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的私募其实根本打不起价格战

来源:来源:金证券 2018-09-10 20:33:00

摘要
“市场不好,大私募下调管理费是趋势,个人觉得想靠价格战吸引客户没什么用处,赚钱才是硬道理。”上海一家中型私募负责人李云(化名)对《金证券》记者说。9月起,深圳大型私募凯丰投资将旗下所有产品的管理费率降低为1%/年,成为国内首家下调管理费的百亿私募。市场传闻,其他大型私募会陆续跟进。85%的私募打不起

  “市场不好,大私募下调管理费是趋势,个人觉得想靠价格战吸引客户没什么用处,赚钱才是硬道理。”上海一家中型私募负责人李云(化名)对《金证券》记者说。

  9月起,深圳大型私募凯丰投资将旗下所有产品的管理费率降低为1%/年,成为国内首家下调管理费的百亿私募。市场传闻,其他大型私募会陆续跟进。

  85%的私募打不起价格战

  凯丰投资是深圳一家老牌私募,成立于2011年8月,是一家投资于全球大宗商品、权益类资产及其衍生品的宏观对冲基金管理公司,目前管理规模为140亿元。据Wind数据,凯丰投资2018年旗下产品的平均业绩纷纷跑赢上证指数,在百亿私募中排名靠前。

  《金证券》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私募基金除了申购费和赎回费外,主要收入来源是管理费和业绩报酬计提,私募权益类基金管理费率通常为基金净资产的1.5%-2%,业绩报酬计提比例为盈利的20%。此前,凯丰投资旗下产品平均收取1.3%至1.5%管理费,在业内并不算高。

  “管理费全部降低到1%,凯丰一年起码少收半个亿,我们这些中小私募没能力做到。”李云对《金证券》记者表示,外资私募巨头贝莱德7月以低费率争抢A股投资者后,国内不少大私募就有降低管理费的风声。他判断,凯丰开了个头,后面应该有其他的百亿私募跟风,但这只是大私募才打得起的“价格战”。

  凯丰投资资管部总监李环皖透露,据内部测算,下调管理费后,每年公司大约会减少4500万至6000万元管理费收入。

  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告诉《金证券》记者,假设管理费按照1.5%来计算,除去支付给通道和渠道各方的费用,私募实际到手的大概就是1%。从1%管理费收入角度测算,一家5亿元管理规模的私募,一年可获得的确定性现金流入为500万元,一般情况下也就是勉强覆盖成本,所以行业内普遍将5亿元管理规模看作是私募“生死线”。

  《金证券》记者注意到,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月底,已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管理规模的共21301家,其中,规模在100亿元及以上的有233家,占比仅1%;管理基金规模1-5亿元的有4267家,管理基金规模0.5-1亿元的有2270家,管理基金规模在0.5亿元以下的有11663家。也就是说,在“生死线”之下的私募有18200家,占比高达85%,这些私募除非大幅压缩成本,否则没有能力降低管理费。

  江苏一家小型私募负责人就对记者坦言,因为没有渠道费用,公司管理的产品管理费一直就只有1%,卖产品全靠口口相传,“1%的费率已经降无可降”。

  大私募的日子也越来越难过

  采访中,李云对《金证券》记者说,作为在A股市场上生存20年的投资老人,他个人认为想靠降费吸引客户没什么用处,给客户赚钱才是硬道理。对于不少土豪客户来说,只要你给他赚到钱,多收点管理费无所谓。“之前王亚伟的管理费达到3.5%,业绩提成达到35%,产品照样被抢,但现在就算降低费用也难发”。

  “赚不到钱、没有活水进来,是目前大私募选择降低管理费的主要原因”,李云表示,目前私募募资情况比十年前还要差,小私募基本原地卧倒不发产品,大私募还在尝试募资但越来越难。二季度有家百亿私募发新产品,给了渠道力度特别大的激励,但一个月才卖出1个亿;最近更离谱,另一家百亿私募发行新产品,总共才募到几百万。“我熟悉的一些做的比较大的私募,目前主要工作都是持续营销,防止核心客户赎回。”

  信普资产投资总监毛君岳认为,从长远看,一个健康的行业和健康的市场,要允许“降价”等手段的存在,以使“价格”达到市场合理的水平。但如果只是想短期抓获眼球,使用“降价促销”的手段,是不足取的。投资者要充分认识到,财富管理最重要的是获得比较好的资产回报,管理费和业绩提成,都只是其中一个不需要特别重视的成本。低费率考验着私募的盈利能力,毕竟“降价不降量”,能否保证原来的盈利水平和服务质量,是需要考虑的。

  百亿私募保银投资则坦言,对于凯丰投资的“降费行为”,市场会有自己的判断。

  编辑:杨志敏

责任编辑:zfs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