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富凌投资“调研帝”:用双腿丈量我与投资的距离

来源:私募排排网 2017-04-10 14:54:02

摘要
文章来源:私募排排网,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作为资本市场最活跃、“嗅觉”最灵敏的私募,它们的一举一动都吸引着投资者的“眼球”,而它们的调研动向更是成为投资者选股的一大参考。去年一篇“谁是年度最勤奋私募”的文章在朋友圈火速蔓延开来,其中按照地区划分对各地私募调研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排在榜首的私募平均下

文章来源:私募排排网,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

作为资本市场最活跃、“嗅觉”最灵敏的私募,它们的一举一动都吸引着投资者的“眼球”,而它们的调研动向更是成为投资者选股的一大参考。去年一篇“谁是年度最勤奋私募”的文章在朋友圈火速蔓延开来,其中按照地区划分对各地私募调研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排在榜首的私募平均下来几乎每个工作日调研一家上市公司,调研频率之高让人惊叹。而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到,排在榜首的私募无一不是像星石投资、彤源投资、景泰利丰投资这样的私募大户,其综合实力在业内是十分靠前。

不过凡事均有例外,今天我们文章的主角—海富凌资本的董事长兼投资总监陈凌便凭借一己之力展开全行业调研,其调研频率之高令人咂舌,在过去的调研生涯中,陈凌平均每天调研公司平均达到1-2家,其足迹遍布深圳、广州等珠三角地区、北京、上海 、济南、杭州、长沙、南宁、成都……如今,调研仿佛成为了陈凌的信仰,只有哪里有让自己好奇的上市公司股东大会,他的足迹就会跟到哪里。

近期私募排排网有幸采访到了海富凌投资董事长陈凌先生,听其讲述了他的调研故事、他对调研的情有独钟、他如何根据调研来研究上市公司、如何一步一步构建自己的投资逻辑和理念。如果说资本市场大多数人以价值投资、热点投机等作为自己的投资心经的话,那么笔者以为调研就是陈凌的投资圣经。

调研是我的情有独钟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亲自前往上市公司实地调研成为陈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陈凌告诉笔者,目前市场上有3200多家上市公司,而自己已经走过的上市公司应该有1600多家。也就是说市面上高达一半的上市公司他都走过。如此高的频率想必连星石投资、彤源投资、景泰利丰投资这样的私募大户都难出其右,更何况这些私募往往都是举全团队之力为之,而陈凌却是名副其实的“一个人的调研”。

回忆起自己的调研历程,陈凌只觉充满了偶然性。当年从上海财经大学毕业之后,自己并非一开始就投身金融行业,而是在数年后才一步一步的坚定了自己的投资决心,从最初筹备福州营业部开始到如今创建了海富凌投资,多年来的投资生涯也让陈总对投资有了更多自己的投资智慧。当然追溯这些投资智慧的源头,都与陈总情有独钟的调研分不开。

其实并非从事投资的一开始,陈总就热衷于调研,真正大力度的调研是从2012年开始。据陈总介绍,通常他会提前2周左右的时间就将调研行程确定好,多年来一直保持这样的节奏,每年他参与调研的上市公司高达几百家,一直持续到现在。就在笔者与陈总约定采访的当天,陈总才刚刚完成了对一家上市公司的调研。

在调研对象上也不会像有些私募充满目的性和确定性,他不会对调研标的进行刷选,而是什么都看,属于全行业覆盖,尤其是一些新的上市公司或者此前没有去过的上市公司会成为调研首选。他的投资风格更像是个人英雄式的,他既不参加业内活动,也鲜少与同行交流,而是将更多的时间用在跟上市公司和研究员的交流上。

业内很多人调研之前会对上市公司有一个观点性的设定,而陈凌的调研风格则显得更加的随性些,他调研时更多的是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虽然他自己也说,如果从投资业绩这个角度来讲,经常反复去一家上市调研反而业绩会更好,但他个人还是希望能够从一个更长远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陈凌行业时钟:充满智慧的投资理论体系

在多年的调研生涯中,陈凌也逐步发展了自己的一套投资哲学,其中最让其引以为傲的当属他对行业融会贯通后的精髓产物—“陈凌行业时钟”。

在这个理论体系下,他将将所有行业分为六个大行业,即:

一、大商品。包括:采掘、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筑材料、农林牧渔。 二、大基建。包括:公用事业、交通运输、建筑装饰、房地产。 三、大制造。包括: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国防军工、汽车、电子、计算机。 四、大消费。包括:家有电器、轻工制造、食品饮料、纺织服装。 五、大服务。包括:商业贸易、银行、非银金融、休闲服务、传媒、通信(教育、体育) 六、大健康。包括:生物医药(养老、康复)。

海富凌投资“调研帝”:用双腿丈量我与投资的距离

陈凌行业时钟

按照陈凌行业时钟,任何一个国家发展产业的时候都是从大商品开始,大商品最大的特点是周期,包括农产品。没有品牌的有形产品一般都是大宗商品的;商品积累资本之后,就要开始大基建,如公路、铁路、房地产等;再接下去发展就要开始制造业,机械、电子、军工,为下游(食品饮料设备)或者上游(油服设备)的行业去服务;大制造调研时候要看展厅或者车间;大消费调研就要看品牌和产品和渠道;大服务的盈利模式大多是收费模式,银行、券商、信托、传媒、教育都是收费模式,不是卖一个简单的标准化的产品。所以要更关注盈利模式和客户群体,怎么完成收费;大健康包括医药、医疗、医院、养老、康复等。成为发达国家后一般都会老龄化,大健康的需求会上升。

陈凌认为一个国家的大行业就像这个行业时钟一样慢慢地顺时针向前转动。当然,也不排除少数国家偶尔反向转动的。而运用“陈凌行业时钟”,能帮助我们站在历史上角度以更远、更高、更独特的视角去看行业、看公司。

谈及这套理论体系的构建,陈凌认为也与自身多年全行业覆盖的调研密不可分,多年的行业积累是这套理论的现实基础。而构建这套体系的初衷则源于他发现很多卖方研究员对行业分的过细,而有些上市公司可能涉及好几个细分行业,这就会导致很多研究员由于知识储备不够而看不懂。

基于此,他就设想能不能将行业划粗一点,让大家多涉及几个行业。从想法的雏形到陈凌行业时钟的最终呈现,期间也经历过多次的推倒重设,从最初8个行业的划分到如今缩小到大商品、大基建、大制造、大消费、大服务、大健康这六个行业。在这里面陈凌发现这6大行业涵盖了时间的规律、产业发展的规律等,这才有了如今得以呈现的“陈凌行业时钟”。

价值投资在中国的实践

对于崇尚调研的陈凌而言,他所推崇的投资理念核心也非价值投资莫属。不过在具体策略上,他会结合中国市场的特殊性。在陈总看来,做投资重在会思考两方面的核心问题,一个是价值,另一个是市场,其它的他认为都不是重点。

在陈总看来,这里的市场指的是同样价值的东西市场对它的看法。比如股价=每股盈利×市盈率,其中每股盈利是企业做出来的,而市盈率代表的是市场的看法。同样的公司,在A股市场和在港股市场可能完全不一样,这就是因为市场不一样,投资者的结构也不一样。

在陈总20多年的投资生涯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合理健全的投资体系。而正如他所看重的价值和市场一样,他做投资强调的是稳定,不去冒风险,尽量不踩雷。所以纵观陈总这几年来的投资成绩,他的换手率很低,也不太会去追逐热点,没有买到过跌的很厉害的股票,也没有投过特别牛的股票。整体来看他买的股票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涨的比较好,另一种是涨的比较慢,很少遭遇深套,都非常稳定。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