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私募FOF 一个你似曾相识的投资品种正在悄然壮大

来源:金融界 2018-04-17 11:47:58

摘要
各位好,今天我们来说说FOF,别着急,先等老六把自己的OFO锁好。(开个玩笑)今天说的FOF,跟券商资管有关。常看老六文章的同志应该还记得,老六详细地向各位介绍了资产管理界一股别样的势力:券商资管。至于说同样是做资产管理,为何大家更熟悉的是银行理财、公私募基金、信托甚至保险资管,对券商资管的感知不那

各位好,今天我们来说说FOF,别着急,先等老六把自己的OFO锁好。(开个玩笑)

今天说的FOF,跟券商资管有关。

常看老六文章的同志应该还记得,老六详细地向各位介绍了资产管理界一股别样的势力:券商资管。

至于说同样是做资产管理,为何大家更熟悉的是银行理财、公私募基金、信托甚至保险资管,对券商资管的感知不那么强烈呢?

老六觉得,一方面跟券商资管整体上相对“私募”属性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券商资管偏爱对接机构资金有关。

但是不管怎么说,在当下这个回归真资管的时代大背景下,无论是哪样的金融主体,都必须加强自身的主动管理能力,想方设法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客户赚到钱,不然将很快被时代淘汰。

而且如果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一些先进玩法和更高屋建瓴的操作,联合更多优秀的小伙伴一起来做,那就更是四两拨千斤,组织方、参与方、投资者三赢的美好画面了。

老六今天要说的,就是有可能促成这“三赢画面”的一个资管“新”事物——券商FOF。

(最近比较火的是券商私募FOF,所以我们主要说它吧。)

正如老六在前面所标注的那样,给券商FOF的“新”打上双引号,是因为之前其实一直都在玩。

比如最早是可以追溯到2005年,彼时招商证券推出了划时代的产品“基金宝”,募集了近13亿规模资金。

此后陆陆续续有43家证券公司曾发行过FOF集合理财产品,截至2016年,总资产排名在前20的证券公司,也就是中信建投、方正证券和平安证券还没布局过FOF产品了。

但是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说,还不是因为券商私募FOF这两天太火了。

就拿今年打了头炮的中信那款“全明星FOF”来说吧,3月5日首发,两天半卖了40多亿元,一个礼拜内认购资金已经超过了50亿元。

而这款产品,就其结构来说就是一只FOF基金。

这里有必要稍微停一停,给新手一点的同志普及一下FOF的知识,在行的同志就跳过吧。

其实啥是FOF?你看这英文全称就知道了:Fund of Funds,说白了就是投资基金的基金。

人家基金拿股票、债券、固收啥的当投资标的,FOF的投资标的就是基金。

这样做有啥好处?你想象你买股票时是不是也会做组合,分散风险,做对冲?

FOF基金经理干的也是这个,只不过他需要研究的是基金、基金经理,什么风格配什么,什么标的配什么,最好的情况下产品能是什么收益,最坏的时候能面临什么。

如果说投资者选基金是出于“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考虑,选FOF可能就是“更专业的人可以帮我选出哪些专业的人做哪些事”的考虑吧。

好了,说的差不多了,我们收一收,总而言之,如果都是在理想状况下(注意,老六说的是理想状况),FOF的确是非常不错的一个投资品种。

当然了,市场的反应好像也说明了群众的心声,什么秒杀,什么抢购,搞得老六心里也直痒痒。

券商私募FOF,顾名思义就是券商拉着私募一起搞的FOF,实质上就是券商把募到的钱投给合作私募,一起做产品。

这个中信证券FOF,他们叫作“信享盛世全明星FOF”的。怎么个全明星?

千合资本董事长王亚伟、淡水泉投资董事长赵军、景林资产总经理高云程、拾贝投资胡建平、盘京投资庄涛和煜德投资靳天珍。

券商私募FOF 一个你似曾相识的投资品种正在悄然壮大

要么说中信是券商老大哥呢,这个阵容的确称得上是全明星了。

老六研究过他们为这套“明星基金组合”做的特征分析,基本出于这样的考虑:

所选管理人历史业绩突出,投资经验丰富,目前管理资产规模均超过50亿,且均拥有强大的投研团队及完善的风控体系。在投资风格上,所选瓜管理人之间具有一定差异性……

老实说这个考虑还是比较中肯的,也比较对市场的口味,也难怪同行随后火速跟进。

招商证券私募FOF,他们叫作“群英荟甄选FOF”的,集齐了重阳投资、景林资产、千合资本、望正资本、凯丰投资和凤翔投资等明星私募。

国信证券私募FOF,说是也要在5月初推出,这次他们找来了景林资产、拾贝投资、明达资产、希瓦资产和丰岭资本等明星私募机构担任子基金管理人。

常看老六文章的同志应该有印象,希瓦、丰岭都是做业绩的好手,其它知名老牌私募就自不必说了。

另外补充个小细节:以上产品中,有一个是创下了15分钟认购破亿的小记录,1号产品原定募集到4月18号,结果首发2.6亿目前已提前结束募集。

不过看得出来,不管其它券商怎么选私募,都基本和中信保持了一致的风格:业绩突出、经验丰富、投研强大、风控完善、优势互补。

无论怎样,仅从字面意思来看,这些做法都无可厚非,挑不出什么毛病,还非常正确。

老六这里无意贬损谁谁谁,实事求是地讲一讲,为什么券商做私募FOF会更“在行”一些。

首先我们从被动层面来说吧。

其实券商花这么大力气搞FOF,也有一层“不得已而为之”的意味。

2017年“去通道,打非标”,各位说谁最受伤?除了基金子公司这个小怪胎,恐怕就是券商资管了吧。

券商创新大会以来,靠着银行通道业务吃胖的一堆券商资管,体重在过去一年可劲地往下掉啊;

靠非标发了大财做大体量的券商资管,在过去一年也不好过啊,简直是“谈非色变”啊。

这个时候,FOF这类海外早已发展成熟,国内还处于成长期的产品,券商是一定要去布局一番的啊,不然通道关了、非标禁了,新的利润中心去哪找?

老六非常敬重的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教授还大胆地说过:

“FOF完全有可能被打造成为取代通道与非标业务、有别于传统权益、固收、货币、量化部门的准一级产品利润中心。”

至于这个“可能”会不会变成“能”,老六不敢断言,这至少说明,在眼下,券商搞这个FOF,动力可以说相当足了。

其次我们说回券商自身的优势。

券商强大的投研团队和销售渠道,部分券商自身有托管人资格,可以开展更灵活业务,对于做好一只FOF产品来说,也是非常有益的。

大家都非常清楚,研究业务一直是券商的传统优势,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券商研究所聚集了大量优秀的人才,说这批人可以入选国内最优秀的人才圈层一点也不为过。

随便举个例子,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得主、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就曾是新财富最佳分析师;

跟他同一年拿行业最佳的有个叫陈守红的,后来创办了大名鼎鼎的自媒体“港股那点事”。

就销售渠道来说,券商虽然比不上银行那样随处渗透率极强,但也基本实现了全国覆盖:

目前全国范围内已经有1万多家营业部了,加上30多万从业人员,再加上一家中大型券商就月度活跃用户好几百万的APP,卖产品还不是什么难事。

而说到托管人资格,目前国内13家券商有基金托管资格,但这已经很不错了,在甄选子基金管理人上有很大优势:

你的户开我这儿了,我就可以看到你的真实业绩数据,咱们就不要谁套路谁了吧。

比如中信那款FOF,就有好几位私募都曾在中信发过产品。

那更灵活的业务指的是什么?据老六所知,公募FOF不能做FOHF(对冲基金中的基金),而这点限制,在券商资管身上,目前还没有。

投研体系+托管平台+销售渠道+更灵活的业务模式,券商资管这么充满热情地发力私募FOF,这样看起来是瞄上了这个券商、私募、投资者三赢的美好愿景了吧。

一不小心又说多了,其实要铺开说的话,还要说到此时的私募已不是当年的私募。

话说经过这么些年的发展,私募行业现在真是越来越成熟,这就相当于做FOF的标的物越来越优质了一样,等等等等。

但是,不管怎么说,在老六看来,一款权益类产品降生来,就势必伴随着风险,在投资这条大河中,高收益从来都伴随着高风险。

投资是与时间做朋友,前提是你得找到值得信任的人和值得投的产品。

FOF产品也不是没有毛病。

双重收费就是最被人诟病的问题。因为牵扯到FOF管理人和子基金管理人,一般情况下,FOF基金的总费用会相对高于一般基金。

此外,投后管理也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也就是说钱投出去了,FOF管理人能否起到正向作用,对子基金管理人进行有效管理,也是非常考验人的。

——这些都是先行者留下珍贵的经验教训。老六期待券商FOF能探索出行之有效、最大限度保证投资者权益的模式来。

——公开数据显示,到2016年底,券商资管集合产品市场以公募基金为主要配置标的的FOF基金共有43只。

——而2018年开年至今,就已有三只大手笔的券商明星私募FOF刷屏(或即将登场),而且规模都不小 。足以说明,未来可期。

而且有一点也必须考虑进去,明天起(也就是4月17日起),连期货子公司的私募基金场外期权业务都要被暂停,就是说私募场外期权业务全线暂停。

有好管理人,没钱;有钱,没好管理人。这个资产管理界的终极难题,就看谁能破解了~

本文源自资管老六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