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怎么看风口?戈壁创投徐晨:现在区块链已经错过最佳投资时间了

来源:创客猫 2018-02-05 09:59:35

摘要
VC投资如何围绕战略新型产业发掘投资机会?在制造升级和消费升级背景下如何细分投资和做赛道选择?机构间整合分化会呈现怎样的趋势?VC更关注哪些行业新热点?又如何应对PE的投资阶段前移带来的竞争?2月1日,在由融资中国主办的2018第七届融资中国资本年上,同创伟业合伙人段瑶、基石基金创始合伙人黄力波、新

VC投资如何围绕战略新型产业发掘投资机会?在制造升级和消费升级背景下如何细分投资和做赛道选择?机构间整合分化会呈现怎样的趋势?VC更关注哪些行业新热点?又如何应对PE的投资阶段前移带来的竞争?

2月1日,在由融资中国主办的2018第七届融资中国资本年上,同创伟业合伙人段瑶、基石基金创始合伙人黄力波、新恒利达资本董事长兼总裁贾君新、盘古创富合伙人刘凯、联新资本合伙人徐海、戈壁创投管理合伙人徐晨、新沃投资创始合伙人杨栋锐围绕当下VC普遍面临的一些问题展开了精彩的圆桌探讨,对话由通江资本董事&总经理张嘉诚主持。创客猫受邀作为合作媒体到场进行图文直播及报道。

VC怎么看风口?戈壁创投徐晨:现在区块链已经错过最佳投资时间了

以下为对话要点精编:(经创客猫整理,有删减)

主持人:

2017年是VC特别活跃的一年,不仅涌现了很多独角兽企业,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也涌现了很好的风头。各位在2017年都在哪些行业里找机会,并做了哪些布局?

段瑶:

同创伟业是成立于2000年的民营PE/VC基金,我们在国内是比较早的一批管理人民币民营基金,成立现在已经18年了。在过去18年里边,投资时间比较长积累了比较多的投资项目,一共投了300个项目,退出的情况比较可喜。2017年是我们一个大年,A股IPO十家,在国内排名还是比较靠前的。这些项目应该说,除了有一家是2014年投的以外,大多数都是2010年、2011年及2012年投资的项目,我们在项目比较早的时候就介入,跟着他们一起成长这么多年,当时还是各个行业的隐形冠军,现在已经成为行业的龙头,我们收益还是不错的。

我们关注的细分行业。同创伟业现在也是不大不小的中等规模的公司,一百多人,投资团队60多人,我们分成四大行业:大健康、大信息、大科技和大消费。这四个行业都有自己很多的细分的行业,所以应该说我们在各个领域,在一些新兴的产业都有布局,包括像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包括新能源汽车里的核心零部件;包括大消费,也包括体育娱乐和消费升级细分领域都有所布局。

黄力波:

我们是新进的基金,成立于2011年,到现在刚刚6年,可以说从婴幼儿期刚刚步入青少年阶段。

我们基金从发起设立开始,就有相对比较深厚的地域背景和行业背景,我们根植在北京,主要投资人里边包含了四区各级政府引导基金。第二个,我们有产业背景。我们成立的时候,主要LP是北京市基础投资公司,在北京主要以轨道交通,信息化设施,房地产诸如此类基础设施为主,因此我们整个基金设计一开始是围绕着最主要的出资人行业资源开始发展起来的。这6年来,我们基金以VC后期和PE阶段覆盖了投资的各个阶段,目前从天使到PE有不同阶段的投资基金。

目前来看,我们总共投资了大概40多个项目,主要投资方向,围绕轨道交通相关的信息技术、节能环保、装备材料,以及在这个方向上适当的外延和拓展。最近两年,我们基金在原来的基础上逐步向一些细分的领域发展,去年我们刚刚发起设立了一支以中早期为主的投资基金,目前我们也正在关注一些新的行业和领域的投资机会。我们会利用己有的资源和投资经验形成的投资能力,不断在一些我们认为非常有发展潜力的领域进行投资布局。

贾君新:

深圳市新恒利达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是2013年成立的,成立时间比较晚。目前总共规模比较小,应该是30亿人民币左右。到目前为止我们主要关注两个大块: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包括智能装备和智能制造;还有生物医药大健康范畴。目前投资的企业到现在接近30个项目。在2018年我们肯定会更加聚焦,因为我们人力资源有限,我们没有办法像大基金分那么多的团队,所以2018年在生物医疗方面我们会更多聚焦在小型医疗器械对C端的产品上,另外是肿瘤免疫这方面的研究和投资,对生物医疗这块我们会看但是我们会非常谨慎。

另外人工智能我们更多关注在基础层和应用层的创业项目的投资,公司更多关注在VC阶段,我们也会投PE阶段,但我们八成集中在VC投资。

刘凯:盘古创富目前在管三支美元基金,三支人民币基金,我们是以美元起家的,2017年我们有一个投资公司在美国上市。我们现在关注的领域是在先进制造,包括信息技术里边很细分的很多子方向。另外还有细胞治疗、生物医药这块。我们还是比较专注在VC领域早期投资,主要还是在A、B轮。

徐海:

联新投资成立于08年,到现在也是十周岁,目前旗下管理六支人民币基金,总规模超过一百亿人民币,我们投资领域有TMT和医疗。TMT在文化传媒娱乐,医疗主要是在服务、器械和药材方面。从投资理念来讲我们关注人生最关注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健康,一个是快乐,我们正好覆盖这两个领域。

过去十年做的60余项投资,其中20余项在国内外资本市场实现上市并退出,在2017年有四个项目在A股挂牌上市。从整个细分领域上来看,在整个高科技文化传媒方面,我们会做更多的一些投资。第二块在医疗方面我们更关注目前正在兴起的精准医疗,特别在肿瘤、免疫、生物医疗等方面做一些布局。

徐晨:戈壁创投2002年进入中国,针对中国市场有三支美元基金和四支人民币基金在投资,覆盖东南亚有三支基金在运作。基本投资领域以科技TMT行业为切入点,投入的阶段早期为主,投资了两百多个项目,百分之七、八十在A轮。从投资领域来看,科技领域一直在创造新的技术设施和技术平台,这是我们所关心的。我们布局的行业也在大数据、人工智能这块。去年我们投了农业和包括LP相关的一些行业机会。

杨栋锐:

新沃资本是一家金融控股集团,旗下有几个平台,一个是新沃投资,专注于股权投资、并购类似于PE;还有公募基金;还有房地产开发;第四块是控股新三板上市公司做清洁的实业,未来在医疗大健康方面做一些控股。股权投资累计管理规模300多亿,方向主要聚焦在高端装备、金融科技、医疗和健康四个方向。

我们今年的投资策略,因为大的环境有几点,第一个是金融脱虚向实;第二金融监管形势对资本资金整个形势都不是很乐观;第三,我们投资行业整个IPO受影响,包括整个行业投资的退出效应,我们可能未来会聚焦已经上市的,或者已经在布局的这些企业里边。我们的策略是深耕核心企业做好产融结合,在这方面有很多的创新和金融服务模式出来。

如何在风还没起的时候,快速发现并布局新行业?

主持人:

2017年很多行业风投突然涌现,如何在风还没有起的时候快速发现并布局新的行业?大家有什么方法?比如可能有的机构已经重仓投了十几家区块链的公司,还有的机构还在研究阶段,有时候你想进入一个行业,但已经非常拥挤了。这种情况下,怎么在早期的时候发现一个新的行业,并且去布局?

徐晨:

要从两方面来看,虽然很多行业是新兴行业,更多是看原来基础设施上是不是技术可以取代出现的,只要是覆盖了所谓相关的领域,整个路径相对是比较明确的。举个例子,仔细看现在做AI的公司,很多都是以大数据和数据分析为切入点慢慢转向的。原来有一些直接做算法的公司,还有很多做识别的团队出来做的,你发现出现的机会,抓住这些机会定义可投资的点。如果你之前对相关的行业没有关注的话,切入进去风险就非常大,对某个公司的判断很难做出客观的评估。

而且在多数人都在谈这个事情,比如投区块链的技术,2012、2013年那时候是我们定义技术平台、定义核心团队的机会。现在到了更加广义的层面,你会发现,最近很多公司都有区块链应用。从技术本身来看,技术是相对集中,是应用类技术。任何公司只要你技术涉及到多点,同时有交易的属性,有所谓的信息交互的属性都可以做区块链。不管做招聘的、做支付的、做安全的都可以用区块链技术这是应用类技术,任何人都可以套用这个技术,这时候你进入这个行业的风险会比较高。

VC怎么看风口?戈壁创投徐晨:现在区块链已经错过最佳投资时间了

戈壁创投管理合伙人徐晨(右一)

第二,我们看所谓的硬件平台,前面说的是偏软性的,现在偏硬性的基础设施达到什么程度?去年LT慢慢开始成熟,这个行业说了很多年了,最早智能交通、智能楼宇到智能城市一直在讲。如果从去年整个行业发展来看,你会发现硬件设施本身整体技术高了很多。相对来说应用层面会出现,这需要大家对整个行业有更多的观察,再上面的软件层面的机会就会开始出现了。

如果从定义早期机会的角度看,还是从大行业观察细分的点比较现实。反过来看,纯粹抓热点对VC来说不是好的策略当你肯定热点的时候,说明这个行业本身的附加价值、可盈利空间已经比较低了,这时候你如果资金量足够大,投资C轮公司是非常好的进场的时间在被投的企业当中做横向比较,抓住行业下一波成长性的机构对未来说现在谈区块链和AI,其实我们已经错过最佳的投资时间了。

刘凯:

非常赞同徐总的观点,作为VC机构怎么看待风口?VC机构不是去研究下一个风口,我们是通过对行业、对技术的研究,研究技术本身再应用到实体经济及各个行业里边,它的生态是怎样的发展。具体到是不是会产生风口?我们投的项目会不会在什么时间突然成为网红?或者成为被关注的热点,这不是由我们自己决定和研究出来的。

比如我们投了一个区块链的项目,这个项目我们已经跟踪了两年多了。从2016年初开始调研,到了2017年才正式投进去。真正是做区块链底层技术的,跟客户打交道做项目原形,找到金融领域里的应用,有银行合作伙伴和核心的企业,能够在链上已经跑起来了,已经落地了,所以说是这样的项目。

现在很多看起来很火的所谓的区块链、ICO的项目很多是没有基础的,我们传统VC看起来都觉得胆战心惊。不可否认的是,区块链是未来非常大的机会,值得我们去关注它。但目前可能还是要静下心来仔细地甄别,找到那些真正把技术跟行业经验很好地结合起来的项目和团队。

如何看机构间的竞争与合作?未来产融结合是创投时代一个崛起的点

主持人:

通过基于行业、对产业链的理解从而发现新的投资机会,这也是我们专业机构的共识。大家发现2017年有一个现象,很多项目是大家合投,在早期的时候有五六家机构进来了,除了传统的VC、GP管理以外,还有其他的产业资本,包括上市公司、国家队、银行等跨界机构参与到产业里来。我们做专业的VC机构,可能会面临各方面的竞争和合作,甚至是资源整合,大家对机构间的合作、包括跨界整合、跨界竞争这块怎么看?

段瑶:

这个问题应该说是个问题,在2017年的时候我们看到这个趋势在加强。但是对同创伟业来说这是我们这么多年一直做的事情,我们比较喜欢和各个机构合作投资,这是我们的风格。当然我们投资组合里边超过70%的项目是主投的,主投里边包括联合投资,很多跟投机构在里边,另外30%的项目是跟投的地位。这样从结果上来看我们还是比较喜欢和人联合投资的,这也跟我们的认知有关。在我们这么多年的投资,包括投后管理当中,我们发现联合投资对企业来说,引进不同的股东,对于企业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拓展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好处。

VC怎么看风口?戈壁创投徐晨:现在区块链已经错过最佳投资时间了

同创伟业合伙人段瑶(左一)

合投的机构大家是一样的,大家独立对项目做判断进行联合投资。到了最近几年各种各样业态的投资机构越来越多,甚至有银行直投、有政府引导基金,我们也欢迎这样的机构进来。比如我们投的项目有天使引导基金,对当地政府资源的引进和科技的落地,以及包括科研课题项目的申请、补贴的申请等,这些方面他们都会起到我们投资机构起不到的作用。一个项目的成长、成功是需要各方面的资源注入的,不同的资源融进来,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一点还是比较不错的。

另外,这几年我们也逐渐地跟被投企业进行合作和联合投资。我们截止到现在为止已经有39家上市公司,原来我们投资的时候口号是,要投各个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这些上市公司在上市后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细分领域行业的龙头,不管从产业资源上还是从项目判断上,其实都是有非常好的优势,所以现在我们也跟自己的被投企业,在各个领域进行深入的合作。

黄力波:

基石基金成立之初就有很强的产业背景,我们从投资之初一直坚持要把产业资本的背景发挥到极致,我们投资项目的过程中,跟产业资本紧密合作、联合投资,这是我们一开始就做的事情。通过这几年来看,真正从产业做起,对投资相对来说风险是比较低的。无论新的技术还是新的模式都要跟产业结合。我们投资之初坚定地抱着我们的轨道交通这个产业背景,跟着它再衍生到相关的信息技术,包括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

VC怎么看风口?戈壁创投徐晨:现在区块链已经错过最佳投资时间了

我们也希望扩大不同的合作范围,跟其他机构合作投资,比如跟银行、政府背景的基金合作。因为不同的投资人背后都有不同的资源,特别是早期投资,企业所需要的资源是多方面的,我们希望在投资过程中,通过不同投资人共同合作帮助他补齐短板,才能做大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对我们基金来说也是进入一个新领域学习和获得帮助的过程。作为一个VC机构,首先应该合作、共赢、分享,这是基本态度。

杨栋锐:

未来的股权投资机构,第一纯财务性的投资是挺难生存的,一定要跟产业结合,这块需要大家各显神通;第二,投后管理价值越来越大。每年投资行业也在变化,整个来说行业的竞争环境是非常恶劣的。比如现在天使轮高端制造、新能源汽车这些规模都很大,融资金额也比较多,大家一起进来,可以分担一下风险。

现在从国家层面,包括省市二线城市每个财政都有它的政府引导基金,都希望扶持当地的企业产业转型,都喜欢选一些有产业背景和产业资源的。这样的话,形成一个产业协同。而且创业者这两年也逐渐明白,不光要融钱,也要融资源的嫁接。所以对我们投资机构来说,特别是是股权,我们觉得产业和金融一定是要结合起来,这是非常关键的。

我们今年的策略是深耕核心企业做好产融结合,这可能也是我们未来的策略。

如何应对PE的投资阶段前移带来的竞争?

主持人:

2017年大家发现一个现象,投资阶段的区分越来越模糊,很多都是从天使VC到PE到战略投资,全产业链投资布局的打法,大家如何看投资阶段的调整和投资阶段的布局?在2018年基金会做哪些前后端的分配呢?

徐海:

联新经过十年的发展,目前我们投资阶段涵盖从最早期VC阶段一直到最后IPO阶段,我们走过了十年的时间。刚开始基金成立的时候我们做中后期,在这十年过程中起起落落,我们有非常多的感想。到今天来看,我们投资策略是非常清楚的,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做两头。

为什么这么说?一头是投资早期,早期项目是黑马项目,投后项目是大白马项目,从投资正常逻辑来看,你投早期需要对整个产业、团队有深刻的认识,对未来的热点要有预判,所以投早期,你的价值是知识变现的过程。

看另外一头,投后期大白马项目,是好项目,能够投进去就是你最大的价值了后端项目是你人脉资源的变现,这是两种不同变现的过程,也是体现我们投资人价值所在。

中段当然也有好项目,为什么我们觉得价值不是很大?因为现在投资人越来越专业化。我们联新经过十年发展,背后投资人大部分是很专业的投资人,这些专业的机构投了很多的项目,如果你作为直接投的基金再投这些项目,你的价值不会很大。因为如果他要投的话自己也可以投,为什么把钱放在你这儿再去做?

其实在投资阶段上也对我们投资人提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想你的价值在哪里?就两句话,你要么知识变现,要么是投资项目的变现,这是我们的策略。

贾君新:

在我理解这是蛮正常的问题,因为中国的VC和PE现在已经都在一起做了。我对中外资本市场是很熟悉的,我相信在中国,不管哪一家机构,就算最大的机构深创投,用在VC上也就几十个人,团队也就两三百人,真正做研究做投资的人也是不多的。用有限的人力资源做非常庞杂的投资,一个是各个行业,第二是各个阶段,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跟搏概率一样,这是非常大的问题。

一个方面跟整个资本市场的现状有关。中国这三年没有残酷苛刻管理之前,中国有5.1万家机构,三年搞死了三万多家,现在还剩下两万家左右,我们两万家跟美国相比是六分之一的规模。

第二方面因为人力资源的机构有限。VC投资结构有差别的,他们更关注趋势和行业,要做这方面深度的研究才行。PE关注的是企业创造价值的基本面,储备人力资源团队的实际方向是不一样的,这也给我们造成了一点困惑。

我们2013年才成立,定位很清楚就是做前沿科技,人工智能和生物医疗的技术。我们要往前走,我们团队有两个可以进千人计划都是科学家级别的。为什么这样配置?就是希望他们把人工智能和生物医疗前沿技术研究透,把和行业和产业化应用的可能性研究出来。但是资本市场和投资人是要关注收益和结果的。

对2018年中国VC、PE怎么定义?VC是往前走的,PE是往后走的,VC往前走更多关注一些代表未来的事情,PE是关注投后的,所以未来的局面会打破。如果大家有关注的话就会发现,美国从11000家上市公司到现在只剩下900家,而中国是一直往上升的,我们是3500家上市公司。当然中国金融市场可以容纳一万家上市公司,增量还是很乐观的,但大家混乱了,这不是正常的状态,是一种短期逐利的行为。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