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资难圆金主诉求 二级投资风变或加码一级募资压力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19-08-06 10:26:47

摘要
本着代客理财的初衷,这两年的创投机构募资可谓难守初心,要么傍上大客户去履约资本增益之外的诉求,要么就只能等在中小投资人堆里静待政策开春,然而这些路似乎都走得不太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获悉,2019年的创投募资规模已同比下降接近50%,基金数量更是增长缓慢,一些机构早已开始了全员募资计划扩展融资

  本着代客理财的初衷,这两年的创投机构募资可谓难守初心,要么傍上大客户去履约资本增益之外的诉求,要么就只能等在中小投资人堆里静待政策开春,然而这些路似乎都走得不太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获悉,2019年的创投募资规模已同比下降接近50%,基金数量更是增长缓慢,一些机构早已开始了全员募资计划扩展融资渠道,但收效甚微,甚至还遇到来自金主的刁难以及未来可供退出渠道的新挑战。

  “大腿”难抱

  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开展后期业务的前提,对其不同于证券投资基金的募集方式,采用承诺出资而非一口气把份额全买下来,本就已经给投资人以极大的资金周转灵活度,然而现实却是——很多投资机构没钱了。

  清科研究中心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2019上半年,创业投资机构基金募集的情况不容乐观,整个VC市场募资893.27亿元、同比下降49.6%。与此同时,基金数量也较历史同期下降43.8%,仅为241只,部分还未募集完成。

  有投资界人士向每经记者表示,在实际的筹资活动过程中,基金的募集设有相应的时间期限,如认购截止日的设定一般会限制在3次以内。“不过对很多基金来讲,即使宣布份额认购截止,大部分的产品距离预期募集规模还是相差甚远。”

  记者好奇时下的投资人结构,向业内人士询问具体出钱的是谁,出钱的意愿如何?反馈的声音令人意外——即多数创投机构希望国企事业单位、政府引导基金出资,公司为了寻觅多种筹资渠道,甚至不惜全员出动,投前投中投后都要以募资作为第一目标。

  国内某中型创投机构的合伙人小王(化名)向记者阐述了一些募资背后的心酸,这或许已经成为当前股权投资界、机构圈的共性困扰。他告诉记者,目前非一线基金很难像前几年一样找到充足的钱。

  这里面他提到一个“金主”,称把国有企业和政府引导基金的钱当是救命稻草,然而,规模大的国资并不是那么好拿,有时候却面临着除保值增值压力以外的其他附加条件。比如他们公司经手的某二线城市地方政府引导基金项目,预计规模2个亿的壳还剩一半资金缺口,小王本是干投研出身,亦为公司合伙人之一,却跑起腿来干公关的事情。

  不过,政府出资的意愿不仅来自政府资金是否充裕,还要兼顾政府出资基本都要投回本地的要求,因为大部分政府出资的比例和回报都是有要求的。但他遇上了难缠的主,“张嘴就要两倍的返投”。他说,年初就有在跟对方接触,“本来按照顶格限制,我们是想拿到他们30%的投资额,这样就可以化解6000万的募资压力,但两倍的返投就近乎1.2亿,其他LP的钱也是要求我们透明出处的,我们也难搞。”

  记者后来了解到,当地政府给出的两倍返投要求是作为出资前提来商定的,因为当地希望建设一个省级工业园区,如果机构答应定向投资再往下继续。但据小王透露,实际包工干活盖房的成本不高,难的是“省级”这块招牌。

  事实上,在目前的股权投资基金实操过程中,首轮募集资金一般会快速投资于已就绪的投资项目,因此,小王深知这份合同如果订立是要以政府招商引资效果作为前提的。“如果这块资质没有帮他们办下来,后期再向他们发缴纳通知,十有八九会落空。”他表示,在承诺出资后,基金出资人会在基金投资期内根据GP的出资通知书分批缴纳资本金,直至累计的实际出资金额达到承诺出资总额为止,“但不见得都有门路,很多头部机构都没这种能耐,何况中小机构更难”。所以,即便是全员募资的当下,有效的募资来源当属国资,但类似的刁钻要求比比皆是,最终只能不合作。

  “近道”难抄

  事实上,出于地方招商引资的需求,政府实际上也会与机构充分沟通,但在打破刚兑的现实情形下,产业资本不仅仅要发挥引导作用,也是谋求区域长期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前提,因此类似的LP要求机构募资与盘活本地经济双赢。

  但从逐利的角度来看,创投机构追加投资收益时徒增风险的买卖自然不会多干,可是基于目前的募资环境,多数机构硬着头皮也要向大金主试验一下。因为在构建多元化资本市场体系建设过程中,科创板似乎是他们尝试退出的“近道”。

  不过随着近半个月的行情演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二级市场、一级市场的投资反馈中获悉,仅从技术上来看,即便首批企业上市,富有股性和套利弹性的标的并不普遍,且机构资金大有扶持样板标的之意,这其实也给一级股权投资的实际退出埋下了隐患。

  有券商投行人士告诉记者,最近一个月内,A股IPO的进程再次放缓。Wind统计显示,进入7月,除首批25家科创板企业上市带动第四周新股发行数量跃至29家外,其余自然周内的IPO数量均未超过3家。该人士坦言,即便机构资金是科创板的主力军,但这不妨碍市场继续有跟风炒作之嫌。

  “目前开设科创板账户进行投资的合格投资人首先要开通融券许可,这为市场进行双向操作提供了先决条件。”不过她进一步强调,以目前单日40%极限波动空间来说,必须是那些弹性较大的标的才有双向套利的必要,“但要形成快进快出的同时兼顾多空两头,其实也需要流动性极其充裕。”她表示,想要带动个股形成弹性空间,目前资本更多是在培育市场品牌,毕竟把所有股票都打成股性十足的标的不太现实,因此“不排除原先拟打新的部分资本转而去博技术短线。到底能在拉扯的过程中有多少收益需要时间,消耗的也是金钱”。

  由此可知,业内目前对于科创板题材的炒作已经开始分化,打新或许不是唯一的策略,中长期的多空博弈或已开始酝酿。但是,这也给之后上市的企业走势带来估值上的更多不确定性。上述券商人士分析称,如果构建中长期多空博弈的策略在机构间形成共识,则势必在市场上会出现榜样个股,资金也会先于他们坐庄,“海投是不会发生的,因为那样就又回到了原点”。

  可见,二级市场资本对科创板题材的布局也在朝向个别公司进行培育和扶持。有种声音认为,倘若新上市企业缺乏资金长期的关注,或者是一些业绩在短期仍未改善的初创企业没有在上市后得到资本的热捧,本就缺乏估值评价体系的科创题材股票将在后期发展中进一步承压。

  当然,即便股价没有太多长进,只要不破发,多数投资机构的成本是能够收回的。不过记者此前曾统计发现,以科创板开市第一周的情况来看,机构投资收益呈现出两极分化态势,部分机构的投资期限靠后、涉及成本较高,与早期布局的PE/VC在回报率上相差近6倍。

  因此,如果未来二级市场上的机构投资人策略发生改变,对股权投资的实际退出效果有一定影响。前述投资界人士坦言,目前的募资困境会加重基金管理配置的负担,仅以当前基金公司依靠前期和投后管理费用的支撑体系,最后分到投资经理的钱可能只占到管理费用的20%左右,“且今年并购市场又很活跃,但实际算下来不过1倍收益,几乎是干了让公司回购股份的买卖。如果未来科创板这块所谓的IPO通道再见不到真金白银,股权投资的传统打法或将发生趋势性的失效现象,募资也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