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三板上市全景秀: 寻求更阳光化
摘要 本报记者陈静深圳报道阳光私募登陆新三板已经不是“新鲜事儿”。11月17日,久银控股在新三板挂牌,这一队伍再添新兵。在达仁资管、思考投资作为首批阳光私募挂牌新三板后,这一平台将迎来深圳东方港湾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方港湾”)、上海朱雀股权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朱雀投资”)等知名阳光私募机
本报记者 陈静 深圳报道
阳光私募登陆新三板已经不是“新鲜事儿”。11月17日,久银控股在新三板挂牌,这一队伍再添新兵。
在达仁资管、思考投资作为首批阳光私募挂牌新三板后,这一平台将迎来深圳东方港湾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方港湾”)、上海朱雀股权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朱雀投资”)等知名阳光私募机构,业内还有更多阳光私募扎堆欲挂牌新三板。
股转系统最新公布的在审申请企业挂牌企业基本信息表(截至11月13日)显示,有深圳金晟硕业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阳光私募欲登陆新三板。
与PE类似,阳光私募机构纷纷涌向新三板有提高知名度、提升估值、募集资金、拓展产品和渠道的考虑,但二者的挂牌逻辑也有不同之处。
随着阳光私募走上证券化道路,其神秘的面纱也被揭开。
阳光私募、PE挂牌逻辑异同
2015年1月12日,深圳阳光私募机构达仁资管的挂牌,意味着阳光私募机构首次登陆资本市场。随后1月30日,温州私募思考投资挂牌新三板。今年以来,菁英时代、合晟资产、鼎润投资等多家阳光私募机构相继登陆新三板。
从挂牌后实际的资本运作来看,年初挂牌的达仁资管和思考投资均已通过几轮融资,达仁资管经历4次定增合计募资10.95亿元;思考投资三次定增募集3.1亿元。
可见的是,阳光私募的公司估值、资管规模都得以水涨船高。达仁资管第四次定增价格为第一次的10倍,思考投资第三次定增价格为第一次定增价格的的6倍多。
在资管规模上,达仁资管从2014年财报披露的资产管理规模超过20亿元升至如今的30亿元以上。思考投资董事长 岳志斌(专栏) 则告诉记者,“到年底,我们的资管规模应该能达到二十四五亿元。”此前公司截至去年三季末的资管规模为接近13亿元。“挂牌之后,在资金募集上,尤其是在获得合作伙伴的认可上比以前好了很多,能够进入券商、银行合作的白名单了。”
在包容度低的新三板市场,阳光私募的登陆能够带来知名度、估值的提升,对于公司治理、募集资金、拓展产品和渠道都有一定的好处,这一点逻辑与PE机构相似。不过,尽管管理规模超百亿的朱雀投资也要登陆新三板,但相比私募股权机构而言,阳光私募似乎还算不上登陆新三板的私募主流机构。
市场公认的四大PE九鼎投资(430719)、中科招商(832168))、同创伟业(832793)、硅谷天堂(833044)在2014年以来相继登陆资本市场,九鼎投资和中科招商的巨额融资引人注目。
“PE机构和阳光私募的挂牌及融资情况不太一样,首先两者从事的细分领域不同,对资金量的需求也不一样,其次投资周期不同,退出时间不一样。”岳志斌表示。
有深圳新三板资本界人士对记者指出,PE机构登陆新三板的目的比较趋同,是解决项目难以退出、资金流动性的问题,同时实现“大资管”的野心,而阳光私募机构上新三板的动力主要在于融资和提高影响力,不同的机构挂牌目的也不同。
达仁资管拟收购A股、港股上市公司,同时拟竞购投标证券公司布局“大资管”。岳志斌表示,公司希望通过挂牌更阳光化运作,专注于大宗交易市场。 但斌(专栏) 于11月5日曾公开表示,“现在我们专注二级市场投资,希望在挂牌后组个团队做VC、PE、收购兼并的方向,也希望在海外有长足的进步,能在海外进行一些股权交易、收购兼并,我们目前管理规模为50亿元人民币左右,希望挂牌后能形成伯克希尔的商业模式。”
阳光私募被“揭底”
与公募基金相比,阳光私募通常是每周、每双周或每月公布一次净值,且没有强制的季度、半年度和年度的信息披露要求。在登陆新三板之后,阳光私募的更多信息将被公开。
10月16日,全国股转系统对于拟挂牌的朱雀投资给予的反馈意见显示,其要求公司及主办券商、律师补充公司股权结构信息、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信息、量化对冲业务在公司业务中占比,以及投资标的遴选标准及程序、风险控制管理等多种信息。
“对于我们来说,挂牌之后规范化运作相当于降低了公司的运营风险,股转有合规的要求、加上券商的督导和季报、半年报、年报的披露,公司的财务规范和风控意识能够得到提高。”岳志斌对记者表示,“挂牌对我们而言几乎是透明的方式展示自己,揭开了神秘面纱,同时把自身擅长的盈利能力证券化。”
多位受访人士对记者表示,阳光私募登陆新三板会形成趋势,但可能不会像大型PE蜂拥新三板一样,不是所有的一线阳光私募都愿意进来,理由在于,由于新三板对信息披露合规有一定要求,同时对阳光私募自身投研能力、风控能力、盈利能力等都是考验。
好买基金首席分析师曾令华对记者指出,“阳光私募运作的最主要的目标是为投资者赚到钱,获得管理费和业绩提成,但登陆新三板之后,它们成为公众公司后有个出发点是为股东获取回报,谁的利益在前?这其中会有一些矛盾,从大的资管行业来看,本质上都是如此。”
作者: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