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或有更多信托违约
摘要 2014年信托产品到期量大幅上升信托产品的平均期限在1.5年-2年之间,也就是说信托的发行量在滞后7个季度左右表现为到期量。目前信托的到期量大致多是在2011年末2012年初发行,彼时恰处于信托大扩张的前夕。具体地,2013年的到期信托金额大约对应2011年二季度至2012年一季度发行量(3.5万亿
2014年信托产品到期量大幅上升
信托产品的平均期限在1.5年-2年之间,也就是说信托的发行量在滞后7个季度左右表现为到期量。目前信托的到期量大致多是在2011年末2012年初发行,彼时恰处于信托大扩张的前夕。
具体地,2013年的到期信托金额大约对应2011年二季度至2012年一季度发行量(3.5万亿),2014年的到期信托大约对应2012年二季度到2013年一季度的发行量(5.3万亿)。意味着2014年信托到期量较2013年将增长超过50%。
流向基础产业的信托到期量滞后发行量大约7个季度,据此计算2014年基建信托到期量约1.4万亿。月度分布上可参考用益信托网数据,5月是到期量高峰,当月到期信托约占全年的28%。
房地产信托的期限较短,信托行业协会统计数据看,流向房地产的信托到期量滞后发行量大约5个季度,据此计算2014年基建信托到期量约6335亿元。月度分布上到期量高峰在1季度和5月份。
流向工商企业的信托到期量滞后发行量大约7个季度,据此计算2014年产业信托到期量约1.7万亿元,三大类信托中到期量最大。月度分布上到期量高峰在1月份和8月份。
信托公司扩张过快,刚性兑付潜规则将破除
过去信托公司对产品有刚性兑付的“潜规则”,融资类信托往往被投资者预期包含信托公司的隐性担保,但近几年信托大扩张,管理的资产规模已超出信托能够刚性兑付的能力。全行业2356亿元权益承载了4.9万亿的融资类信托,兜底或已力不从心。
以联盛集团破产重整为例。信托债权是第二大类债权,江西国际信托(现中江国际信托)是最大的信托债权人,未偿债务达12.23亿元,占其2012年末净资产的31%。长安信托有8.5亿元的风险敞口,占其2012年末净资产的39%。若债务人无力偿付本金,中小信托公司刚性兑付压力非常大。
风险在哪里——小地产是重灾区
2012年8月份至今,不完全统计至少共有16个信托项目处于压力之中。涉事企业以规模不大的民营企业为主。行业分布上,房地产行业成为重灾区。16个案例中10个项目与房地产有关。出现信用事件的房地产企业主要分布在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其中上海三例,江浙三例,京津各一例,山东两例。
从处于压力的房地产行业信托最后处理结果看,三只产品信托公司“刚性兑付”,其他产品处于诉讼之中或者由第三方接盘解决。
地产信托占全部信托产品的比例约为9.3%,却出现了最多的信用事件,反映了房地产企业之间的分化。且这种分化主要不是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的区别,而是反映了房地产企业在规模大小、经营策略和现金流管理方面的差距。随着地产需求的释放,行业增长放缓,提醒我们应主要投资龙头企业。
信托产品爆出的信用事件中,涉及过剩行业的信托数量不多。只有吉林信托的山西福裕能源项目发布公告出现违约。今年房地产行业的总体景气好于产能过剩严重的资源类行业。但产能过剩行业集中高,国有企业比重大,这是过剩行业的信托出现信用事件较少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