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明珠重组3周年:牵手富士康背后,未来3年要怎么走?

来源:娱乐资本论 2018-06-13 09:05:16

摘要
作者/吴丽仟编辑/郑道森东方明珠,它既是黄浦江畔一座电视塔的名称,又是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SMG)旗下上市公司的名字。2015年6月,SMG旗下的两大上市公司东方明珠与百视通合并,同时,注入尚世影业、五岸传播等多个优质资产,并对外募资100亿人民币。这场大手笔的交易,曾是“A股之最”,也让东方明珠

作者/ 吴丽仟 编辑/ 郑道森

东方明珠重组3周年:牵手富士康背后,未来3年要怎么走?

东方明珠,它既是黄浦江畔一座电视塔的名称,又是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SMG)旗下上市公司的名字。

2015年6月,SMG旗下的两大上市公司东方明珠与百视通合并,同时,注入尚世影业、五岸传播等多个优质资产,并对外募资100亿人民币。这场大手笔的交易,曾是“A股之最”,也让东方明珠(OPG)成为“巨无霸”级别的国有文化传媒公司。

今年,是东方明珠重组的第三年。

三年过去了,OPG都做了哪些尝试?留下了哪些经验?未来如何寻找新的增长点?

6月11日,东方明珠之夜战略升级发布会在上海拉开帷幕。东方明珠正式对外发布“文娱+”战略,推出智慧运营平台“OPG云”。

富士康,这家刚刚登陆A股的科技巨无霸,正式成为东方明珠的“新伙伴”。“5G+8K”、“物联网”……这些科技驱动的项目,正在成为东方明珠未来的重要发力点。

东方明珠重组3周年:牵手富士康背后,未来3年要怎么走?

战略升级:从“互联网+”到智慧运营驱动“文娱+”

很多人好奇,重组后这三年东方明珠都经历了什么。

用东方明珠董事、总裁张炜的话说,重组第一年他们的发力点是提升线上能力。

为了加快在大屏端的布局,他们与国内顶尖硬件的终端、大屏企业进行了充分的合作。目前,IPTV的用户量超过4000万,OTT用户量超2100万,风行电视的出货量也超过了400万台。

其次,他们通过云建立了一套用户体系,比如他们与微软合作,提升了混合云的能力。至于线上线下如何打通?以梅赛德斯奔驰中心为例,通过会员数据他们正在筹备智慧场馆。

总的来说,从2015年重组完成到2016年全新Logo“OPG蜂巢”亮相,“娱乐+”战略提出,再到2018年明确推出了智慧运营驱动“文娱+”战略,东方明珠正着力推动广电行业进入云和人工智能时代,也由此开启了其“智变”之路。那么,他们瞄准的市场在哪里呢?

东方明珠重组3周年:牵手富士康背后,未来3年要怎么走?

带兵打仗:精简业务群、打造自有IP、做类平台化企业

东方明珠要做的无非三件事:打通、融合、变现。

在广电领域,东方明珠率新推出了“OPG云”的概念。主要是希望通过数据中台的建设,打通产品、服务场景和用户。为什么一定要打通?他们发现从影视到旅游,公司有18个业态。但在重组过程中,他们发现各个业务是一个弱关联,“我们希望形成强关联。”张炜在现场表示。

不难想象,各个事业群如果关联较弱、各干各的,只能单点推进,没有核心负责人统筹大项目,这样推进起来就比较慢、或者容易错过最佳时机。

为此,东方明珠先是从14个业务单元,合并缩减至10个事业群。而到了2018年1月,公司又发布公告称,将10个事业群进一步精简为影视互娱、媒体网络、视频购物、文旅消费4个事业群。

好处有很多。除了可以聚焦主业、提高品牌核心竞争力、寻求业务协同外,东方明珠的市场辨识度更高了,也更能得到用户、合作伙伴的理解和支持。

据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观察,像东方明珠这样的国企型单位,在内容这块,与BAT硬碰硬砸钱做内容并不现实,但他们有自己的庞大的文化体系,完全可以做到扬长避短、采取差异化的内容策略。

过去,借助自身强大的品牌背书,他们在国际合作上优势突出。比如与 BBC 合作拍摄的纪录片电影《地球:神奇的一天》率先登陆国内院线,引领国内纪录片热潮;与迪士尼联合制作的纪录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北美院线票房超过 1500 万美元。

未来,在原有优势基础上,他们打算开发更多自有IP,与更多成熟的市场化公司合作,找到合适的IP也会做更多影游、文旅等方面的联动项目。

举个例子,借助全产业链的生产及发行优势,以及行业资源整合能力,东方明珠曾同步发行《最终幻想 15》主机游戏,同时引进发行《最终幻想 15》电影,首次实现IP的影游联动,落实以 IP 为核心的影游联动项目。未来,公司还计划开发手游,且将在电竞板块发力。

再以2017年年报中提及的《紫川》项目为例,项目整体投资25亿,是被分摊到不同板块的结果。以电视剧为例,除了与业内老牌电视剧制作公司合作、双方共同投资之外,东方明珠还要在游戏、漫画、文旅等方面做综合开发。而这个项目的成败,也能直接检验他们的融合效果。

这和互联网巨头频频提到的“一鱼多吃”概念很相似。

说白了,大家拼命地做内容、圈用户、做线上线下的融合,最终目的都是流量变现。

据悉,目前东方明珠平台上汇聚了5千多万的用户数据,分为16个大类,建立了500多个用户画像的标签。基于此,未来既能帮助业务精准的推荐和营销,也为跨业务导流提供了可能。

张炜介绍,三年重组中,他们覆盖用户已经从2015年的1.1亿提升到2017年的1.6亿。用户规模的扩大是未来基于流量变现、用户运营的基础,也是整个智慧运营非常坚实的基础,

“通过智慧运营,我们实现多场景、多终端、多业务、多内容整个的用户价值变现。围绕我的用户提供多场景的服务、跨终端的服务,提升盈利能力,同时为合作伙伴提供更多价值。”

东方明珠重组3周年:牵手富士康背后,未来3年要怎么走?

科技驱动业务:东方明珠智慧运营“文娱+”的下一个增长点是什么?

如果说第一个三年是梳理业务、明确方向的过程,那么下一个三年如何加速?

东方明珠的回答很坚定:第一个是存量业务新的提升,第二个是新业务的外延扩张。

主要有四个业务增长点。

第一, 布局“5G+8K”;

去年开始,预感8K会成为行业的趋势,东方明珠迅速开始布局。

2018年5月17日,东方明珠正式宣布与富士康共同构建“8K生态”布局,在8K片源拍摄、内容编辑存储传输等领域达成一系列合作,并与富士康、诺基亚、Intel、华为、上海电信在内的合作方设立了“5G+8K”产业联盟。据说现在已经进入实施阶段。

第二, 做“城市大脑”;

去年他们完成了在上海三个区的覆盖,目前覆盖率已经达到了95%,应用超过了100个。

“下一步我们也会在构建整个产业联盟,通过整个的产业基金,落地推动这个工作。我们今年也会开始启动向外部扩张。”

事实上,这次东方明珠与富士康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后,未来双方将在物联网、智慧城市、8K领域等方面展开合作。这也是双方继资本合作之后,在业务层面的进一步发力,而此次合作也将成为东方明珠智慧运营驱动“文娱+”战略转型的重要一环。

东方明珠相关人士表示,富士康在硬件和技术上很成熟,而东方明珠在内容基础、变现渠道和用户资产上有核心优势,双方围绕家庭娱乐的用户需求,构建市场竞争壁垒,完全可以开拓新的盈利增长点。

第三, 发力文化产业集聚区;

什么叫文化产业集聚区?以东方明珠塔为例,它的登塔的人数超过500万,在塔的广场人数400万,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在塔内做了很多线下的内容创新、场景体验的升级。用东方明珠18个业态提供支撑,更多的汇聚线下,看中的是线下的稀缺性、不可复制性、变现能力。

第四, 布局线下的文娱综合体;

有一种市场说法,东方明珠会寻求价格适合的院线标的进行收购,将东方明珠既有的影视、游戏、购物、广告、衍生、VR等一揽子的娱乐产品与影院实体捆绑运营,试图将线下每个用户的场景消费能力最大化,用用户体验时长换取高转化率的文娱消费。

据悉,这项业务今年初露端倪,还有一段路要走。

东方明珠重组3周年:牵手富士康背后,未来3年要怎么走?

综上,东方明珠是把OPG云作为技术保障,智慧运营作为提升上市公司未来业绩的战略手段。如上海广播电视台、SMG党委书记、东方明珠董事长王建军在“东方明珠之夜”中致辞中所说,当前,云计算、AI等新技术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与文化融合而衍生的新的文化产业形态,不仅代表着文化产业的未来方向,也能为文化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拓展路径。

以科技创新驱动文化产业发展,将成为东方明珠‘文娱+’战略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