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伟广:刚才介绍了我09年的事情,我觉得太遥远了,好汉不提当年勇。而且多年的成绩我也觉得不算好,所以这个光环对我来说,我觉得并不是一个很正面的事情。如果我未来做得好,我觉得会很自豪,很多年前做得好不证明真正好。但是我觉得这几年还是有一些收获的,所以让我上台来跟大家交流一下,我的脸皮也比较厚,我就过来了。
我今天的题目是《一级请客、二级埋单》,确实我二级做了将近20年了,我是很痛苦的,发现被市场淘汰了,所以才去做一级的。总体来说,我觉得二级在中国市场上是有点不平等的,就好像国企和民企不平等一样。但是我觉得二级还是挺有意思的,所以我现在也在做。但是我现在一级也有做,所以我的体会更多的是把一二级都讲一下吧。
客观地说,我现在有三份工作:一份工作做基金经理、一份工作是一个PE公司的老板、另外一份工作是一个投行民工,就是跑腿的,做投资银行的市场,又做一级市场PE的事。这个事情给我一个新的视角去看待二级市场很多我以前看不懂的事情,我觉得在座很多私募的同行,或者后辈也好、前辈也好、或者跟我同一个年代也好,我觉得有一些视角应该还是有一些帮助的。
今天我讲的内容主要有两个:
第一讲一下我过去在私募中应该有6、7年了,我觉得失败的经验很多,应该在私募圈里面最多的,起码算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所以我有很多教训。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很多人生的冷暖和私募圈的残酷,但是有一些理念是支持我一直走过来,后来一步一步走上另外一个相对成功的,这是值得我交流的,这些观点是有价值的。我认为炒股票这么多年,在我这么一个特点来说,哪些是优点,跟大家讲一下。
第二我做私募客观来说,这7、8年是怎么做到60分的?因为我自己的性格上有一些缺点,比较乐观,另外没有与时俱进,这几年基本上2010年后中国的市场都转向博弈,基本上价值投资都是靠边站的,这个时代不适合我们的那一种方式,但是起码我们还活着。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总结出很多的经验。但是我觉得博弈有博弈的优势,它们已经有7、8年,随着出了敢死队的很多代表性人物,现在已经进入一个比较高敏感区,未来说不定我们这种方式越来越有市场。所以两种方法的优劣点,反正总结来说,我觉得还是各有好处的,已经各领风骚多少年了。虽然我作为一个二级市场的基金经理不是很合格,但是我觉得还是有一些观点可以分享一下。
最后重点讲一下我认为比较有价值的一点,就是一二级联动也好、套利也好,怎么讲都好,基本上这两三年很多跟我同代的一些大佬都慢慢转型,大家也不傻,有一些二级市场做得很成功的也转、二级市场不成功的也转,为什么?大家看得出来,这才是一个比较稳定的阶段性盈利模式。这方面后面我也会讲一下,所以总结来我说就讲2点:第一讲一下我认为二级市场里面比较有价值的,这是很多年的观点,我不会讲现在底部仓位多少,我觉得这些没有价值,可能大家比我还懂。第二是讲一讲一二级联动。
这个图是我每次必讲的,也是支撑我走过了20年投资生涯的一个核心理念。这是美国100多年的一个波动图,每次基本上大的历史事件新闻事件都是一个历史的底部,一战大萧条、二战金融危机金融风暴。08年的时候我就是拿这个图去忽悠的,那个时候我才刚出来发产品,我觉得08年之后09年可能有一个很大的机会。因为美国基本上一次大风暴之后,后面都有将近10年以上的上涨周期,现在我觉得它是对的。我当时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回头看真的是对的,但是我没有做好。
如果那个时候我做空美国的股票或者做空国内的A股指数,我也赚很多钱,我用这么多年来做,做来做去没赚多少钱,整天去博弈、调研、看上市公司,折腾来折腾去,其实大趋势才是最重要的。当然现在已经讲了7、8年了,08年讲到现在,大家又说美国要转,要开始加息了,这个确实很难,但是回头看最简单的东西反而是最有用的。
首先说一下中国炒股票的第一个缺点,就是大家都急功近利、短视、傲慢,中国人的特点就是这样的,包括我自己也是这样的。二级市场我记得我们炒股票的年代,06、07年之前或者说2000年之前不是这样子的,那个时候我们价值投资的人还能赚到一点钱,还有能力给钱,结果现在不是了。基本上现在的徐翔是一统江湖,所有人都是一涨往死里面干,加10倍杠杆,一跌反正最好推倒重来,最好一年涨10倍,一年跌破大家都波动了。因为这些都是高手,我肯定比不过别人。因为涨上去涨到4、50倍,说不定我就卖掉了,我肯定拿不到150倍的,后面剁下来剁到2800就买了,你剁到2000点我就暴仓了,所以我肯定玩不过你们,所以我们这一代人基本上只能退出来了。
因为中国市场这7、8年,我觉得被徐翔把风气给带坏了,80后这一批基金经理都是08年之后入行的,他们08年之后就是追涨杀跌,一统江湖。但是08年之前起码追涨杀跌还有对手盘,跌下来有人买,涨上来有人抛,但是现在没有对手盘,所有人都神经质的一样一熔断就抛,一上去5000点大家再买。现在私募超过2成,为什么?我能不抛吗?止损放在那里,同行放在那里,私募已经公募化了,公募的游戏规则导致它追涨杀跌,现在私募游戏规则大家也只能追涨杀跌,基本上没有人能够在这个里面保持一个独立的,只能多了2成,没办法,跌下来止损,所以都是高息低抛的。
看看这个图,为什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反着做?在中国没有办法反着做,只要你发产品,只要渠道,逼着你这样做,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所以我觉得最大的一个体会,中国的投资氛围坏了。我跟业内很多以前做价格投资的大佬,大家都觉得都觉得没法活、没法混了,这个氛围都这样了,当所有人都傻了的时候,你不傻的话,你就被淘汰不了,要么就别干,所以我就选择不干了。有些人选择反正做个2、30亿的可以,做100亿的肯定受到影响,逼着你高位的时候加仓,低位的时候减仓。
第二,选股。后面这几个图也是支撑我为什么从低谷重新做一级、重新转型能很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它又给我第二个信念,第一个图给我的信念就是你熬得住,反正第一个是熬得住,后面的大宗系统肯定会是这样的,熬的过程中你靠什么股票呢?我读本科的时候是学国际经济的,当时是日本最风光的时候,所以我们很多时候经常拿日本来比较中国。我总有一种感觉,日本的过去都是中国的现在或者未来。结果回头看,这个图也是2010年的,那个时候是忽悠的时候,因为2010年我最风光。拿这几个图去忽悠的时候,慢慢就说服了自己,没说服客户。但是现在回头看,恰恰这些可以导致我后面赚了很多钱。
日本经济高增长的第一个台阶,中增长到低增长的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回头看跟中国有很多很类似的地方。比如说第一个阶段高增长的都是炒房,都是炒房地产,第二个是7、80年代的时候做经济泡沫,90年泡沫破裂之前都是炒股票炒股权的,我觉得中速增长的时候基本上老百姓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房地产涨到一定该涨位置的时候,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已经体现出来的时候,没有制度红利、没有人口红利的时候,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就是能够带来未来确定收益的股权,这是最牛逼的企业,比如说阿里巴巴、腾讯,当时就是索尼、松下。这些股权它是这么多因素,没有低门槛的优秀的要素做,就是在企业优秀的要素做才能赚到钱,一般的企业赚不了钱,所以大企业能赚钱,最稀缺的是好的企业的股权。为什么我们现在投PE的时候,一级市场的风投VC几十倍市盈率砸了,这是最稀缺的资源,没有地炒了、没有高利贷放了、没有开工厂了,没有赚钱了,就是这样的原因。这是日本当年转型的78年,我们就处于这个年代,那个年代就是日本经济中速递增增长的时候,我们就是这个年代的。
到下一个阶段是什么呢?就是这里,如果我们真的转型失败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下一次必然是房地产的崩盘和股市的崩盘,这就是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的破裂,持续了20年。中国未来有可能是这样子的,但是如果我们转型成功了,中国有可能变成美国。所以中国只有两条路:要么变成美国、要么变成日本。这个不讲了,那个时候我已经退休了,我先讲讲这几年。如果我们真的在这里转型成功了,你看很像,当时为什么3000点就抄底了,我记得当年日本也是涨到5000点,在转型的时候跌到3000多,后来就涨上去了。
所以我们的上证指数从5000崩盘到3000,进去的时候我3000点就进去了,所以现在死得很惨。但是我认为可能吃一点小亏,如果它最终还是这样子涨上去的话,最终涨到多少点,涨到10万点,这就是我的梦想。如果中国转型成功的话,指数跟当年日本是一样的,最后我们涨到4万点,我现在亏了几百点,只要不清盘还是可以的,所以我现在得熬着。但后面至于是不是这样子的,大家慢慢看,反正我觉得那个时候我肯定退休了。但是这几年我一定要熬着,熬着的时候我买什么股票呢?就是这些,这些基本上烂大街了。
你看日本在转型这十几年,这些什么时候指数基本没涨,什么股票涨,比如生物、制药、服务、科技,就是我们现在炒到烂大街的,但是2010年的时候不是烂大街的,2010年的时候就是这么一个图。我就是根据这个图买了一堆股票,最后投了一堆股权,大家知道最后下场是怎么样吗?很多人应该知道。我就买了一堆这样的股票,结果在2012年三季度全部剁完了,我的产品赎回了90%。大家知道2009年、2010年我很牛逼,2012年全中国阳光私募排名倒数10位里面有一个就是我,所以我是从最牛变成最差,为什么呢?我2010年的时候忽悠这几个公司,最后自己信了,所以我太早买了新兴行业,在上一只创业板最低点的时候,在2012年的三季度全剁完了,最后赎回了。2010年我花了几十亿之后就一路剁,剁到2012年。好,优势来了,一直涨到去年,就是这么简单。
你别以为我当了私募大佬以后做了很多事情,就是做了一个事情,买了一堆股票,剁完,看着股票涨了十几二十倍,做到现在,就是这样的。还好在这个过程中,我又买了一堆一级市场的股票,当时也是2010年,投了很少的钱。相对二级市场来说,就是撒一点胡椒,结果全发芽了,赚了很多钱。现在大家看到罗总好像突然冒出来了,以一级市场为主业,现在投了这些企业,经常投了一千万左右,赚了2、3个亿,我的钱就是这样来的。我辛辛苦苦做了20年二级市场,最终不断地向下坐电梯,被客户给绑架了,天天挨骂,涨的时候也挨骂,说我要路演,你们要发产品,跌的时候更挨骂,说要赎回,骂我是骗子,亏了这么多。
最终其实我没赚到什么钱,但是一级市场我没花什么精力,就看了这几个图,投了进去。我自己觉得不好意思,这些企业我投的时候2、3千万利润,给个7、8倍的估值,就是1、2个亿的估值,现在都3、40亿,现在也是3、4千万利润,但是基本上一个几千万利润的股,只要一上市就是几十个亿,我几年前投的时候都不值1、2个亿,你说我很有技术含量,没有,我觉得这个钱太容易赚了,太不公平了,但是市场上基本上就是这样的。所以我投的好的企业都是3、40倍的,投的差的企业都是10倍,我赚的没有技术含量,我没有花精力,就砸进去。
我天天花精力给二级市场做波段、调研、跟人家赌预期差、看行业前景,亏钱,证明了这个游戏规则有问题。但是先别说它有问题,反正赚钱最要紧,所以后来我就慢慢地把重点转到二级市场。但是你们也知道,你们现在买的4、50亿市值的股票,觉得这个票将来前景很好,有转型、重组、并购的故事,但是成本就1、2个亿。我准备抛的,但是我现在不会抛,因为现在暂停推注册制而战略新兴板块又没了,这个壳很值钱,说不定阿里巴巴就涨高,再涨5、60倍,我就抛了。
在这个过程中,一二级基本上是断层的,二级的估值是非常高的,跟一级市场是完全脱离的。它其实就是一个管制的市场,就是一个估值的孤岛,它就是一个牌照。很多上市公司除了是代码以外,它什么都不是,它就是一个牌照,这就是中国现在一二级之间最核心的现状,但是这个现状我觉得还会维持很多年。我不会天真地觉得注册制来了,创业板崩盘了,不会。我是很深入地从我的博弈行为,知道二级市场是高估的,但是我认为这个高估还会继续,这就是我跟很多比如说创新创业板新兴行业最大的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会一个一个地分析。
讲完这几个,我最后的观点是说,我觉得炒股票也可以很简单,很大的周期,十几二十年的周期,看整个经济的规律现在处于什么经济阶段,炒什么股票,基本上历史都是有说的,现在大家普遍都接受了。我们中国应该是属于这里,如果转型成功就是这里,转型不成功我们就是这里。所以现在很多人都在说,创业板会不会崩盘,我觉得这样讨论是没有意义的,关键要回到我们中国是不是处于这样的阶段,我们的转型是否会成功,这些行业是否能撑得起中国未来的经济。比如说制造业下来了,周期下来了,这才是执行的根本,不要因果倒置,总是说我们现在就是这里。有些人说低谷、有些人说高谷,我觉得炒来炒去挺没意思的。所以现在我不炒,二级市场基本上是胜者为王的,你对了就可以了,现在基本最重要的还是挑好的。
我还是建议一点,虽然之前创业板基本上是踏空了,但是回头看我现在又重新买创业板,这也是里面的图,我回头看还是很有见地的。现在烂大街的很多人提都不愿意提了,当时我自己也真的这样做了,死掉一个行业起来十个小行业,死了一个大蓝筹起来十个小盘股。创业板高科技的泡沫,总好过房地产的泡沫和黄金铁矿石的泡沫。2010年的互联网泡沫之后,美国十年高增长,90年日本的房地产泡沫二十年的悲剧,这个基本上也是烂大街了。但是如果这些烂大街的观念是对的,还是一定要坚持的。中国如果现在允许创业板高科技的泡沫、允许PE的泡沫,对于我们来说绝对是大好事。如果这个泡沫再持续个5、6年,我们国家的政策护着市场能够走一个漫流,基本上我们所有PE/VC包括全部产业动起来,不断地砸钱去一些有机会的企业,中国基本上2、3年之内就会成为全球最优质资产的风投中心取代美国。
这个我不是吹的,因为我现在已经进入这个圈子了,现在很多美国的欧洲的项目都跑过来中国做路演,希望我们投资,因为我们出的价高,就是这么一个原因。谁有这个资本的定价权,全球的优质资产就会去那里,中国是最大的市场、最高的估值,这个估值如果钱全部进去之后,都炒了一些没有价值的东西,肯定会崩盘的。现在房地产就扛着了,我先扛着房地产的杠利,再扛着股权的杠利,你觉得可以扛10年吗?但是科技股权的杠利是现在这么高的估值,创业板这么高的估值,我们把全球最好的资产吸引过来,我觉得中国真的有可能变成美国。我以前是不信的,但是我投身其中,不断看到一些让我眼前一亮的项目的时候,我觉得真的是这样的。
大家炒股,不要天天看二级市场的一些上市公司讲故事,上市公司是有动力去忽悠你的,它跟你是一个博弈的关系。所以它很多故事是假的,不代表PE界很多故事是假的,PE都是机构管的、都是人经管的。所以二级市场有泡沫有故事,不代表新兴市场做事有泡沫,真正对中国未来的经济有代表性的,不是二级市场那帮人,是一级市场PE那帮人。所以我自己相对来说是比较看好的,可能跟我接触的圈子有关系,我觉得现在创业板有泡沫是对的。这样到100倍市盈率的时候,我说肯定崩肯定会暴仓,但是现在跌到5、60倍就没必要再去唱空它了,真的没有必要。
像李大霄,我很认同他的理念。但是我觉得只有蓝筹好其它都不好,这也是错的。像谢国忠也一样,还有许小年,他们的观点很多是对的,但是他们只一味地看多和看空,这不是一个基金经理我们应该做的,我们应该是客观的。客观来说,创业板有它可取的地方,真正中国的机会做实在这些方面,所以其实这些泡沫是好的泡沫,房地产泡沫是坏的泡沫,就是这个意思。根据这个事情我已经做了6、7年了,最终我反而在一级市场赚钱了,二级市场保守了,二级市场在创业板5、60倍我都抛完了。2013年的中期都把创业板全部抛完了,看到了它后面暴涨了两年,现在又跌下来了,我现在又重新买回去了,因为我觉得其实很多企从PE的角度都值得买。
这是第一个话题,中国的经济问题,这时候转型不知道成功还是失败,但是肯定还是满足消费升级、产业升级和科技升级。第二中国的创业板泡沫和科技泡沫,其实真的是利国利民的。我觉得政府应该看得很明白,而且政府也没得选择,他就剩下最后一张牌了。所以我觉得未来几年,不会允许创业板的泡沫破灭,因为它撑了5、6年就不是泡沫了,它是真真正正实在的中国引擎。
讲完这个就讲第二个观点,比如说大家现在很多都说经济差,或者说货币宽松已经到头了,股市应该涨不了。这个应该跟我对市场的看法有关系,我不一定最准,反正是一家之言。在这里我也讲一下,这几年尤其是2014年,当时很多策略分析师对股市有一个很大的分歧,有的人唱空、有的人唱多,后来有几家分析师吹得很牛,都成了红人了,当时看空的现在也是死翘翘了。策略分析师也是很悲哀的,我觉得这个行业跟基金经理是一模一样的。当时他们很多看空的观点说,中国的经济很差,现在真的很差,所以不可能有牛市。我觉得这个分析师入行的时间太短,他入行肯定是08年之后的。
大家看看这个图,中国股市这么多年,我就是从这里开始炒股的,我05年开始炒股。后来经济一路下滑,股市猛涨,经济一路复苏,故事猛跌,一直到什么时候分界?05年,05年之后经济涨股市涨,经济跌股市跌。从05年之后到现在这十年,中国的经济与股市同步了,05年之前那十年是反向的,但是好像从2015年之后又开始反向了。所以很多策略分析师看不懂,因为过去十年GDP和股市同步了,去年2014年怎么可能有牛市?那你的思路就错了。因为我炒股有20年,前十年是反向的,06年、96年经济硬着陆,再往前就是邓小平南巡,软着陆之后,经济一路下滑,但是不断放松,无风险利率为30,大家没有见过吧,我炒股的时候风险利率30,一路降到几个点,所以股市一路涨,1000点涨到6000点。
后来经济很好了,为什么后来经济很好了?也很简单,因为1996年到2000年之后的经济没有经济、没有引导产业,2000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的经济复苏了,复苏之后大家的钱都不去炒股票了,大家都买房做实业了,因为当时做实业很赚钱,2000年之后很多钱都做实业去了。而股市在高位,钱也能撤了,经济一路好,股市的资金一路流出,就干别的,所以股市就跌了,就是这么简单。它背后就是资金,资金进股市经济差,出股市经济好。
05年到08年基本上同步了,但是现在大家看到的情况就是1996年到2000年的情况,我们现在经济又青黄不接,将来新兴行业能不能转型、消费能不能带动?不知道,就跟我们2000年是否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做世界工厂做工业化不知道。在上一根引擎启动的5、6年之前经济不好放松不知道,跟现在未来5、6年经济不明放松的市场原理是一样的,所以流失会继续。这是大背景,不能简单地看GDP看货币,当然经济转型能不能成功不知道,反正炒了再说。如果转型成功了,那个股票是值的。如果转型不成功了,那个时候房地产和股市一起崩下来。我们现在怎么干呢?没怎么干,放高利贷不行、炒房不行、做实业不行,只有炒股票,现在炒股票都去做股权了。基本上现在所有大佬都形成了共识,我也是跟在人家屁股后面的,发现这个对头就做了,但是你还是像做股票一样,要搞清楚现在处在什么阶段。这个意思是说,经济差还是有牛市的,我们是处于这么一个阶段,不要简单地看着经济就说硬着陆崩盘,又说要跌到2000点,不可能跌到2000点的。
美国当年也出现过这种情况,经济下来的时候股市涨了,这个我就不展开了,这是美国的利率长期下降,股市长期上涨。这些其实也是很简单的,中国中短期来说最敏感的是资金,资金的供应对资本面对业绩是不敏感的。你看中国过去这么多年的历史,对于业绩、对于GDP是不敏感的,对于资金是否进来股市很敏感。这个流程图也是的,这是十年周期表,这个表也是很重要的,基本上没有错过的。所以炒股票不要总是看很多短期争来争去没结果的东西,没有操作性,这些表都是没有错过的。你看一下只要基金大幅下降都有一拨大牛市,这是04、05年,这一拨我经历过了,当时是南方证券都倒闭的时候。08年当时有一拨牛市,这里从4.8跌现在最低到2.8了,只要跌破3个点就大牛市,结果没等到跌破3个点去年就大牛市了。当然现在涨得太疯了,太厉害了,跌下来了。
但是现在这个趋势还是往下的,不可能在趋势往下里面搞一个大熊市,这不可能。因为这个熊市做实加杠杆涨得太快了,它的中枢不可能回去2000点,不可能回去钻石点,2000点是钻石点,到2700、2800也差不多了,反正这几百点不重要,但是趋势上现在不可能是熊市,所以现在不是08年。我的观点是这样的,现在不可能是08年的翻版,如果是08年的翻版,未来就会剁了。你看08年是怎么跌的,现在大家看图,就是这么剁的,一直剁到起点,现在不会了。因为从经济的角度和从利率的角度,现在社会这个阶段不可能产生持续的,因为跌到一定程度就有钱来,钱没有地方去。这是我的第二个观点,资金对于中国来说很重要,我相信这个阶段是一个大冲刺。
去年很多人也说,第一这个股灾消灭了中产阶级,以后中产阶级就没了,经济转型就死掉了。第二这些人以后也不会炒股票了,因为都亏光了,谁还会再来,谁还会炒股票。最不能相信的就是你旁边的人,尤其是炒股票的人,如果炒股票的人是你旁边的人,他就是你的反向指标,这是绝对的。甚至现在你看微信群里面,大部分是反向指标,大佬群里面也是反向指标,为什么呢?其实中国现在没剩别的股市,就是一个赌场,大部分人是错的,所以你旁边的大部分人肯定是错的。第二它的理念是错的,大家看看中国,这是美国的,美国有34%是房产、34%是股票,中国是3%,2010年到2014年是3%,你说经过2015年5%、8%好不好?中国人把钱8%放在股票里面,怎么可能消灭中产阶级呢?如果我们的房地产跌到一半了,那不是完蛋了?你看中国财富的资产配置是在这个地方,这是不会骗你的,怎么可能消灭中产阶级影响到消费影响到转型呢,胡扯,你看数据就在那里。
而且我旁边的人都这样,每次说我不炒股票了,涨到5000点又买了,都是这样的,都是一些几亿身家的中户和几十亿身家的老板。我旁边的人都是一般的人,之前都是很牛逼很成功的,都是各个行业的老板,你们怎么在你的行业里那么聪明,在这里怎么这么傻呢?真的是没办法。我们做生意也好,做别的也好,最后变傻了,涨着涨着按捺不住又进去了。因为旁边炒股的人都赚钱,按捺不住,这就是人性,人就是虚荣心的,看到你旁边的人炒股赚钱按捺不住,跌的时候就受不住了,天天看着亏钱,最后亏了2000万,我觉得不在乎,但是很没面子,所以还是剁了它,不看了,所以基本上剁的时候低点,买的时候高点。
中国我们旁边的人都是这样的,你觉得这时候亏,把全部身家用来炒股票,不会的,他有10个亿最多拿1个亿过来炒,亏了是不在乎的。但是说中国股市很惨,亏了5千万,说我不炒股票了,大家的理念是这样形成的,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我做股票做了20年,从散户、中户到现在顶级富豪都是我的客户,都是一样的,顶级富豪和散户没有什么区别,在炒股里都是一个脑残,基本上我们也会逼得成为一个脑残,你在那个氛围里面不能独立思考。我也是脑残,你看我3000点都抄底了,跌到2000多,没办法,就逼着你成为脑残。中国的氛围里面使大家很多人看不清楚真正大的中长期趋势,就整天在博弈博弈博弈,这个跟赌博没有什么区别,这些理念我认为都是错的。
总结一下我的几个观点,最重要的观点一级市场是请客吃饭,但是吃香喝辣的。这是最重要的观点,前面的几个观点比如说中长期的趋势都是有规律的,未来做哪些新兴行业还是好的,虽然经历一次大的山车之后,现在跌下来,没必要再看中新兴行业了。还有第三中国现在资金成本是往下的趋势,现在不可能出现08年,后面有没有大牛市、经济转型成功、有没有十年,这些不讲,这些不靠谱,但是现在来说没必要这样。最后一个大家说了,中产阶级消灭掉了,钱不会再进股市,这也不是一个问题,旁边的钱没有地方去,只是现在跌怕了不愿意进来,但是后面的前景很大。中国最大的问题是房地产,2010年已经有泡沫了,2014年还有泡沫,为什么?中国老百姓对于房地产大家有共识、有泡沫。
但是就像创业板150倍的估值,它是跌不到哪里去的,因为它是有群众基础的。你看深圳,我觉得现在一线城市的房价跟当年的创业板一模一样,它是跌不到哪里去的。连李嘉诚都说一线城市没有泡沫,创业板没有泡沫,一线城市没有泡沫,它都是人口流进去,有钱的人就在那里买房。所以我认为,我们私募应该是很有前景的,为什么?老百姓的钱将来都给我们,他只有给我们。我们的估算是23,你算一下5年之后中国的财富是多少?就是乘以23,私募肯定是大头,公募肯定是小头,私募里面你占1%都是巴菲特了。所以这些图可以看到,基本上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多少次股灾都能扛得住。我经历了多少次了?2008一次、2012年一次、现在又一次了,三次了,为什么能扛得住呢?因为有坚定的信念。
后面我再花个十几二十分钟,讲一讲我自己现在做的事。这个可能对于大家参考意义未必一定很大,但是有利于大家认清楚在一二级之间的竞争格局,对于大家炒股票还是有帮助的。我认为基本上中国是一个奇葩的市场,空前绝后,全球都没有,是唯一的。因为中国的股票很奇怪,有三个价值,全球的股市只有一个股权的价值。比如说你有1块钱业绩,你就值个15倍的市盈率做市,多少多少,15块钱,背后对应的是分红率和未来的增长性基因以及无风险利率的变化,股价基本上还会波动。为什么美国的股市波动市盈率是极端的5、6倍呢,最高是2、30倍,它脱离不了,背后就是分红率、无风险利率以及增长,这是一个数量关系。但是中国不是,中国还有一个筹码价值,全世界都没有的,筹码价值是大家炒出来的,就是赌场。
另外还有一个很特别的价值,并购价值,也是只有中国有的。这两个价值是中国特有的,产生的基础是什么?并购价值就是IPO的垄断,IPO不是地产,所以这个牌照是有价值的,炒ST是不败的。包括总结出来中国股市这么多年,每年市值最小的股份来做的,绝对是私募冠军,每年都这样,这个为什么?它背后有经济学的原理,就是中国的可有价值、筹码价值,中国的散户结构,这是改变不了的,3、5年都改不了的。只要是散户结构,只要一涨停板就有人追,有人追就有人赚这个钱,他们赚了很多钱以后,他的钱就越来越多,我管的钱就越来越少,我打算退出江湖,所有的钱就给了他,给了他之后,他再引导一下几个散户就会越来越多,散户觉得还是买吧,它都一统江湖了。
所以这个筹码的价值越来越多人炒,最后炒到5000点,之后就崩盘下来。崩盘下来筹码就没了,所以现在创业板就剩下这么多市盈率了,筹码价值是随着资金流向和市场氛围情绪变化很大,它的市盈率可以是很大的。比如说股权价值是30块钱,筹码价值就30块钱,并购价值就40块钱,一个股票在中国有100块钱,其实它本身就值30块钱,有30块钱就是这些人做出来的,他有时候有,有时候是没有的。2012年的时候就没了,去年的时候有了,所以这个波动是非常大的。我们中国就是波动很大,这个是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追涨杀跌那帮人造成的。
还有一个并购价值,并购价值是IPO垄断造成的。客观来说,我以前就是做价值投资的,随便也赚一下散户的钱做一下筹码的价值。但是做了这么多年之后,我们的客户都跑光了,最后我就盯着并购价值,并购价值就是一二级联动。因为这个是包赚不赔的,这个基本上是合法的。第二它是很稳定的,第三是暴利的。但是这个也有缺点,它是阶段性的,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什么时候不能做呢?不是注册制实施就不能做了,是在IPO上市放开就不能做了。如果是审核制一年上一千家崩盘,并购价值和筹码价值都没了。如果是注册制实施了,一年还上200家、300家,股票照炒,并购一二级联动照做,所以不要跟注册制跟IPO放开等同。
关键是数量,是一年上多少家IPO,需不需要等,如果需要等3年,所有企业都是要建构的,只要建构就可以有故事,有故事就会炒,炒的时候散户都过去,没有人炒蓝筹,没有人炒蓝筹就没有价值投资。所以中国的散户结构不完全是散户的错,也不完全是私募公募的错,其实首先是中国的制度有缺陷,导致大家只能去并购重组不能IPO。我并购价值是有价值的,所以就有人炒故事,散户能赚到钱,它就强化这种趋势,它是互相加强和循环的。制度的原因是IPO管制,表现出来的市场是散户结构,他赚到钱就不断地强化这种模式,最后整个市场是高估的,这是相互强化的。
如果现在上IPO,新股一上市就跌,所有ST都退市,所有垃圾股像香港一样,那个汉能中国首富有做空的跌50%,你散户还敢炒?谁还敢炒?公募基金绝对是买蓝筹,我们也绝对买蓝筹,所有氛围正本清源,但这个有可能吗?不能怪散户,根源就是IPO管制没有做空,所以价值投资没有优势。没有优势,钱都去炒故事了,炒故事越炒越赚钱,我们就被边缘化了,这是劣币驱逐良币,这是有记录支持的。但是大家都去怪他,说机构投资人不好、公募基金不理性、散户结构,这些都不是原因,就是中国畸形的IPO制度。这些事情其实很多人说,但是我其实真的这么多年慢慢去做的时候,我在这件事情上见到的是事实。
所以中国做价值投资,在二级市场是不行的,在一个50倍市盈率的市场里面怎么做价值投资?如果你在50倍市盈率做价值投资都能成功,你在一级市场做10倍就更成功。所以二级市场做价值投资是自欺欺人的,只有公募基金能做二级市场,还有散户不能做一级市场,私募是先做二级市场,做着做着还会去做一级市场。私募是混业经营的,我们是可以选的,但是散户没得选、公募没得选,所以他们就是埋单的人,二级市场就是埋单的人。最后的结果剩下的都是涨跌板敢死队博弈,中国二级市场基本上所有的风格就是一个趋势投资、博弈、追涨杀跌,就是这样的。2010年之前还有一些对手盘、还有一些价值投资、成长投资,但是基本上2010年之后随着市场的做大,整个投资氛围更加不断地强化,因为他确实赚到钱了,我们赚不到钱,人家赚到钱了。所以散户基本上都是全靠这样的,而且80年的基金经理从业以来就是追涨杀跌的,形成一代人都是这个定式的,是很难改的。这个是理念上的东西,所以基本上二级市场就是这个东西。
这样就只有一种选择,要么你做价值投资,但是你活得一般般,做生长性投资活得很累。因为你在50倍市盈率的股票里面还能很好地持续赚钱,就是绝顶高手。你想一下,凭什么是你呢?人家比你起点高、比你勤奋、又比你聪明,凭什么是你呢?中国的私募有很多家,也有很多家,凭什么是你?做价值投资肯定不做了,做成长性投资太难了,大家都做博弈了。所以你没得选择,在中国市场里面,只有绝顶高手能够通过价值投资和成长性投资赚钱,一部分人能够在博弈里面赚钱,最终你是赚了散户的钱,那我干嘛呢?我两边的钱都赚,但是后来发现做一二级都是我的优势,我主要是赚这个钱。
这个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但是门槛是最高的,博弈的门槛是最低的,价值投资门槛也低,就是买一些好东西分红,成长性投资的门槛相对高一点。这个是门槛高,但是没技术含量。成长性投资是门槛不高,但是很有技术含量,两个都持得住。这个我觉得没有太多展开的必要了,事实上它是做业绩的加仓,关键是你能找到好的资产。
这是“一河两岸”原理,我这里展开讲一下。这个是独木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政府会维持高估值,好像维持房地产的估值要高一样,房价一跌就不买了,股票一跌就不买了,原理是一样的,所以这边不会跌到哪里去。这边就是排队上市的资产,一开始忽悠注册制,又忽悠什么战略新兴板,现在大家都不信了,说要等三年,三年黄花菜都凉了。新兴行业要等三年,我传统行业有什么所谓呢,等就等吧,但是新兴行业三年后你就死掉了。上市不是钱的问题,而是生存的问题,那怎么办呢?就只有独木桥,过不去了。这边有很多码头,叫做壳,这边有很多买入的人,就叫做一二级联动,就把这个市场这里过一个、这里过一个、这里过一个,这样就过去了。以前独木桥查得很严,为什么呢?因为IPO一多了,散户就上街示威,要停IPO,这是非常错误的,但是没办法,中国做市就是这样一个游戏规则。
但是你这里过了多少个河呢,并购重组上了多少个市呢,散户是不管的,大家知道为什么吗?IPO是说一级市场的人把钱全赚了,IPO从10倍市盈率这边去那边卖50倍,这上面全都是埋单的人。但是并购重组一二级之间是分赃的,并购的时候一级市场人家抽一点血,因为我被借壳的股票还涨,借壳吸血的一些老股东还赚一点钱,借壳之前1000倍市盈率,借了之后涨了几倍。所以并购重组是一二级之间的利益共享,就是说一个请客、一个埋单,一起埋单一起吃,IPO就是单纯的利益输送传播给一级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也高兴,因为股灾发现小盘股根本护不住,只有得扛,那有什么办法呢?要不然就退市,股灾就会亏死了,要不然就重组,所以重组也是救市的一部分。救市不仅靠钱,还要靠把这一千只垃圾股重组成一些好的股票,那靠什么呢?就靠并购重组。所以股灾的时候并购重组的速度加快了2倍,去年IPO200家,并购重组300多家,IPO的发行会慢了,并购的发行会一周开了两次三次,这是有原因的。
所以大家知道,并购是现在这个阶段最完美的解决方式,IPO多了股民会示威,并购多了股民就忙着数钱。第二资产又上市了,又支持了实体经济、增加了直接融资、支持了新兴行业,政府护盘的压力没有那么大了,因为有些解放军过来把公司变得更好了,整个过程中都是多赢的。那么损失是谁呢?损失的是中国社会的效率,本来就是应该把这个桥拆掉的,重新过河,二级市场崩盘了,一级市场的人都上市了,大家拿到钱了,实体经济就很多钱了,经济转型得快了,快了那么2、3年。但是这种方式中国不可能产生,中国所有改革都是改良和利益的协调,不可能推倒重来。因为一推倒重来,最大的受害者是谁?就是政府,担心闹事。
但是增量慢慢来,老百姓满意,存量慢慢来,大家的利益都均衡,损失的是时间。本来3、5年能做的事,非得10年,但这就是中国的游戏规则。所以不要以为注册制会实施,去年我们认为注册制肯定会黄,因为它说的都不靠谱。在中国这样的一个氛围里面,只有这个方式,就好像你不要期望房价崩盘一样让屌丝买房。在中国只有这个解决方式,房价不涨就很好了,慢慢消化,股票不要崩盘,横在那里慢慢上,存量增量收获,皆大欢喜。所以这种方式会维持很久,在这种情况之下,一级市场10倍、二级市场50倍,基本上还会有很多很多的机会。
第二,二级市场上炒股的一些人不明白最后背后的政治经济学,他就是以为这个股票就是这么贵的,炒来炒去一批死了又一批过来,我炒股20年年都见了5、6代股民了,每一代死掉之后,肯定会有新的一批过来。现在是90后交第一次学费,将来还有00后过来交学费的。所以在中国这个格局里面,散户结构是不会改变的,因为只要IPO管制不放开,就只能博弈、只能炒股市,散户机构就不会改变,机构就没有发展余地。因为去博弈散户和机构是一样的,反正大家都是赌,你赌赢了才提20%,不如我自己赌了,你私募赢了才提20%,你觉得能赌得赢你的散户吗?绝大多数是赌不过的,好像绝大多数公募基金跑不赢指数基金一样的原理。
所以最终散户结构是不可能变化的,因为机构投资一点牛市都没有,这些我认为几年之内都不会改变,因为里面基本上是一些常识可就以判断出来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二级市场第一它不会有对冲机制,其实你要二级市场的估值是很容易的,你看看蓝筹股的估值很快就合理了,蓝筹股基本上是2010年就完成了国际接轨,有对冲机制,可以融券卖通,有一个筹码一大,蓝筹盘子一大就没有并购价值了,你说工行并购中行有意义吗?工行并购中行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大盘股是没有并购价值的,100块钱里面40块钱没了。大盘股也没有博弈的价值,你说炒工行吗?所以30块钱又没了,所以工行、中行、房地产只剩那30块钱,就是这样的价值,但是其它所有的小盘股又有炒的价值,偶尔炒一把,两三年又有并购价值。
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真正要做空的是这些壳创业板,但是蓝筹一起做空,所以蓝筹股的估值是全球最低的,标普500的市盈率赚20倍,我们才10倍,你看多么强势,你说指数还能跌哪里去?美国是进入加息周期的,经济增长就1、2个点,2、3个点,它20倍市盈率的标准不大。我们进入降息周期,我们的经济增长还6、7个点,我们的市盈率才10倍,你还希望它跌哪里去呢?指数肯定跌不到哪里去,真正要跌的是壳小盘股创业板,但是它跌不动,因为政府需要拖住它,基本上是跌不到哪里去的。而且只要政府放开IPO管制,允许创业板融券做空,马上崩盘,但是这个情况我觉得2、3年不会发生。而且在发生的过程中肯定有一个酝酿很长的过程,我们绝对能看得到,所以现在不要去研究这个事情。
第二,一级市场里面有比较多好的一些资产,我们做市主要把经验放在一些好的资产,这里我就展开讲一下。我认为在中国做投资、做金融,现在整个产业梳理下来,第一中国经济转型最后一张牌就靠金融,习大大应该会在搞定反腐、搞定经济、搞定转型之后就会抓金融,这是方向,包括“一行三会”合并的事,我信,我觉得这是符合趋势的。所以在这个环境下,金融是经济的中心,钱没有地方去,不能炒房、不能放高利贷、不能做实业,引进银行又没了,只能进股权。所以金融是核心的核心,金融核心你在二级市场赚不到大钱,但是现在也不会跌到哪里去,赚一点小钱,所有的核心就在于一级市场。这个金融产业里面只是经济的核心、是钱的核心,但是怎么赚钱,所有的源头最大的瓶颈在哪里?就是好的资产,只要你有好的资产,如果你能把阿里巴巴和腾讯忽悠过来借壳,随便一个人做都能赚几十亿。如果是一些好的,随便借哪一个都能涨,如果一些国内好的资产并购上市都能涨,所有产业链的核心就是掌握优质的资产。
所以我基本上这两年所有的核心都是去抓资产,只要抓了资产,大把上市公司排着队让你并购,证监会也欢迎你,因为我改善了整个上市公司的质量,拯救了这批散户。所以去年IPO过户率是94%,证监会批的是94%,批了之后还可以赚2、3倍,还可以加杠杆,这种生意为什么不做?通过率94%,起码涨1、2倍,最后银行加杠杆,这种事情大家不去做,竟然去试5000点,到100倍市盈率里面加2倍杠杆,这不是傻吗?所以基本上看清这种原理,大家都去找资产,资产已经不好找了,最后找到外国去了。所以中国大妈把股市炒高之后,推动我们的基金经理买遍全球,我们就是跨境电商。因为国内太贵了,我们就去海外买,买完以后放在一边重组,所以香港回归很多资产来。国内资产大家都在找,肯定很贵了,国外资产还很便宜,所以真正的资源就是去买国外的。
2012年到现在重组,国内的资产是掘地三尺的,资产自己重组了,不需要我们中介了,他都懂,直接资产方跟上市公司对接了,没有我们的事了。但是外国还不懂,所以现在真正的资源大家都去买了海外的,现在就是这么一个格局。我认为这个东西现在是处于这么一个阶段,是挺完美的一个盈利模式,但是要注意它是阶段性的。这里我就不展开,其实就是这么一个循环,找资产、并购、股价涨,股价涨了之后再找资产,这是一个循环。但不是很完美,什么事都是有极限的,有两个极限。总有一天IPO会起来的,注册制会实施的,那个时候好企业我才不傻让你并购呢,我不只IPO,现在真的是被逼的。这是一个最大的瓶颈,但是这个我们不用担心。
第二个瓶颈,蓝色光标,以前是一个成功的典范,现在是一个失败的典范。因为有瓶颈了,这是我的一些经验数据,高过50亿大多数是不用的,这是有数量关系的,不是什么股票什么壳都能重组的。你什么利润都没有50的市值,我将2亿利润给你,我30亿市值,加起来就80亿市值了,你觉得一个重组完才2亿利润的上市公司,80亿市值还能涨吗?那不是忽悠人?市值还能涨?一个50亿市值的公司,有一个2亿的重组给他,这是涨不动的。所以我们借壳不会挑一些50亿市值以上的,我们尽量挑30亿以下的。基本上30亿市值以下的,我2个亿的利润,它只能涨1倍,涨到50可以吧,我加杠杆就可以了,这个生意可以做。如果我重组到50亿市值,最后股价跌到30倍市盈率,我还不亏钱吗?
我把那么好的资产嫁给你了,你还亏钱,其实相当于说一个资产嫁给一个上市公司,如果帮它填了窟窿之后,自己没钱赚,这就没人干了,所以说不要听这个故事。还有实际上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把一个没有重组的公司炒到100亿市值,你觉得一个100亿市值还没有重组的公司怎么重组,阿里巴巴借壳都不会借它了,这是一个悖论。如果你相信它重组,越多人相信它涨得越高,它重组的可能性就越低,这是悖论。市值越低就越有机会,你涨到50亿市值,越往上涨越难,40亿市值可以干,30亿市值很好。这是第一个。
第二不是你随便买的,比如说我第一次重组已经重组完了,并到100亿市值了,我还有第二次重组吗?没有了。你都已经100亿市值了,我还嫁给你,我还帮你填窟窿?也就是说,基本上原配肯定赚很多钱,你30亿市值我嫁给你,我赚1倍,二奶就没有什么钱赚了。因为我嫁给你的时候,你100亿市值,我嫁给你我就涨不动了。所以基本上如果是一个良家妇女,她不会嫁给一个100亿的公司去帮它填窟窿,因为好的资产不会在第二次重组还帮人填窟窿,除非你是很特别的公司。
所以基本上并购只能做两次,两次就到头了,你做完两次并购,基本上3年后注册制实施了,这个游戏就不动了。所以现在基本上只能做第一次重组,市值小的相对干净的。第二是重组是没有的,所以散户是不懂的,他以为60亿窟窿炒到140照追,重组一次说我们继续重组、继续重组,没有资产会让你继续重组的,这样会玩不下去的,最后你会消化不良的。所以并购重组起点在市值,不是什么都能干的,终点在消化。第二次、第三次就很难再做上去了,没什么机会,基本上这个盈利模式就是一个阶段性的政策风口期,第二基本上是很特定的条件里面的短期阶段,不是可以随便炒的。所以去年炒得这么高,基本上重组都没法干了,但是股灾的时候是不可以干的。所以股灾之后去年9月份我又举牌,现在这个是可以的,肯定赚钱的,只要你找到好的资产,2、30亿立马就恢复,你进去肯定是赚钱的,没有什么风险,但是只要一涨上去又没得动了。
所以对于我们这些一二级联动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股灾,如果没有股灾,我们基本上没钱赚。最完美的方式就是又炒股票又做并购,牛市的时候价值市场赚钱就抛给它,股价上涨又举牌一些壳并购给它,一二级一起对冲,这才是真正的对冲。二级市场有很多量化的东西,那个游戏规则里面是不完整的,我觉得现在基本上是一二级联动。所以我们的模式基本上是二级市场做举牌基金,跌下来的时候拿一点筹码再慢慢等,等到可以合法重组的时候,我们不做内部交易。因为这个时候内部赚钱,赚内部交易的小钱就划不过来,拿了一个壳,拿了3、5个月之后就可以慢慢重组。第二主要还是做并购基金,去做好的市场,这就是我们的模式。
谢谢!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