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家机械类公司僵尸化生存 牛股也依赖政府

来源:证券日报 2015-12-29 00:35:56

摘要
【31家机械类上市公司“僵尸化”生存“牛股”也依赖政府补助】根据目前更受认可的标准,所谓“僵尸企业”是指那些自身已丧失造血能力,不思进取,仍可借助某种“潜规则”得以苟延残喘的企业。在市场眼中,它们的存续毫无价值;但着眼全局,这些扶又扶不起,倒又倒不得的“落后产能”,却始终如鲠在喉。根据目前更受认可的

【31家机械类上市公司“僵尸化”生存 “牛股”也依赖政府补助】根据目前更受认可的标准,所谓“僵尸企业”是指那些自身已丧失造血能力,不思进取,仍可借助某种“潜规则”得以苟延残喘的企业。在市场眼中,它们的存续毫无价值;但着眼全局,这些扶又扶不起,倒又倒不得的“落后产能”,却始终如鲠在喉。

根据目前更受认可的标准,所谓“僵尸企业”是指那些自身已丧失造血能力,不思进取,仍可借助某种“潜规则”得以苟延残喘的企业。在市场眼中,它们的存续毫无价值;但着眼全局,这些扶又扶不起,倒又倒不得的“落后产能”,却始终如鲠在喉。

如今,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淘汰“落后产能”已时不我待,从近期高层表态可见,中国已下定了“加大淘汰僵尸企业力度,有效化解过剩产能”的决心。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们能就一家企业是不是“僵尸”妄下结论;但与此同时,在A股,如果你只将那些遭到了“退市预警”的ST公司定义为“僵尸”,却又显得有失公允。

日前,《证券日报》记者数据,以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为首要参数,对被认为存在“过剩”现象的A股机械板块进行了一番梳理。

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在A股279家机械类上市公司中, 竟有31家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于2012年年报、2013年年报、2014年年报、2015年半年报中均为负数,而它们中间,仅有两家为ST公司。

另一耐人寻味的变化是,从2012年到2015年,279家机械类上市公司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的公司数量正呈现逐年递增态势,从2012年度的48家,2013年度的57家,2014年度的64家,最终发展到了2015年半年期的74家。

非经常性损益“救驾”

在上述31家连续三年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均实际亏损的上市公司中,2012年厦工股份获得了最高额的非经常性损益3.45亿元;2013年,振华重工获得了最高额的非经常性损益11.5亿元;2014年,中国一重获得了最高额的非经常性损益7.02亿元; 而2015年半年期,还是振华重工获得了最高额的非经常性损益4.05亿元。

让我们先来看看曾经包揽两届“冠军”的振华重工。据《证券日报》记者查阅以往财报,早在2012年,尽管振华重工获得了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16亿元,但最终,年报显示,公司亏损额仍然达到了10.44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2.6亿元。

2013年,非经常性损益终于显现了“威力”,致使振华重工当期实现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亿元。不过,在这1.4亿元净利润的背后,公司通过非流动资产处置获得了2.4亿元;获得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4788万元;通过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负债获得收益3.3亿元;获得上述以外营业外收入400万元;处置子公司取得的投资收益7.5亿元。事实上,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2013年振华重工的亏损额达到了10.1亿元之巨。

事实上,2013年至今,振华重工业绩一直依靠着非经常性损益的庇护。

在2014年,振华重工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亿元,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却为-8000万元。年报显示,当期,公司获得了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1395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2032万元;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负债收益2.9亿元;以及上述以外营业外收入1516万元。

而2015年半年报期,振华重工仍然仰仗1046万元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121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4.5亿元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负债收益;1316万元上述以外营业外收入(扣除少数股东权益、所得税影响额后合计4.5亿元非经常性损益),最终赢得了1.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据《证券日报》记者整理,在2012年至2015年6月份的三年半里,振华重工分别获得非经常性损益2.16亿元、11.5亿元、2.8亿元以及4.05亿元,合计约20.51亿元(计入所得税、少数股东权益等影响)。而综合来看,处置非流动资产、金融资产获得的收益占据了振华重工三年半来获得非经常性损益的绝大部分,约为23亿元(未计入所得税、少数股东权益等影响).

政府补助扮演“及时雨”

厦工股份2012年获得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亿元,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却为亏损2.17亿元。细究当年厦工股份获得的合计3.45亿元非经常性损益中(计入所得税、少数股东权益等影响),有2502万元政府补助;3.77亿元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负债收益;340万元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账款项减值准备转回。

2013年,厦工股份合计获得了5417万元非经常性损益,其中,包含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724万元;政府补助5439万元;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负债产生的收益1331万元;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215万元;上述各项外的营业外收入218万元。但即便如此,非经常性损益最终也没能扭转厦工股份当期亏损5.9亿元的局面。

2014年,厦工股份非经常性损益终于发力,使得公司账面净利润达到了1030万元,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净利润却为-4.34亿元。在当年厦工股份合计获得的4.44亿元非经常性损益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273万元;获得政府补助4.9亿元;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1228万元;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负债产生的收益-79万元;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322万元;上述各项外的营业外收入2372万元。

2015年半年报时,厦工股份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亿元。在合计获得的1433万元非经常性损益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7.6万元;获得政府补助1124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12.1万元;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负债产生的收益175万元;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310万元;上述各项外的营业外收入39万元。

在厦工股份的2015年三季报中,《证券日报》记者发现,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已由半年报时的1433万元增加至2459万元,但与此同时,厦工股份的亏损额也由半年报时的1.8亿元扩大至了2.9亿元。

据《证券日报》记者整理,三年半年来,厦工股份共获得非经常性损益8.6亿元,其中,政府补助占据了绝大部分,合计达到近6亿元(未计入所得税、少数股东权益等影响).

左手政府补助、右手处置资产

2012年的中国一重实现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34万元,但在其背后,支撑公司最终盈利的则是合计2.4亿元的非经常性损益,其中包含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176万元;政府补助1.72亿元;上述项外营业外收入1.3亿元;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255万元。

2013年,在中国一重获得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20万元的背后,仍然由合计1.16亿元的非经常性损益给予支撑。报告显示,计入当期非经常性损益的项目有,-26万元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政府补助1.15亿元;上述项外营业外收入714万元;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1565万元。

2014年,中国一重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68万元,但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实际净利润却为-6.8亿元。细数当期公司合计获得的7亿元非经常性损益,其中包括4.2亿元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政府补助6487万元;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收益5818万元;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负债产生的收益45万元;上述项外营业外收入2.9亿元。

2015年半年报期,中国一重似乎失去了非经常性损益的支持。在账面亏损额达到5.17亿元的基础上,公司仅获得了6528万元的非经常性损益,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2.6万元;获得政府补助538万元;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收益7481万元;上述项外营业外收入43万元;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316万元。

这一格局在三季报期仍然没有改观,中国一重201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亏损额已由半年报时的5.17亿元扩大至10.43亿元,但非经常性损益却只叫半年报时增加了2037万元,至8566万元。

综合来看,三年半来,中国一重合计实现非经常性损益11.2亿元。其中,政府补助和处置非流动资产收益占据了绝大部分,分别为3.5亿元、4.2亿元。

除了振华重工、厦工股份、中国一重外,上文提及的31家连续三年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均实际亏损的上市公司还包括了石油济柴、*ST新亿、京山轻机、中发科技、宁波东力、天业通联等。

而耐人寻味的是,《证券日报》记者挖掘、整理上述信息时发现,在这些凭借非经常性损益才得以存续的上市公司中,竟然有很大一部分称得上2015年“牛股”。比如,中国一重股价曾由2015年初的5.5元/股左右飙升至5月底的21.37元/股,累计涨幅达到288%;振华重工股价曾由年初的7.4元/股左右飙升至6月初的11.97元/股,累计涨幅达到62%;再比如厦工股份股价曾由年初的8.8元/股左右飙升至6月初的23.27元/股,累计涨幅达到164%。

不得不说,业绩与股价表现的严重背离,为广大投资者凭增了过多的风险。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