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陆家嘴核心的雪松上海总部 为何要向这座「突兀」古宅致敬?

来源:雪松控股 2016-11-30 18:38:29

摘要
陆家嘴东路15号——这个地址会不会让你与陆家嘴鳞次栉比的摩天办公楼联系起来呢?其实,这里属于一座建于民国初年的古宅。从雪松控股上海总部所在的金茂大厦26楼远眺,这座古宅可谓“尽收眼底”。我们不妨跟随员工的镜头,体验在上海总部办公室的东北方向,从窗户望出去的风景。11月29日,当雪松控股上海总部正式入

陆家嘴东路15号——这个地址会不会让你与陆家嘴鳞次栉比的摩天办公楼联系起来呢?

其实,这里属于一座建于民国初年的古宅。从雪松控股上海总部所在的金茂大厦26楼远眺,这座古宅可谓“尽收眼底”。

我们不妨跟随员工的镜头,体验在上海总部办公室的东北方向,从窗户望出去的风景。

11月29日,当雪松控股上海总部正式入驻金茂大厦后,有一些员工就注意到了这个位于陆家嘴核心的古宅。大家好奇,在寸土寸金的陆家嘴,古宅为何被保留了下来?它本身又有怎样的故事?又向外界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

查阅文献后发现,古宅的名字相当悦耳:“颖川小筑”。它建成于1917年,由绅商陈桂春所建造。

由古宅本身,推展到它原来的主人陈桂春,我们发现,他身上的诸多亮点和故事,在现在来看,不仅没有落伍,还能不断启发商界的思考。并且,这些思考与雪松控股长久以来所倡导并坚持的价值观、投资理念与公益理念,一脉相承。

我们专以此文,向“颖川小筑”、它过去的主人、以及多年来致力于保护这座古宅的城市决策者和社会各界人士致敬。

坐拥陆家嘴核心的雪松上海总部 为何要向这座「突兀」古宅致敬?

谁是陈桂春?

史料记载:陈桂春祖籍福建长汀,祖上从事渔业,在闽、浙、苏一带以海上捕鱼和运货为生。陈桂春自幼丧父,依靠兄嫂生活,并因此受到兄嫂的奚落。但他却有着强烈的独立意识,常想着摆脱寄人篱下的生活。在他成婚后,兄嫂让他们夫妇自立门户,自谋生机。

有一年,陈桂春的船驶过上海吴淞口时,因突遇风暴致使全家遭难,只得将船只变卖另谋生机,先在宝山安家,后又迁居高桥。在此情形之下,妻子钱氏设法从锒家借来了100银元作本,而陈桂春寻找到父亲旧日好友以求帮助,在一切准备之后重操旧业。

由于他的勤奋、智慧、干练和讲信誉,受到了洋人船主的赏识和器重,事业上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除了专营驳运业外,他还兼营沪宁、沪杭甬铁路局的供煤任务。

同时,他还承包了更换铁路枕木的工程,和当时几家知名的大木行,如英商祥泰、久记,日商三井,美商美最时等木行密切疏通、接洽,保持良好的合作贸易关系。此后,陈桂春更是生意兴隆,财源不断,事业发展如日中天,俨然成为上海滩上有名的企业家和财东。

陈桂春发家时,中国正历经一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对外,西方列强将中国瓜分为一个半殖民半封建的国家;对内,诸多仁人义士奔走相告,试图各种方式唤醒国人,奋发图强。

坐拥陆家嘴核心的雪松上海总部 为何要向这座「突兀」古宅致敬?

中国的商界和爱国民族资本也没有在这个大时代中缺位。他们纷纷抱定“实业兴邦”的志愿,打破了西方列强对于中国经济和民生事业的垄断。

在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白吉尔看来,1911年至1937年,正是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陈桂春的发迹,就正巧赶上了这个时代。

白吉尔认为,这一时期之所以被称为“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原因是中国帝制时期的自然经济加速解体,民族资本家积极投资近代企业,以及政府积极扶持民族工业。

当时,从政府到民间,民族资本非但没有被视为“野蛮人”,而是被认为是真正帮助中国摆脱经济困境和列强瓜分的巨大力量。以荣氏家族等等为代表的爱国民族资本家,得到的高度美誉,延续至今。

如今,资本在中国受到了更复杂的评价。正面评价认为,资本在互联网、实业、民生等领域的投入,大大提升了中国相关领域的竞争力,使更多国人从不断快速发展的行业中受益;而负面评价则以最近的“宝万之争”事件为例,认为资本扮演了“野蛮人”的角色,他们不尊重公司运作、通过控股的优势,强势主导董事会……

“在我们的文化里,不理解资本运作、对资本有偏见,不是什么新鲜事,”雪松控股董事局主席张劲,曾就此问题表示,“有时曲解是故意的,却未必是认真的。雪松控股重估企业内在价值,通过博弈出价释放市场信号,令人们接受新的合理估值。”

张劲进一步判断,中国已经到了告别“实业空心化”的时候,本土的实业资本崛起,将调大实业增长的阀门。

这不啻是对近现代中国第一代爱国民族资本家的致敬。因为面对资本,我们分享着同样的价值观:以金融守实业,助力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投身公益 造福百姓

发迹后,陈桂春在如今陆家嘴的核心地带购置土地,建成“颖川小筑”。

坐拥陆家嘴核心的雪松上海总部 为何要向这座「突兀」古宅致敬?

当时的陆家嘴几乎没有像样的发展。现在金茂大厦所在的周边地区,其时有一条“烂泥渡路”,光从路名就可知晓当时的陆家嘴尚是一片未被开发的土地。

不过,陆家嘴和浦东地区,在当时已经吸纳了诸多来自上海周边省份的难民,他们从各地流落到上海讨生活,黄浦江西岸的租界不允许他们进入,因此不得不在靠近租界的黄浦江东岸陆家嘴地区扎根,盖起被称为“滚地笼”的原始木结构土屋,聚居生活。

史料记载,“滚地笼”难民窟人口密度大,生活必须的自来水、煤气等基础设施一概欠奉,甚至连医院都没有。

为了解决浦东沿江地区百姓看病难的问题,1920年春,陈桂春会同上海滩名流虞洽卿、王一亭、朱葆三、朱福田等人发起募捐,在浦东陆家嘴地区建造了最早的医院——浦东医院,陈桂春担任首任院长。

坐拥陆家嘴核心的雪松上海总部 为何要向这座「突兀」古宅致敬?

陈桂春与浦东医院医护人员合影

事实上,这不仅是当时浦东地区的第一家医院,更是沪上第一家由中国人出资建设的西医医院。

为了纪念陈桂春的义举,《民国上海县志》专门记载了他的生平和贡献:

“陈桂春,烂泥渡人。以驳运起家,性慈善,于地方公益事业尽力资助,孜孜不倦。光复之际,地方警饷无着,几致哗变,桂春临时筹垫,得以无事。对教育事业热心并建警局路小学一所,年捐经费千余金。县长沈宝昌,嘉其好义,赠以热心‘见义勇为’额”。

陈桂春热心公益,是我们向他致敬又一大理由: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雪松分享着与他类似的理念:“微公益、直接慈善、让受助者有尊严”,这是雪松的公益三原则。

其实,“企业社会责任”一词,远远超过了“陈桂春们”的认知范围。在民国时期许多爱国民族资本家看来,“达则兼济天下”是最为朴素的真理,他们笃信并践行,为后来的商界做了最好的榜样。

而雪松控股认为,和任何伟大的企业一样,商业成功只是雪松实现自身价值的第一步,创造价值的最终目的还是回馈社会,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齐头并进。

雪松持续关注偏远地区的贫困群体、或因为事件太过微小而被忽视的弱势人群,确保让每一分钱公益款都落到实处。同时,反对慈善做秀,从不以受助者站在聚光灯下的感谢为回报。

这就是雪松所传承的公益理念。

保护古宅 传承文化

我们向“颖川小筑”致敬的第三个理由,是高度认同上海的城市决策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在大力开发陆家嘴的同时,多年来悉心保护这座有着悠久历史和传奇故事的古宅。

文献显示,早在1992年,“颖川小筑”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当年,同济大学研究历史建筑保护的学者成立了浦东民居调查小组,针对浦东近代民居进行了资料收集与调查研究,作为近代上海中西文化交流影响下建筑发展研究课题的一部分。

在学者与学生的奔走之间,这座尘封已久的历史建筑开始得到关注。而此时,陈桂春宅因开发需要已经面临着全面拆迁的危险,诸位老师和同学通过上海电视台呼吁社会各界的关注,最终在媒体力量的帮助下保住了陈桂春宅剩余的部分。

坐拥陆家嘴核心的雪松上海总部 为何要向这座「突兀」古宅致敬?

1994年,浦东新区政府着手保护“颖川小筑”。两年后,政府对陈桂春宅进行功能置换,在保护修缮后作为陆家嘴开发陈列馆对外开放。但由于这次大修在技术、材料、工艺方面的不足,经过十余年的使用,“颖川小筑”又产生了一定的破损,2008年政府决定对陈桂春宅进行再次修复。

纵观对“颖川小筑”的整个保护历程,反映了上海近代建筑保护的历史进程,从最初少数专家学者的奔走呼吁到如今被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同,从关注文物到关注普通的近代建筑,从注重史料价值到注重地域性文化特色,从原物保存到可持续再利用。这期间穿插了各项法规政策与技术规章等的调整与变化,无不反映了近代建筑保护观念与思想的不断进步。

坐拥陆家嘴核心的雪松上海总部 为何要向这座「突兀」古宅致敬?

对于古宅和当地文化的保护,雪松控股旗下文旅产业,秉持了相同的理念——作为历史和文化的承载者,各地的风俗、文化和建筑是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不可磨灭的印记。

在这一理念指导下,雪松文旅集团开发的主题旅游小镇——丽江大研花巷在开发之初,就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作为项目开发的核心诉求。在大研花巷开发和运营过程中,雪松文旅始终以挖掘、还原、展示当地纳西文化为己任,体系化地引入了对当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也正因此,在雪松控股上海总部开业伊始,员工们就在第一时间发现了“颖川小筑”这座在“眼皮子底下”的古宅,并悉心挖掘、梳理了有关这个古宅和它主人的故事。

“颖川小筑”的故事到此就讲完了,但我们希望并相信,这个故事带给雪松人的思考,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