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不易私募寒冬中的他们

来源:来源:中国基金报 2018-12-17 07:45:00

摘要
记者房佩燕赵婷汪莹或许是连续多年的市场调整,消耗了私募的御寒能力,2018年市场造成了更大面积的冻伤,更多的私募机构和个人在江湖中沉浮,只求生存下去。有百亿私募遭遇滑铁卢规模缩水严重2015年股灾以来,市场经过多次巨幅调整,私募行业也重新洗牌。部分百亿私募遭遇较大的净值回撤和投资者赎回,掉出一级梯队

  生存不易私募寒冬中的他们记者房佩燕赵婷汪莹

  或许是连续多年的市场调整,消耗了私募的御寒能力,2018年市场造成了更大面积的冻伤,更多的私募机构和个人在江湖中沉浮,只求生存下去。

  有百亿私募遭遇滑铁卢

  规模缩水严重

  2015年股灾以来,市场经过多次巨幅调整,私募行业也重新洗牌。部分百亿私募遭遇较大的净值回撤和投资者赎回,掉出一级梯队;新成立的中小私募也生不逢时。

  首当其冲的当属成长风格私募。据记者了解,北京、上海和华南地区有多家私募,依靠投资成长股起家,规模一度达到上百亿。而近两年,创业板和中小板遭连番回调,成长风格百亿私募业绩也是“一熊熊三年”,规模缩水严重,有的从百亿降至不足50亿,有的规模只剩下高峰时的零头。

  此前热衷炒壳、赌重组,或参与定增、举牌的私募也受到挫败,不仅规模缩水,公司也分崩离析,人员流失严重。

  据悉,广州一知名私募,此前规模过百亿,如今二级市场规模不足十亿,据内部人员介绍,去年公司还有近50人,现在只剩下10个人。上海一家曾经的百亿私募积极参与新三板定增,如今规模还剩不到20亿。

  记者了解到,行情不好,有私募员工“择时生娃”。“熊市没事干,趁现在把孩子生了,等牛市来了鼓足劲加油干。”北京一位私募市场人士表示。

  债券私募的伤亡也不小。据记者了解,一家债券私募今年踩雷,规模缩水,人心不稳。一位离职员工告诉记者,在公司看不到希望,身边的同事基本走光。此前,市场还传出该私募有申请公募的打算。

  中小私募面临生存困境

  活下去成首要目标

  相比而言,大型私募由于家底厚,“抗冻”能力也比较强;小型私募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有的连生存也成了问题。华南一家新成立的私募负责人感叹运气不佳,创办私募遇上股灾。“一开始还满怀信心邀请公募的朋友一起干,而现在一直亏钱,有的已经返回公募了。”他也在重新审视自己的这次创业。“以前拿工资做投资的日子很轻松,现在不仅要做投资,还要管理公司、卖产品,我们现在不渴望把规模做多大,能活下去就好。”

  成立时间较长的小私募境况也不一定就好。北京一家小型私募在2015年4月牛市顶峰前成立,当年7月完成备案时市场已经暴跌,总经理感慨躲过一劫。之后两年,公司规模逐渐上升,2017年接近10亿。然而,躲过了2015年,躲不过2018年。“今年行情急转直下,资管新规出台,我们之前发的一些产品不符合要求,提前清盘,仅这一块大概有6个多亿。目前在运作的产品只剩下6000多万。”

  今年的低迷行情也“扼杀”了一些业内人士的创业想法。西南地区某三方财富合伙人告诉记者,旗下子公司备案了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年初时准备开展业务,“大家凑了些钱去试水,结果全部赔光。”

  对于一些挣扎在生存线上的私募,开源节流度过寒冬是当下首要选择。在成本压力下,不少公司面临生存危机,开始裁员。还有私募选择降低办公条件缩减成本。沪上一家2015年前后成立的私募,一开始将办公室设在陆家嘴附近位置较好地段。今年为节省成本,公司已搬到一处面积较小、租金便宜的办公室。

  私募从业人员:

  不奢望年终奖只盼保“饭碗”

  临近年终,不少人开始为年终奖牵肠挂肚,但对很多私募从业人员来说,年终奖已成奢望,有的寄望“保住饭碗”,有的则在计划转行。

  深圳一位私募研究员告诉记者,他所在公司年底就会清盘,这一个月一直在面试工作。“私募研究员没前途,现在要去一家大型企业做战略研究员。”而他的同事,多数还在为工作奔波,很多人还没收到面试通知。

  华南某公奔私的研究员也在这几天离职。“公司亏损20%,资产缩水近一半。年终奖已没有希望,不如去试试新的机会。”

  不仅研究员,合伙人的日子也不好过。前述西南地区财富合伙人年中已离开原公司,到某政府金融平台就职。“行情不好,财富公司没怎么募到钱。公司其他合伙人还在管,我只保留股份,目前持观望态度,等市场行情转向再考虑是否换工作。”

责任编辑:lwy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