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机构“独辟蹊径” 道出资管业转型四大猜想

来源:来源:华尔街见闻 2018-10-17 00:09:00

摘要
资管新规出台之后,中国资管业版图面临深刻重塑,特别是各类非银资管机构也在探讨新出路。近期,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上,来自险资、券商、信托、私募的掌门人探讨了转型之路和差异化竞争。华尔街见闻将核心观点总结如下,以供资管行业人士参考。保险资管关注FOF和可转债华泰资产总经理杨平指出,近两年市场遇到新难题

  资管新规出台之后,中国资管业版图面临深刻重塑,特别是各类非银资管机构也在探讨新出路。

  近期,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上,来自险资、券商、信托、私募的掌门人探讨了转型之路和差异化竞争。华尔街见闻将核心观点总结如下,以供资管行业人士参考。

  保险资管关注FOF和可转债

  华泰资产总经理杨平指出,近两年市场遇到新难题――很多资产类别的负相关系数越来越小,出现类似股债双杀的现象。因此,险资要把多样化、分散化配置作为降低风险的手段。特别是2012年后,原保监会放宽险资可投资类别,险资大为受益,可以涉足黄金和大宗商品以外的所有资产类别,构筑的资产组合余地更大,可以相应降低风险波动性。

  杨平还透露,华泰资产一直在考虑投资FOF基金和可转债。主要是看重FOF基金本身具有风险分散的特点,国内FOF投资标的早已超过股债资产,亦可投向海外市场。如果模型构建较好且持续跟踪效果很好,分散风险的概率会更高。此外,可转债在几年前被认为属于“鸡肋市场”,但现在市场容量已上升至千亿级别,可以容纳更多机构投资者。

  对于风险管理,新华资管总经理李全也道出了类似观点。他认为,特别在打破刚兑后,债券违约风险大大超出预期。因此,资管机构转型时要增强风险定价能力和前瞻性。

  信托转型切入点:供应链金融

  英大信托总经理张传良指出,信托公司面临两大转型,即服务实体经济和回归财富管理

  对于服务实体经济,他认为供应链金融是一个切入点,可以盘活存量资产。比如央企叠加地方应收账款平均每年高达十余万亿,因此需要通过架构设计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信用不足的问题,供应链金融则是很好的工具,可以同时把现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解决好。

  他还特别提示,传统信托公司还面临“强抵押、强担保、强制公证”的问题,服务对象包括大量民营企业,信托业短期和长期分别面临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必须做好过冬的准备。

  券商资管仍有非标产品空间

  中信建投601066)证券总裁李格平指出,资管新规发布后,“理财+资金池+委外”的模式将改变。但是,若规模庞大的银行理财要转向净值化管理,那么将有大量资产需要寻求外部机构管理,委外投资模式依然会延续,只是合作方式将有调整。因此,券商资管要抓住上述机遇。

  他还强调,券商是一个连接投资和融资的平台,资管业务是其中的重要载体。与专注于投标准化产品的机构不同,券商在非标领域则有发展空间,但这与之前纯通道型产品存在差异。

  对于券商资管的定位,李格平还指出,券商资管处在公私募与银行之间,投资能力或弱于公私募基金,但强于银行系资管。券商要利用网点优势,将零售业务客户转化为资管客户,将客户资产从经纪端转移到资管端。经纪业务佣金正大002470)幅下降,未来强化资管定位后可收取资产管理费。

  从产品差异化角度,他还指出,未来券商强化投融资能力,并把投行端和营业网点端优势发挥出来,券商还会有非标产品出现,这是与公私募基金竞争的差异点。

  私募阵营面临“逻辑冲突”

  国富资本董事长熊焰指出,私募股权基金已呈现三大集群效应,即国企系基金、银行系基金和原生态市场基金。特别要注意到8月份以来部分银行系基金注册私募管理人,70-80%的中国资金供给量来自银行系,这将是不可小觑的航母级力量。

  他特别指出,目前银行系基金仍以债转股业务为主,未来突破相关限制将成为规模庞大的基金群体。但是,银行系核心团队习惯于信贷逻辑,并非股权逻辑。换言之,银行系谈项目看重收益相对固定下的风险最小原则(信贷逻辑),而股权逻辑看重风险可接受条件下的收益最大化,但这两种逻辑完全冲突,能否在银行系基金很好融合有待观察。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责任编辑:xxx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