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兴国际的“雷”爆出金融机构风控管理的“坑”
摘要 诺亚财富“踩雷”承兴国际控股后,承兴控股的财务问题被暴露在阳光之下。令人吃惊的是,承兴控股使用的并非什么高明的手段,简单来说就是“高卖低买(自卖自买),虚增应收账款,套取融资款”。如此典型的骗贷模式,关联各方为何讳莫如深,金融机构又怎么会被瞒天过海?通过对事件的复盘,主要在于承兴控股实控人罗静,成功
诺亚财富“踩雷”承兴国际控股后,承兴控股的财务问题被暴露在阳光之下。令人吃惊的是,承兴控股使用的并非什么高明的手段,简单来说就是“高卖低买(自卖自买),虚增应收账款,套取融资款”。如此典型的骗贷模式,关联各方为何讳莫如深,金融机构又怎么会被瞒天过海?
通过对事件的复盘,主要在于承兴控股实控人罗静,成功抓住电商平台“刷单”现象与金融机构风控“流于形式”的痛点,让关联各方配合她多家金融机构成功“套取”资金。而之后的资本运作失败,才让整个项目的问题暴露出来。
电商平台:多方受益,默许刷单
举例而言,承兴控股先从上游供应商A采购100万元产品,以98万元卖给大型电商平台,以此换取应收账款合同与电商采购贸易合同,再向金融机构申请供应链金融融资。巧妙的是,在完成相关融资后,她又通过另一家关联公司B,以102万元向大型电商平台“回购”这批产品,从而形成一个产品自买自卖的闭环。
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多方共赢”的局面。电商平台不但通过承兴控股高卖低买的“刷单”模式,获得相应收益(在扣除相应的销售返点后,电商平台依然能拿到不菲的价差收益),还能扩大自身的销售额;而承兴控股则通过上述操作,又将这批3C产品拿在手里,不断循环操作“扩大”自身贸易额,并“创造”出更多应收账款合同凭证,向金融机构获取更大额度的供应链融资款。
金融机构:“三流合一”形同虚设
如果说电商平台配合承兴控股是有利可图,但金融机构如能发现其中猫腻,也就。承兴控股之所以能套取金融机构如此“高”的供应链融资额,一个重要原因是金融机构在风控流程方面主要看重应收账款凭证、采购合同、发票等资料是否齐全,相关贸易操作是否实现“三流合一”(即商品流、信息流、资金流合一),却没有关注上述供应链贸易卖家、最终买家是否存在“关联交易”,让承兴控股有机可乘。
承兴控股为了瞒天过海,通过在大型电商平台租用办公室,招人“冒名顶替”签订相关采购合同与应收账款凭证,满足金融机构相关风控要求。而金融机构风控流程“前紧后松”办事风格,给了承兴控股可乘之机。
为了隐匿亏损,承兴控股设立了众多壳公司C。壳公司C以更高价格向关联公司采购相关产品,再通过关联渠道将这批产品“低价”卖给承兴控股,供后者循环操作“制造”贸易合同与应收账款凭证,确保承兴控股与关联公司B都实现账面盈利。
资本市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获得金融机构募资款后,除了将少部分募资款用于付款给上游提供商,剩余大部分资金则拿来进行资本运作。
2017年7月,承兴控股以股权转让的形式,成为博信股份的控股股东。承兴控股实控人罗静想法是,将与供应商A的贸易等业务注入所收购的3家上市公司,以此抬高上市公司业绩与股价,进而获取资本市场巨额收益以填补巨额亏损缺口。
然而,前些年股市低迷导致股价涨幅不大,不但令罗静算盘落空,还令相应亏损窟窿持续扩大而无法收拾。
面对巨额亏损,罗静最终决定孤注一掷,制造“假发票”套取供应链募资款借新还旧,不料这种行为被诺亚财富发现并报案。
启示
还原整个事件,固然有电商行业“潜规则”的干扰,但诺亚财富未能识别出承兴控股伪造的业务合同,是导致巨额损失的关键。如果诺亚财富在发行产品前,与电商平台高层核实一下,或者去搜一下承兴国际在平台上销售的产品,这样的雷,是完全可以避开的。就算是再专业的金融机构,也不能只是看各种资料,而不去做实际的考察。
此次事件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有效的风险管理是其持续、良性经营的必要条件和保证,公司应当建立起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机制,从业务前期尽调、立项,到决策、执行,再到投后管理,都需要把风险管理落到实处,做好风险规避与风险控制,尽可能减少及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
而对于投资者,要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吸取经验教训。首先,我们要在做投资决策之前,多花时间去从各方面研究和调查我们的投资对象;其次,我们要做好资产配置,把资产投资在相关性不强的资产当中,分散投资风险。
文章及图片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处理。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才查到科技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