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汤进喜:私募业存4大问题 建议提供公平竞争环境

来源:新浪财经 2019-05-28 17:57:15

摘要
新浪财经讯5月25日,2019第五届全球私募基金西湖峰会在杭州举行。分论坛三“新科技、心思慕——金融科技赋能智慧私募的创新与实践”环节,重阳投资副董事长汤进喜发表主题演讲。他表示,私募基金行业目前面临四大问题:第一,行业整体规模散,数量多,差异大。第二,整体的专业能力合规水平有待提高。第三,社会整体

  新浪财经讯 5月25日,2019第五届全球私募基金西湖峰会在杭州举行。分论坛三“新科技、心思慕——金融科技赋能智慧私募的创新与实践”环节,重阳投资副董事长汤进喜发表主题演讲。他表示,私募基金行业目前面临四大问题:第一,行业整体规模散,数量多,差异大。第二,整体的专业能力合规水平有待提高。第三,社会整体的认知度有待提高;第四,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

  他建议,提高给私募提供更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税收环境,市场准入环境;私募基金的监管要适度,要保持底线监管,不能监管的太细,把私募灵活性、能动性给消除了。

重阳汤进喜:私募业存4大问题 建议提供公平竞争环境

  以下是实录:

  汤进喜:非常高兴能来到这里,特别感谢恒生电子的邀请,因为我们跟恒生也是很多年的合作经验,今天的题目很兴奋,新科技、新私募,说明在恒生视角来看,对私募还是非常肯定的。今天我讲是讲私募基金一个发展问题,为什么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呢?我感觉私募基金从2012年《证券投资基金法》把私募合法的定位,2014基金业协会备案,基金会正儿八经监管私募基金以来,2014比较平稳的等级备案,2015年快速的,2016有一点回落有一点整顿的味道,这几年私募起起伏伏,有一些事情发生,看到一些事件,一听到这些事件都往私募头上去找原因,所以导致有一些地方工商局私募给停止登记了,有一些地方扫楼所看到私募投资类的公司都说要赶出去,不能在我们楼里待着。我是因为现在私募基金管理机构也是亲身经历这些事情。第一给私募说一点话,正名,私募实际上是我们一个很重要的金融行业,或者资产管理行业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那些出事我敢说就不是私募,发生的事情其实都是P2P之类的,都是说有一个固定的回报,有一个固定的收益,实际上用私募的名义非法集资融资,正儿八经私募有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募集,不承诺保本,不承诺保收益,投资者承担投资的风险,首先证明那些不是私募,看到那些东西是打着私募的名义来做的。今天上午洪会长也讲了,有的注册一堆机构,一堆业务,有一个公司在协会登记,有一个产品在协会备案的,其他所有的都是说我是拿牌照来整这个事情。这些都不是私募,大家要对私募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我们讲到私募以后,私募实际上目前的分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投基金,其他类,美国跟我们非常类似,今天给大家汇报过程中就想找一个对标,就找到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实际上跟美国他们证监会分类的对冲基金非常相似,但很多人会讲对冲基金肯定是对冲,可能跟我们不一样,后来我又找了一个注解,美国的对冲基金协会上面,实际上美国对冲基金多数也不是对冲的,我找到一个接入点,实际上我们可以跟它对标的。

  首先讲一个观点,实际上私募基金已经成为我们国家资产管理行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图示)我们看到这是去年底的数字,现在已经突破13万亿,在整个资产管理行业私募基金占了13%的规模,实际上因为还有一些证券公司和基金子公司的私募实际上也属于私募,而且我们看到信托里面和基金的专户,证券公司的券商资管计划里面实际上很多私募做的投资顾问,应该属于这个范围,实际上比这个还要大。

  另外一个数字私募基金在股票市场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地位,我们看到一个数字,都是根据公开的数字,公募里面有1.93万亿,外资占了1.62万亿,保险资金1.58万亿,公募基金0.62万亿,这是不完全的数字,据了解现在私募基金占有股票市场的流动应该1.1万亿左右,在股票市场,资本市场私募基金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与者,不可或缺。

  第三会看到私募基金的发展实际上它也不是一个单独发展,跟我们国家资产管理行业实际上先后同步交叉在发展,一般说去年讲基金行业20周年,我们从公募基金的角度说1998年第一家基金管理公司成立,第一支产品产生以后,到了2004年的时候,实际上就有阳光私募产生,当时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当时不叫私募基金,叫阳光私募跟信托一起,大家合作,之后信托又跟银行理财计划一起,2004年就有了,到2009阳光私募跟私人银行合作,通过信托等据到与私人银行进行销售私募基金,到了2013年和银行委外进行合作,这个过程中间实际上跟银行理财都是一直交叉发展,到2014年私募基金进行登记备案,2016年外商独资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就产生了登记备案,2002年公募的第一家公司产生33%的股权比例,到2005年49%,一直多年以来,实际上对外资开放脚步最大私募基金比其他任何的资产管理机构和金融机构都要快,在2016年就全资开放,到现在为止19家外资UFII(音)在基金业协会进行登记备案,有十几支产品。

  还有到2018年资管新规以后,在资管新规也明确了私募基金一个定位,是一个合法的定位,接着2018年后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办法也明确私募基金可以给银行理财计划做投顾,证监会规定私募基金可以给券商资管计划做投顾,整个私募基金大资管发展过程中是同步发展,并不是自己单独发展。这里面总结出来私募基金实际上它产生的基础比公募还是有所不同,私募基金更多是一个以个人的投资业绩作为最早的信用基础。最早当时2004年的时候都没有任何牌照,人家愿意跟你合作,认可投资基础。其他先拿到牌照再去做,你是金融机构我可以给你钱,这是初始基础的不同。第二我们跟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行业的创新投资者需求一起产生发展,还有开放领先于其他资产管理机构,已经得到认同。

  但是我们看到我们私募基金的发展确实跟其他发达市场还是存在一些差距,我们看到从对冲基金,就我们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看到美国有1734家,我们有8989家。数据差距很大,在美国证监会的数据是1.5亿美元以上才在那里强制登记,其他不用,我们有一些差距,如果按10亿,或者5亿,5亿我们有905家,两边还是有一些差距,如果PVC也是差距挺大,我们是2.2万亿人民币,美国7.6万亿人民币。从横向来比较,我们的发展跟境外的差距挺大,我们的规模跟境外的差距挺大,这是资管行业整个同步,我们的对冲基金私募基金TOP10占19%,TOP20占了26%,美国TOP10占18%,TOP20占27%,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非常类似一个结构和比例。而且我们的公募跟它们也有非常类似,所以这里面实际上一个发展趋势头部机构的集中,这也是两个国家两个市场也是非常相似的。

  再一个我们的不同,我们的投资者结构还是存在比较大的差异,看到2017年这个数据,在我们里面最多是个人投资者,这是证券投资基金就是对冲基金,个人44%,机构16%,私募基金24%,这是有存在其他的母子基金、主从基金以及其他投过来的,这是一个目前国内差不多这个结构。

  美国私募基金的结构,跟我们很大的区别是有一个政府养老金、养老金、非营利组织、主权基金、保险机构这些都是很大的数字,具体再来看美国的对冲基金,对标二级市场的基金,这里面养老金占13%,政府养老金占11%,主权基金6.2%。实际上在政策上对私募基金有着不公平的待遇。在美国会讲到监管环境的差别,因为在我们国家我们看到区分的时候很明显有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资管新规里面金融机构从事资产管理业务明确指导意见,什么是金融机构?也没有定义,反正是列举式的,看美国SEC没有讲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他们是受监管机构和非监管机构,这是我们的差别,把牌照看得特别重,我想一想怎么叫金融机构?后来理论上私募基金受证监会监管,我们私募基金跟公募基金实际上都在一个法里面,只不过公募基金是证监会核准所谓行政许可的,私募基金在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不是行政许可,这是一个最大的差别,尤其可能延伸出来你是拿牌和不拿牌的区别。我们的法律里面实际上不应该有这个字,没有这个名词,香港有名词,叫持牌,我们从来没有这个说法,最早金融机构金融许可证,后来人民银行,后来分了一行一会,一行三会,各个几个监管机构当然银证保三个机构都是发不同的许可证,证监会从来没有发过金融许可证,以前是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都分别发不同的许可证,现在统一说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业务许可证,这是一个过程跟区别。

  我们的监管功能监管和机构监管的区别,如果说做资产管理这个业务,我夺得监管是功能监管,我们是机构监管,这个机构是我批的我监管,不是我批的我不监管。所以这里面持牌与非持牌,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与登记备案,监管与非监管,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这些监管的差异实际上造成我们一些政策的提升。有的业务说有金融机构可以做,比如说我们跟银行的合作很早在做,银保监会说银行不能卖私募,就是银行不能销售私募资金,实际上银行你投资主办能力挺强,投资者需要你,就弄一个壳,通过信托合作,跟券商资管计划合作,跟期货资管计划都可以合作,就不能直接卖你,这就是鸵鸟政策。我埋在头里说看不见你的投资能力,我只是从条文上硬生生去套,这就是我们监管的一些政策导致了实际的和内在的是不一致的,实际上也是对私募一种歧视和不公平的对待。

  资管新规以后,后面资管的格局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我自己总结几个方面:一个资管新规,资管新规可能对整个格局,一个是银行理财子公司已经是正式开场,两家已经开业了,后面陆陆续续几大行,股份制银行都会有,里面基本上都能做,资管行业都能做,公募也能做,这里面整个格局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

  第二对外开放,去年开始对外开放特别大力度,从公募基金,现在是51%,2020年以后可以100%外资了,现在已经有19家全资UFII(音)进来做了,另外资本市场也在对外开放,沪港通,深港通,沪伦通也在谈,债券市场也在开放,也在进行连接,这对我们后面会有非常大的影响。

  还有长期资金的问题,像全国社保基金,各个地方的社保也委托全国社保,也会参与到市场里面来,现在养老金,养老金税收递延的养老金产品也在陆续做,公募基金做同样的事情,不仅对资管行业对整个资本市场有很大影响。

  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可以看到科创板正在做,前两天证券法的三审稿正在公开征求意见,这里面很大的制度是注册制的问题,不仅仅对科创板,应该今后对整个资本市场,它的供给和退出这两边打通以后,可能对整个生态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

  我们私募基金同时在这么大的格局下面还是有很大的挑战。一个是行业整体规模散,数量多,差异大。看到8千多家里面,一个亿到五个亿四千多家大规模的集中,在100以上200多家,这里是差距很大的。第二整体的专业能力合规水平有待提高,整体来说私募基金我们从草根起来,原来几个朋友几个熟人自己出来做,不像公募,它审批你的时候有股东条件,一堆的制度要求,必须要有几个部门几个人,私募没有这个要求,最多你要有一个法人代表人,要有合规总监,制度要有,但我相信五六个人,七八个人的制度可能也不全,全了可能也没仔细看,也没制度化去实行这个东西,这里面确实天生有一定的差异。整体来说,因为公募基金现在才100多家,私募基金有2万多家,这个差别还是蛮大的。

  第三社会整体的认知度有待提高,对私募有的人觉得私募一个客观清醒的认识,也有人说一提到私募是骗子骗钱的,这确实有一个认知度的问题。还有市场激烈竞争的问题,资产管理机构之间的竞争和私募基金之间的竞争,还有外资和内资之间的竞争,这个里面竞争非常激烈。

  最后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像税收政策跟公募基金不太一样,虽然说证券投资基金法都叫证券投资基金,在税收政策里面说给证券投资基金什么样的政策,具体落实的时候公募和私募有所区别,还有长期基金,有些保险不能给你,全国社保你是私募基金不是金融机构不能给你,还有基础设施,恒生的同志非常了解这句话的意思,2015年之后接口的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有几个原因:一个整个发展时间比较短造成的,虽然2004年产生的,2014年才开始监管,准入门槛比较低,最早的时候确实没有什么门槛,现在逐步基金业协会完善登记备案的政策,慢慢在提高门槛。关心政策少。因为私募基金数量很多,个体都不大,单个都不大,大家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没有一股力量大家会争取,如果在证券公司或者银行,如果什么政策涉及到银行大家都会非常踊跃的提意见,私募意见显然数量多,提意见的人很少。不知道《证券法》三审稿有多少私募基金在全国人大网站提意见,估计很少,实际上《证券法》对大家都有影响,这是一个行业整个情况。

  私募基金趋势这么多年下来还有很大的优势,2004年开始没有人认可到慢慢银行愿意跟你合作,机构跟你合作,投资者愿意买你的产品,有几个原因:一个治理上有优势的,私募基金基本上一个创始人他的名誉跟整个公司是连在一起,业绩是连在一起,所以他内心更愿意把它做好,投资者的利益,员工的利益,股东的利益,怎么把三个利益一直起来是非常难的事情,但我觉得私募基金可以做到,这三者利益是一致的,可以做到。

  第二人才稳定的优势,公募基金可以做好,做得好做明星,业绩好出去做私募,这里面私募基金相对来人比较稳定。

  第三内在的风控要求比较高,如果公司出合规问题,银行、证券公司包括公募基金可以把这个人开掉就行,把管理层换掉就行,实际不行把股权转让也行,我还有价值,私募基金不可能,如果合规出问题就是死刑,不可能再有机会让你第二次来,这里面内在的风控要求实际上高于其他机构。

  第四私募基金其实还是比较灵活的投资策略,估计恒生请来各种各样的策略有很多,整个西湖峰会讲的不同类型的策略的人有很多,规模比较小,掉头比较快,有很多新的东西可以采纳。

  在这样一种复杂的环境中间,对外开放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中间我们怎么取胜。私募基金怎么做到机构化、制度化、系统化。这是非常关键的,跟恒生上午刘总讲有一定不谋而生,他想系统化,到最后你要走上正规,走的长久必须走机构化道路,要有一些非常严肃的制度,合规的适合公司需要的制度,把这些制度都在系统中去实现,能够提高效率进行管理,具体来说合规风控水平要提高,怎么样合规意识,合规体系要完善,要真的把客户放在第一位。从行业本身提高投资管理能力,加强投研建设,体系建设,投资策略建设,因为你一个人去管一点钱和以后做成一个公司一个机构要持久的做下去,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

  从政府上面还要提高给私募提供更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税收环境,市场准入环境,有的地方能不能不要从政策准入方面说因为私募把你排除在外,根据你的投资管理能力,根据合规风控的水平来挑选管理人,不管公募私募都可以挑,这是今后在公平的市场上竞争。

  监管上私募确实要保持一个适度的监管,要保持底线监管,原则监管,不能说监管的太细,又把私募的灵活性,把它的能动性给消除了。

  借这个机会给私募说说话,让大家正确认识私募,私募还是有非常大的优势,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加强监管的同时给它一个公平的环境,私募不惧怕任何竞争和开放,一定在后面大资管的环境中能够胜出,能够生存,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谢谢!

责任编辑:常福强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