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私募布局新三板
摘要 原标题:深圳私募布局新三板“我们每天都要看一些新三板项目,想在里面找到好的企业。”随着新三板分层制度的出台,资本市场对新三板的政策预期逐渐加强。来自深圳私募机构前海鼎业的吴良群和业界的许多人一样,逐渐开始关注并参与到新三板市场的投资活动中。据记者了解,除了跑项目、做投资外,深圳多家私募机构自身也抢先
原标题:深圳私募布局新三板
“我们每天都要看一些新三板项目,想在里面找到好的企业。”随着新三板分层制度的出台,资本市场对新三板的政策预期逐渐加强。来自深圳私募机构前海鼎业的吴良群和业界的许多人一样,逐渐开始关注并参与到新三板市场的投资活动中。据记者了解,除了跑项目、做投资外,深圳多家私募机构自身也抢先登陆新三板,试图加快融资扩大企业规模。 南方日报记者 卓泳
新三板政策预期加强
“业界目前对新三板的热度的确是蛮高的,也有不少朋友在找上市前的项目和上市后的定增,我们也准备投一个拟上新三板的企业。”吴良群告诉记者,他每天都会收到许多新三板企业的资料和信息,也会从中细心挑选。
随着做市商制度、分层制度等政策的推出和完善,新三板市场在自身的活跃度和资本的关注度方面都逐渐升温。数据显示,上周新三板总成交金额达到51.50亿元,环比前一周上涨近25%,日均成交金额达10.30亿元。从成交量上看,全市场周成交9.15亿股,总体上升近20%。
“新三板的很多政策在推出时间上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对接下来的政策也很期待,特别是对投资者的开放。”吴良群认为,未来的做市商制度会不断完善,特别是分层制度的推出,让更多的创新企业获得发展。深圳一中小私募机构张先生也认为:“分层制度可以让这些企业优胜劣汰,未来创新层的企业可以独立发展,或者嫁接好的机构和做市商,而无需在创业板上排队等上几年就可以快速融资发展。”
然而,受访私募人士均表示,随着制度和交易环境的完善,很多实力不足的新三板企业会因“有价无市”而沦为僵尸股,到时还可能出现退市潮。“美国纳斯达克的基层板块也是没什么交易的,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吴良群说。
事实上,尽管目前制度仍未深入,可优胜劣汰也初见端倪。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深圳201家挂牌新三板企业当中,有两成多的企业处在亏损状态,而据业内人士预测,仅有49家挂牌新三板深圳企业有望进入创新层,而87%以上的企业都可能沦为零成交的“僵尸股”。
优质企业少出手较谨慎
“虽然项目很多,但我们出手的比较少。”吴良群说,很多拟上新三板或者已上新三板的企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因此出手都相对谨慎。但是,由于政策红利持续,他认为这一两年是很好的机遇,只是要等好的项目出现,“这一两年会出现很多好的项目,而且未来两三年退出的可能性很大,我们会重点挖掘一些好项目。”
怎样的项目才是好项目?吴良群介绍,他们公司在筛选项目时会看这家公司所在的行业、发展阶段等,“我们会找发展相对较快,甚至达到可以独立上市标准的公司,如果这家公司已经上了新三板的话,我们会重点关注创新层的公司,有可能会被并购整合的公司更好。”
然而,由于整个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不足导致企业的估值不合理,如何判断公司的真正价值和价格是否相符?“企业在上新三板之前,会有融资方案,上市之后也会有定增方案,我们都会细心地推敲琢磨,关键是研究公司的商业模式。”吴良群说,他们可能会以参与定增的方式参与新三板市场。
盯紧新三板企业的定增项目从而实现“快进快出”,是许多私募的“算盘”,而主要用于投向拟挂牌新三板的未上市公司股权及已挂牌新三板公司的定向增发的私募基金比比皆是。有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新三板有300余家企业进行了定向增发,融资额超过2014年挂牌企业全年的融资数量。有业内人士分析,定增企业摸准了私募的心态,由于私募基金不能从二级市场直接拿股票,所以即使定增价格高企,也只好接受。
多家私募机构抢滩新三板
除了跑项目、做投资以外,多家私募机构还抢先登陆新三板。据了解,除了股权私募基金公司,达仁资管、思考投资作为首批阳光私募基金公司成功挂牌新三板后,越来越多的阳光私募大佬们开始布局。如老牌阳光私募公司朱雀投资、“中国巴菲特”私募大佬 但斌(专栏) 的东方港湾等知名私募均准备登陆新三板,而深圳菁英时代也将于下周在北京敲钟。最新公布的挂牌企业信息显示,目前还有深圳金晟硕业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阳光私募拟登陆新三板。至此,目前已有超过15家私募实现挂牌。
业内人士认为,相比主板和创业板,新三板给中早期的企业提供很多可能性,且新三板的制度和门槛不高,即使是一家不是特别知名的公司,只要抓住市场机遇就可能做大做强,这也是让许多私募机构看好的原因。此外,融资方便也是新三板吸引私募机构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私募基金公司来说,大规模定增所得融资,会对公司基金业务的开展有很大帮助,不管外界对新三板争议的声音如何,私募仍在埋头布局。
值得关注的是,证监会近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发展的若干意见》为私募带来了多重利好,其中为了大力发展和培育机构投资者队伍,《意见》要求,支持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开发投资于挂牌证券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等产品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