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投资拿下公募牌照 “私转公”持续扩容

来源:金融界 2018-09-25 01:12:58

摘要
二级市场的低迷导致很多私募基金业绩压力大,而公募基金主要依靠管理费,规模上去之后,收入会相对稳定。但如果公私募业务一起做,可能会出现风险隔离问题,要是出现监管冲突,甚至不得不放弃私募业务。“私转公”再添新军!继鹏扬基金、凯石基金、博道基金和弘毅远方基金后,百亿级私募朱雀投资近日也拿下公募基金牌照。朱

二级市场的低迷导致很多私募基金业绩压力大,而公募基金主要依靠管理费,规模上去之后,收入会相对稳定。但如果公私募业务一起做,可能会出现风险隔离问题,要是出现监管冲突,甚至不得不放弃私募业务。

“私转公”再添新军!继鹏扬基金、凯石基金、博道基金和弘毅远方基金后,百亿级私募朱雀投资近日也拿下公募基金牌照。

朱雀基金获批

9月15日,证监会下发《关于核准设立朱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批复》。至此,“私转公”的基金公司增至5家。

批复显示,朱雀基金注册资本为1亿元,由朱雀股权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朱雀辛酉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分别持股65%和35%。

朱雀基金的高管均来自朱雀投资的核心管理团队。其中,朱雀投资高级合伙人、副总经理兼量化投资组组长梁跃军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朱雀投资副总经理刘万方和朱雀投资合规负责人、风控合规部总经理谢琮则分别担任总经理和督察长。

公开资料显示,朱雀投资成立于2007年7月,是中国首批规范化的私募企业之一。创始人李华伦拥有20余年证券从业经验,及多年投资团队管理经验。2007年从西部证券离职后,创办了朱雀投资,并将其发展成百亿级大型私募。

事实上,朱雀基金的获批来之不易,前后历时近两年。早在2016年9月,朱雀基金就向证监会递交了设立公募基金的申请,但此前审批进度一直停留在2017年6月的第一次反馈意见,直至近日才顺利拿到“准生证”。

作为一家老牌私募,朱雀投资为何转战公募基金?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私募基金管理人,朱雀投资主要为高净值个人客户和机构类客户提供资产管理服务。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老百姓也积累了可观的财富。而公募基金行业发展20年,极大地提升了全民的理财意识。作为专业的投资管理人,朱雀也希望能够为更多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投资服务,通过持续创造价值,为更多客户实现资产保值增值、走向美好生活尽一份力量。”

而作为公募新兵,朱雀基金表示,自身在制度建设、系统构建、人员培养等诸多方面尚缺乏经验,与先进的公募基金公司相比存在不足。后续将努力学习行业各项规章制度,学习同业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朱雀自身特点,力争尽快成长为一家规范、稳健、能够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

据介绍,在公募和私募业务的开展上,朱雀基金由朱雀投资控股。根据监管要求,朱雀投资目前开展的证券投资业务将全部转至朱雀基金平台,朱雀投资将不再开展该类业务。

“私转公”持续扩容

自2016年6月28日鹏扬基金获批以来,“私转公”的基金公司数量持续增加。私募排排网研究员刘有华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道:“出现这一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或在于资源方面。公募相对于私募而言,最主要的优势是能获得大型机构资源,比较容易拿到大资金,比如社保基金、养老金等。产品募集也相对更容易,因此,公司管理规模扩张会非常快,这是私募基金不能比拟的。”

此外,他还提到,私募行业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业绩提成,看重的是超额收益。二级市场的低迷导致很多私募基金业绩压力大,而公募基金主要依靠管理费,规模上去之后,收入会相对稳定,“这些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格上财富研究员张婷则向本报记者表示,公募有其天然的优势。一是私募基金可以通过公募扩宽产品线,如被动指数型基金、QDII基金、LOF基金等;二是公募体量比私募要大的多,可以容纳更大规模的资金;三是可以通过公开宣传,传播公司的影响力和品牌力;四是公募受众面更广,能吸引更多的中小投资者,并且之前的私募业务还可以通过公募专户来开展。

张婷认为,私募转战公募的优势在于,私募基金追求绝对收益,对风险的把控相对更强。而老牌私募有完善且庞大的投研团队,在建立公募研究体系上可以增加人才的使用效率,加之老牌私募已经具备一定的品牌知名度,转战公募后募资会更加顺畅一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公募的监管更加严格。如果公私募业务一起做,可能会出现风险隔离问题,要是出现监管冲突,甚至不得不放弃私募业务。这可能会造成很多私募业务到了公募之后没有办法进行,有些产品甚至不能再发行。”张婷强调。

“私转公”是否会成为行业趋势?安徽美通资管董事长陈红兵向本报记者表示,由于公募牌照申请门槛较高,且需具备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大批量私募去追逐公募牌照的概率不大。

而根据监管要求,私募申请公募牌照,除了要满足《证券投资基金法》相关规定,还应当符合:实缴资本或者实际缴付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最近3年,证券资产管理规模不低于20亿元。

不过,陈红兵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私募系公募管理人获得牌照,行业的竞争将更加充分。“尤其是在产品特色方面,‘奔公’的私募管理人追求绝对收益的情怀,有望彻底改变公募基金行业历来追求相对收益排名、比照业绩基准的现状,从而在根本上扭转行业权益类产品规模持续缩水、大类资产配置能力欠缺的窘境 ”。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