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险治乱象 信托展业肩负重任
摘要 信托业仍在“降速提质”道路上前行。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行业资产规模22.54万亿元,较2018年四季度末下降0.7%,同比增速为-12.0%。资管新规落地后,通道与多层嵌套业务不断清理与压缩,从信托资金来源来看,集合资金信托占比不断提高,较2018年四季度末上升1.98个百分点。收入结构变化
信托业仍在“降速提质”道路上前行。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行业资产规模22.54万亿元,较2018年四季度末下降0.7%,同比增速为-12.0%。资管新规落地后,通道与多层嵌套业务不断清理与压缩,从信托资金来源来看,集合资金信托占比不断提高,较2018年四季度末上升1.98个百分点。
收入结构变化也印证着信托业“提质”的努力。2019年一季度,信托业务收入168.42亿元,占比73.05%,占比较2018年四季度上升4.51个百分点;相对而言,固有业务收入占比25.91%,较2018年四季度下降0.01个百分点。信托业务收入成为行业利润贡献的主要来源。
再从信托资金投向看,信托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不减。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投向工商企业的信托资金占比依然稳居榜首,其后依次为金融机构、基础产业、房地产、证券投资等。以基础产业为例,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投向基础产业的信托资金余额2.81万亿元,较2018年四季度末上升0.19个百分点。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去年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提示地方政府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增强了金融机构对平台公司融资的信心,信政合作业务迎来政策“拐点”。作为国家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方式,今年年初以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明显提速,预计未来流向基础产业的信托资金或进一步增加。
可以看到,从前期通道乱象整治过程中的被动收缩,到现在的主动“刹车”,加强财富渠道建设,注重主动管理能力培养,信托公司正寻找着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一方面,积极加大创新业务推出;另一方面,加大财富直销渠道建设。近年来,不少信托公司在经济发达、高净值人群密集的一二线城市筹建财富中心,大量招聘财富中心负责人、财富规划师、财富经理等岗位人才,加强自身财富销售能力建设,积极适应新的监管环境。
在今年一季度的数据中,另一个引人关注的是“风险项目”。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信托行业风险项目1006个,规模为2830.59亿元,信托资产风险率为1.26%,较2018年四季度末上升0.28个百分点。中国信托业协会特约研究员周萍认为,这主要源于去年金融“去杠杆、强监管”政策下,银行表外资金加速回表。同时,平台公司举债受到限制,企业现金流相对紧张,少数信托公司展业比较激进,信用下沉较大,导致逾期甚至违约事件增多。
近段时期以来,部分信托公司官司缠身或面临违约风险。如长沙银行(601577,诊股)近日公告称,渤海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向该行支付信托受益权转让价款,渤海信托被指持续违约,并被告上法庭;而渤海信托与华映百慕大的官司也在等待法院判决。还有北方信托,4月份与粤泰股份(600393,诊股)达成全面合作协议,为其提供48亿元授信,《金融时报》记者查询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获悉,粤泰股份在今年3月6日和3月18日两次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再看厦门信托,在某单一信托项目中,上市公司通过信托通道,使4.8亿元资金被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且至今未追回。
事实上,从行业整体角度看,在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思维导向下,信托公司强化资本管理,以满足抵御固有业务非预期损失和作为受托人履职不当所导致非预期损失的需要,信托业整体风险可控。对信托公司个体而言,各类项目风险频发,信用违约风险上升。
多家信托公司在阐述市场不利因素时表示,实体经济持续承压,信托业在客户资源、业务模式、风险防控等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在多重挑战下实现稳增长,各家信托公司都会有自身的定位和思考。业内公认的一点是,要增加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正如周萍分析,过去10多年,在银行信贷覆盖范围受限、证券市场不够发达的背景下,信托有效弥补了传统融资渠道的不足,有效地缓解了金融体系中供给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的问题。信托公司应继续发挥信托制度灵活优势,积极践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解决实体经济短板中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贡献力量,支持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发展,助力“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的落地。
另外,在我国超前消费观念不断增强、高净值人群数量不断增多的社会背景下,消费信贷与家族财富保值增值与传承的需求日益旺盛,多家信托公司已将消费金融与家族信托作为重点打造的创新业务板块。然而,上述展业模块需要信息科技系统建设能力、整合各类资源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品牌公信力,而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