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违约潮就从未停歇 我们该如何挑选信托产品

来源:用益观察 2019-10-04 10:26:41

摘要
自信托产品打破刚兑之后,违约潮就从未停歇。如果说2014年之前还仅仅是零星的几个产品被曝出违约,那么2014年开始信托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违约潮。根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已有212只信托产品违约。而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2018年,信托违约数目创下历史新高,可查确定违约的信托产品为59只,其中以地产类和工商企

信托违约潮就从未停歇 我们该如何挑选信托产品

信托产品打破刚兑之后,违约潮就从未停歇。如果说2014年之前还仅仅是零星的几个产品被曝出违约,那么2014年开始信托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违约潮。根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已有212只信托产品违约

而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2018年,信托违约数目创下历史新高,可查确定违约的信托产品为59只,其中以地产类和工商企业类居多,并且出现多个信托投资集中度较高的企业暴雷,导致多支信托同时无法兑付的情况。

在212只违约或延期的信托产品中,包括28只事务管理类信托信托机构只承担管理责任,不承担兑付责任,74只完全兑付,另2只完成个人投资者、1只完成优先级投资者兑付,56只未兑付,79只无后续报道,情况之惨烈可见一斑。

在这样的市场行情下,无论是对于投资者来说,还是对于从业者而言,如何避免信托踩雷都是最重要的议题。本文就跟大家好好分析一下,如何挑选信托产品。

违约潮中如何挑选信托产品?

选择信托公司

信托公司强弱不一,而信托公司的性质和运作模式决定在筛选产品的质量和在产品出现问题后的处理方式。但是大多数人会有这样一个误区,就是发行规模越大的公司产品越安全,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在信托公司的管理过程当中我们会发现,信托产品爆雷与行业相关,但与公司管理能力相关性更强。

在资产荒的年代,真正能够既满足信托的财务成本,又能够有着充沛的现金流的底层标的并不是随处可见,需要通过层层筛选,并且信托公司又要有强大的项目获取能力。

当一个信托公司发行规模足够大的时候,必然无法仅仅只覆盖市场上最优质的资产,反而会被巨大的发行量所挟持,一味地追求发行数量而不是产品的质量。所以在选择发行信托产品的信托公司时,应该更多的侧重于底层资产的质量和发行规模之间的合理性,不应一味追求大品牌大公司。

选择底层资产类别

信托的底层资产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地产信托、政府信托等,大多数人在关注底层资产的时候会过于关注底层资产是否有充足的抵押物,但在这里其实是一个常见的误区。

众所周知,信托的实质是一种债权,债权投资最重要的是关注底层资产在投资期内的债务偿还能力,也就是关注其现金流是否充沛。无论是地产公司,还是地方政府,在投资前都应该仔细问清其当时的经营状况、当季营收或者政府财政收入,确保其在投资期内能够偿还本金及收益。

例如地产公司,应注意其楼盘销售面积、销售速度和去化率,房地产行业的关键在于现金流是否充裕,而现金流充裕与否与其房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速度有直接关系。

很多投资者习惯性去过分关注房地产公司的负债率,这里要强调一下,并不是负债率不重要,而是在一笔一年期的投资中,只要短期负债的总量可控,而在产品退出当年没有大量的银行贷款等债务资金要还,适当高负债提高发展速度反而有利于补充现金流。

所以在地产公司中,像碧桂园这样高周转的公司反而能拥有很好的债务偿还能力。再比如政府项目,那么更多地是要关注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信用评级和对于往期投资于当地政府项目的信托产品偿还能力。

由于地方政府的资金多用于一些长周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所以项目本身是很难产生现金流,这时就要关注融资主体自身和地方政府的收入与支出,能否覆盖信托产品本身。这其中,对往期信托产品偿还情况的调查尤为重要。

投资者在投资时常常会认为保障更重要,但其实并非如此。在信托投资中增信措施和底层资产的债务偿还能力同样重要,并且在实际操作中要切记,投资的如期收回永远是第一,在出现风险之后才会使用增信措施来保全资产。

选择发行渠道

目前市场上的发行渠道相对较多,包括信托公司、券商、银行和第三方理财机构,很多投资者会认为直接在信托公司购买会比在代销渠道购买更让人安心,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发行渠道之间的选择并不是在于是否直接购买,甚至有的时候代销渠道的信托产品选择更多,反而更容易买到优质的信托产品。

尤其是大型的代销渠道中,专业代销信托产品的财富管理公司选择更加多样化,由于思维方式非常市场化,加之对信托资产的专注度更高,投资者反而能够获得更好的投资服务。

这种机构由于资金充裕,客户资源多,往往在投资信托产品中可以选择的公司也很多。在拿到多个信托公司的产品之后,代销渠道能够把这几家信托公司的产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帮助投资者进行挑选,从而投资者可以在诸多选择中挑选出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信托产品经历了野蛮生长的年代后逐渐归于理性,在经济增速减缓的时代,如何通过主动管理去躲避更多的风险,会是接下来的时间里对于信托公司们最大的考验。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