金数量的总和。其中,6月股灾以后清盘的数量达1191只,占全年清盘总量的70%以上,在这些清盘基金中,85%以上的基金为股票型私募基金。

2015年百亿级证券类私募巨头蓬勃发展。据格上理财统计,截至2015年底,百亿级证券类私募已达21家,其中,16家主要采用股票策略。而2014年底,百亿级证券类私募仅7家,其中4家以股票策略为主。

百亿级私募的崛起与股市行情密不可分。格上理财数据显示,伴随着牛市行情,2015年6月,百亿级证券类私募数量达到年内巅峰,共计28家,其中20家以股票策略为主。而随着下半年股市的巨幅下调,不少私募公司旗下基金收益大幅回吐,加上客户主动赎回,股票型百亿级私募数量略有下降。

2015年股市大起大落,而与之关系最为紧密的股票型证券类私募基金也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的落差。上半年股市快速上涨,大多股票型证券类私募管理人赚得盆满钵盈;下半年股市急速下跌,不少私募遭遇净值腰斩甚至提前清盘。在历经颠簸之后,2015年股票型证券类私募基金平均收益38.18%,超越大盘32.60%,较2014年上涨6.78%。

格上理财数据显示,收益排名前1/4的股票型证券类私募基金平均收益94.49%,排名后1/4的平均收益为-4.22%,业绩分化较为明显。据格上理财统计,2015年收益低于40%的产品所占的比例达到60.3%,而收益翻倍的股票型证券类私募基金仅占5.55%。

2015年下半年未在托管平台公布净值的“华银精选”净值浮出水面,最终以1403.07%的超高收益超越“象舆行思源1期”,摘取私募冠军。

格上理财数据显示,“华银精选”业绩爆发期在下半年,股灾前该产品2015年收益85.31%,随后股灾爆发,但其业绩持续爆发,涨幅达711.09%。据格上理财了解,华银精治主要做一二级市场联动投资,对于看好的投资标的,公司一方面会直接在二级市场上买入,另一方面也会参与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公司持股高度集中,持股周期一般在1-2年,期间会做波段操作。2015年,公司投资组合中有1只重仓股年内翻10倍,下半年最高涨幅近800%;另有3只个股涨幅超过5倍。例如,据华银精治透露,其2013年开始布局“金证股份”,持有期间该股最高涨幅超过15倍,今年最高涨幅近500%。

9月以来清盘激增,杠杆后遗症是诱因

格上理财数据显示,2015年9月以来证券类私募基金清盘数量明显增加,共954只,占全年清盘基金总数56%,主要原因有两点:

1.私募井喷式增长,到期清盘基数加大。2014年8月21日正式推出《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后文简称《办法》)后,证券类私募基金呈井喷式增长,许多2014年8月后成立的私募基金自2015年9月后开始到期清盘。格上理财数据显示,9月后清盘的产品中,77%集中成立于2014年9月至12月,且近95%为1年期基金。

2.“去杠杆”催生大量私募提前清盘。2015上半年,牛市高收益吸引了大量的场外配资疯狂涌入,而下半年在“去杠杆”引发的快熊中,大批高杠杆基金遭受腰斩,击穿清盘线后纷纷被迫清盘。同时,从2015年2月起监管层便开始管控场外配资,6月加大力度严控,最终在9月给予其“最后的期限”。于是,9月、10月大量带有杠杆属性的“伞形信托”提前清盘,如格上理财数据显示,云南信托的“私募工厂”系列有百余只基金提前清盘。

行业洗牌加剧,最高7成基金提前清盘。据格上理财数据显示,2015年清盘的证券类私募基金不仅总量多,提前清盘的基金占清盘基金总量比例更高达43%,明显高于2014年的20%。其中,3月、4月大盘疯涨行情中,提前清盘的基金占比最少,但在6月中旬大盘开始深度回调后,提前清盘基金的占比迅速攀升,七月达到最高,在清盘基金总量中,71.43%为提前清盘。

格上理财认为,大比例基金提前清盘,除了行情因素(熊市导致巨额亏损)、监管因素(清理场外配资)外,私募公司盲目扩张也是重要原因。部分证券类私募机构过于热衷于营销,意图借助牛市高收益迅速扩张管理规模,具体表现为:基金成立时点缺乏选择,很多基金成立于股市高位后便一蹶不振;无视管理能力承载上限盲目扩张,新基金成立速度远高于团队成熟速度;产品条款与投资理念脱节,为满足营销口味,简单粗暴设立清盘线;只认资金不认人,与投资者风险偏好严重不匹配等。

清盘不是洪水猛兽,理清原因很重要。基金清盘仅仅是基金终止运行的一种说法,并非均为投资中的恶性事件,需要理性对待。一般来说,证券类私募基金清盘分为到期清盘和提前清盘,其中,到期清盘是正常的投资运作环节,而提前清盘需要区分主动提前清盘和被动提前清盘。

格上理财认为,主动提前清盘主要源于证券类私募机构对管理规模的控制、对产品策略布局的调整、对基金销售渠道的调整、以及满足专项产品客户需求等。例如:私募机构为了控制管理规模,会提前终止部分基金;在对于公司产品投资策略布局进行调整时,可能对非重点投资策略及相关产品进行清理,使投研力量更集中于优势领域;在终止与个别渠道合作时,也可能会提前终止在该渠道发售的基金;对于由于某些专项产品,高净值客户或机构投资者需要动用资金,也可能导致产品提前结束。

因而,无论出于行情因素、监管因素、还是私募机构管理因素,被动提前清盘都是非正常投资行为,需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对于主动提前清盘的基金,则无需过度恐慌。

2015年证券类私募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清盘潮。格上理财数据显示,2015年共有1686只产品清盘,为2014年清盘产品数的3倍左右,相当于过去4年清盘基金数量的总和。

格上理财认为本次清盘潮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多数2014年8月后成立的证券类私募基金自2015年9月开始到期清盘;2)在监管层“去杠杆”的压力下,股价大跌,大量证券类私募基金击穿清盘线后被迫清盘;3)部分私募管理人盲目扩张管理规模,股灾来袭,大多数私募未能经受住考验,导致提前清盘。格上理财认为,在飞速发展的模式下,证券类私募行业洗牌和优胜劣汰将成为必经的发展阶段。

和讯理财客为中国第一财经门户网站——和讯网旗下的金融产品一站式购买服务平台,是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拥有专业的基金研究团队——和讯理财客研究中心提供优质的投顾服务,理财客研究中心在东方财经举办的投资鉴定团基金组合PK赛中战绩稳居前三。和讯理财客致力于将资讯、产品、投顾、服务、技术实现一体化的融合,从而实现从投资产品资讯到购买的一站式无缝连接。在和讯理财客购买基金,申购费率4折起。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