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ST银亿债券再度违约,反常信号早已发出

来源:才查到 2019-08-21 17:08:07

摘要
8月19日晚间,ST银亿公告称,因资金周转困难,“H6银亿07”未能如期足额兑付。公告显示,“H6银亿07”在2019年已登记回售债券的本金及回售部分应付利息合计约4.26亿元;而非回售部分应付利息为7.71万元。而在债券暴雷之前,ST银亿的股价早已开启了漫漫下跌之路,股价仅剩1.6元,相较于去年年

8月19日晚间,ST银亿公告称,因资金周转困难,“H6银亿07”未能如期足额兑付。公告显示,“H6银亿07”在2019年已登记回售债券的本金及回售部分应付利息合计约4.26 亿元;而非回售部分应付利息为7.71万元。而在债券暴雷之前,ST银亿的股价早已开启了漫漫下跌之路,股价仅剩1.6元,相较于去年年中10.19元的高点,跌去83.6%。

【原创】ST银亿债券再度违约,反常信号早已发出

图1:银亿股份股价重挫(周K)

数据来源:同花顺


自去年12月“15银亿01”违约以来,截至8月21日,数据显示,ST银亿旗下共有四只债券违约,总计逾期金额约为18亿元。与此同时,ST银亿市,值十去其八,截至8月21日午盘,股价报1.61元,相较于去年年中10.30元的高点,跌去83.82%。


从整个事件走势来看,ST银亿自去年底以来的连续债券违约并非是无迹可寻,此前多重迹象早已表明其流动性出现问题,也包括监管层早在去年就对其施加的关注与压力,这些都是投资者可以借此躲过其债券违约行为或大幅减少损失的极重要参考。


大股东质押率翻升九倍

自2016年银亿集团开始迈入“造车”行业,花费120多亿巨资,收购了三家国外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美国ARC、日本艾礼富和比利时邦奇,随后其现金流就始终未曾好转,貌似和某“PPT造车”的大佬如出一辙。

【原创】ST银亿债券再度违约,反常信号早已发出

图2:控股股东早在2017年底就已质押几乎全部股份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公告

财务状况捉襟见肘之下,2017年12月26日,控股股东宁波圣洲质押了其手中近八成的股份,质押率从本来极为安全的9.59%飙升至83.9%;及至2018年初,宁波圣洲连续追加质押,质押率大导最高97.94%,控股股东几乎质押了其手中全部股份,相较于17年底9.59%的质押率,翻升九倍。笔者很怀疑此时控股股东就已经做好了放弃公司的准备,并筹划后续的掏空行为。


巨额分红十分反常

2018年6月,在极度紧张的现金流和高质押率的双重压力下,银亿股份依旧进行了高达28.2亿元的大额现金股利分配。不得不说,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存在通过控制股利派发来掏空上市公司资产的高度嫌疑。


股利的过度分配有可能造成企业营运资金缺乏,从而需要举债,增加财务费用。从分配结果上看,因为银亿股份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较为集中的持股比例,通过分红“套现”算得上最优途径。这一反常的巨额分红事后来看,值得投资者吸取教训。


监管层密集关注

银亿股份因召开董事会审议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于2018年8月23日上午开市起停牌,8月28日,银亿股份直通披露了《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及相关文件。


深交所对上述披露文件进行了事后审查,并于9月4日向公司发出《关于对银亿股份有限公司的重组问询函》,要求公司于9月7日前就相关问题进行答复,但公司未能及时答复。9月13日及10月17日,深交所就此分别向银亿股份发出关注函及监管函,督促公司及时回复问询函件并申请股票复牌,但银亿股份始终不愿复牌。


【原创】ST银亿债券再度违约,反常信号早已发出

图3:深交所强制银亿股份复牌(2018年11月19日)

数据来源: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告

至2018年11月19日晚间,深交所发布公告,银亿股份股票自2018年11月20日开市起复牌。这是监管层祭出史上最严停复牌制度后(2018年11月6日,证监会出台《关于完善上市公司股票停复牌制度的指导意见》),首个被强制复牌的深市A股上市公司。


监管层对问题公司的高压监管,足以给当时的投资者打响警钟,如果那时候及时止损,可能也不至于到今天这样,股价跌倒逼近1元的地步。


小结:审慎的投资态度必不可少

近些年,上市公司暴雷的事件屡见不鲜,究其根本不外乎两点:第一,IPO核准制下公司上市后估值偏高,加之目前A股上市公司只能买多而不能沽空,就造成多数上市公司股价虚高又不能得到有效修正,投资者蜂拥而入不看价值投机看多,很多时候使得高股价累积了相当程度的风险。


第二,IPO发行过快的同时,A股退市的上市公司却几近于无,对市场流动性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以2017年为例,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A股438家公司成功IPO,数量创下中国资本市场有史以来之最,而退市上市公司的数量却寥寥无几。


这一现状近两年已经引起了监管层的高度重视,并于今年推出了科创板注册制试点,但制度改革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投资者需要对投资风险多一分重视,对于异常信息多一份思考和警惕。


文章及图片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