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股还是持币过节争论不休 百亿私募早已做出选择

来源: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2019-09-25 11:10:15

摘要
来源:私募排排网原标题:仅剩三天!持股还是持币过节争论不休,百亿私募早已做出选择!每逢小长假,除了抢车票,还有一个艰难的抉择,那就是持股还是持币过节?本周是国庆长假前的最后一个完整交易周,过去10年数据显示,A股在节前有6次下跌。加上9月以来的快速反弹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盈利筹码,A股在周一开盘低开低走

  来源:私募排排网

  原标题:仅剩三天!持股还是持币过节争论不休,百亿私募早已做出选择!

  每逢小长假,除了抢车票,还有一个艰难的抉择,那就是持股还是持币过节?

  本周是国庆长假前的最后一个完整交易周,过去10年数据显示,A股在节前有6次下跌。加上9月以来的快速反弹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盈利筹码,A股在周一开盘低开低走,但周二迅疾反弹,盘中一度站上3000点大关,贵州茅台盘中冲高至1184.90元/股,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持股还是持币过节争论不休 百亿私募早已做出选择

  随着全球流动性的增强,以及三大国际指数相继扩容A股,千亿增量资金纷纷入场。对于后市大盘走向,有机构认为A股仍将处于外资稳定较快流入的窗口,并且政策宽松的态势仍将持续,当前仍是底部配置期,A股行情还有扩展的空间。但短期来看,部分股价近期涨幅过高,以及10月份即将发布的三季报,市场整体盈利增速大概率将继续下滑,以及长假期间外围市场的不确定因素,这些都是需要密切关注的风险点。

  对于持股还是持币过节,以及节后行情如何演绎,市场有哪些潜在利好与风险要素,私募排排网据此对国内私募机构展开调查,其中还包括星石投资、证大资产、清和泉资本、中欧瑞博、天倚道投资、基岩资本、天和投资、悟空投资、志开投资等知名私募。

  六成私募赞成持股过节,更有百亿私募提前潜伏

  离国庆假期仅剩下最后4个交易日,国庆假期前后的市场表现意义重大,一方面是假期前后的政策发布会影响市场短期走势,另一方面是因为假期较长,期间可能会因为未知的风险导致市场波动。

持股还是持币过节争论不休 百亿私募早已做出选择

  对于不少投资者来说,还在考虑是持股待涨,还是持币过节等待风险释放后的入场机会,但从百亿私募的仓位情况来看,已经做出十分明显的抉择。

  近期私募排排网股票私募仓位指数达到67.48%,创出年内新高。同期百亿股票策略私募指数更是飙升至83.15%,领先其15.67个百分点。而且今年以来百亿私募仓位高居不下,88.57%的私募在五成仓位以上,其中33.65%的百亿私募仓位更是超过8成,而仓位低于2成的百亿私募更是为零,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百亿私募因看好后期市场表现而选择了较高仓位运作,已无百亿私募空仓观望。

持股还是持币过节争论不休 百亿私募早已做出选择

  国庆假期持股还是持币过节?从私募排排网展开的调查来看,65.58%受访私募看好持股过节,也有9.29%的私募认为假期前后风险未知,投资者可以逢高兑现收益之后持币过节,剩余25.13%的私募则持中性观点,认为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进行选择,持币持股均有机会。

持股还是持币过节争论不休 百亿私募早已做出选择

  中欧瑞博合伙人、对冲交易部总监黄松杰向私募排排网表示,从中期角度看,市场的整体上行还未结束,仓位建议维持在进攻区间。理由是驱动市场上行的因素仍在,包括全球货币宽松仍在路上;国内方面,四季度有望提前发放专项债额度,部分同步经济指标已经开始环比转好等。

  星石投资在接受私募排排网采访时也表示,由于前期积累了一定的涨幅,短期内市场可能会震荡波动,但即使震荡调整,震荡的空间有限,同时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星石投资对A股仍然比较乐观。理由是从中长期来看,降准、地方政府专项债等逆周期调节政策持续发力,未来将对总量经济形成支撑;并且,随着金融供给侧改革加速推进,A股市场基础制度不断完善,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外资增配A股意愿加强;伴随着国内国际大量中长期资金入市,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也在改善。着眼中长期,星石投资坚定地看好A股市场的未来。

  天和投资投资总监吴小富指出,从历史规律来看,十一节后指数上涨概率大于调整概率,且当前内外围环境均趋向良好方向,持股过节风险并不大。节后A股大概率将延续3000点附近震荡为主,并尝试向上冲击,向下空间和风险偏小。

  基岩资本副总裁范波也表示应该持股过节,并认为节后会有行情。整个四季度震荡向上。科技股行情会持续扩散。利好因素主要是外部缓和,流动性有宽松预期,以及外资持续流入。

  悟空投资董事长鲍际刚介绍,以往年度十一长假前会面临流动性收紧,市场交易量会受到抑制,指数向上突破不容易,市场会有部分资金为规避长假不确定风险而止盈,但前瞻10月的风险因素并不多,交易缩量的情况好于预期,有调整的优质资产仍会有资金逢低买入。并且过去节日效应显示,长假后流动性恢复,市场上涨的概率是非常高的,调整后预计会有反弹。

  志开投资首席策略师刘威也表示,公司当前的仓位保持中性偏积极,持股结构以5G通信、自主可控为代表的成长股为主,建议投资者可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决定是持股还是持币过节。从公司的策略上看,建议投资者在控制仓位的前提下,注意持仓结构的合理性,积极参与三季度以来这波反弹行情。因为从中期看,随着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定向降准、降息等货币宽松政策有望进一步落地,逆周期调控政策进一步加码的可能仍大,所以当下不宜过度悲观。

  天倚道投资基金经理王鑫认为经过周一的风险释放,节前继续杀跌的空间已经不大,以维持稳定为主。但至于持股还是持币,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

  清和泉资本表示,如果从交易角度来看,一般市场在四季度都会有一定的波动,主要来自年末机构资金兑现收益的压力,尤其今年涨了很多的股票可能会有一些波动,公司也会根据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做一些减仓。

  节后A股做多窗口仍在,科技成长股是投资主线

  截至9月24日收盘,9月以来A股各主要指数悉数翻红,金九行情不负众望,对于节后A股行情将如何演绎,看多后市的私募占比65.37%,他们认为3季报业绩期临近,科技板块仍在景气向上周期,值得坚定持有,A股整体也将会有较大的结构性行情;也有11.29%的私募不太看好A股节后行情,持这一观点的私募大多认为经济下行、猪肉价格持续攀升带来通胀压力、上市公司大股东逢高减持、以及谈判也有可能再度出现较大的不确定性,这些都会制约A股的继续反弹。

持股还是持币过节争论不休 百亿私募早已做出选择

  具体来看,证大资产认为随着指数扩容、欧美降息、LPR报价下调利率等事件逐一如期落地,十一节后,在流动性纳入预期和风险偏好降温的背景下,投资者将更多关注基本面。此外三季报业绩披露、宏观经济数据或将引领结构性行情。后续美联储和欧洲央行降息预期、11月MSCI纳入比例再次抬升、交通强国概念等均利好A股,同时也应警惕美联储鹰派表态、沙特袭击事件的后续发展、三季报业绩爆雷等风险因素。

  清和泉资本认为从历史上看,目前市场仍然估值偏低,至少点位上并不存在泡沫。由于货币政策不存在大幅收紧的可能,市场系统性风险不大,年底的波动风险主要来自资金的短期行为,总体来看还是会以稳为主。行业配置方面,长期依旧看好科技、消费、医疗等扩张性行业。

  黄松杰建议投资者节后市场需要关注的因素包括外部情况的变化,CPI的变化,以及国内经济指标是否进一步转好。

  星石投资认为在当前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下,仍然存在着结构性的机会:一方面,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不变的趋势;另一方面,近期来看,科技类别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成长股的业绩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改善(剔除乐视网,2季度中小板、创业板净利润增速均已经转正)。未来在各方面宏观政策的支持下,科技成长股将长期向好。

  王鑫对10月的行情相对乐观,并认为A股的整体估值依然值得挖掘,理由是目前货币环境宽松,长线资金进场,9月外资流入已经创出单月历史新高,管理层对于地产融资端的限制也弱化了地产对资金的虹吸效应,为资金持续流入股市创造了条件。王鑫还表示,机会需要辩证来看,我国经济增长目前依然处于高增速状态,持续增长的压力较大,未来全面的β行情较难出现,机会主要在α。

  榕树投资介绍,从板块上看,本周苹果新机和华为5G新机的相继发布,也刺激了市场对智能手机行业开始进入明后年换机高峰的预期,相关产业链标的出现了大涨以及创新高。由于明年5G建设高峰到来加上明年是智能手机换机大年,继续长期看好后市以5G为主线的相关科技股的投资机会,短期风险主要是假期风险。

  鲍际刚预计接下来市场行情以震荡为主,资金寻找结构性机会,更青睐科技成长。目前市场风格以科技成长占优,背后逻辑是科技成长的基本面边际向好,比较优势在当下比较突出,部分资金会调仓,从周期和消费转向科技成长。虽然短期涨幅不小,市场高位波动相对也会较大,但结合Q3的业绩趋势,预计行情持续的概率较高。

  刘威表示接下来市场仍以结构性投资机会为主。风险因素包括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偏大,地缘风险事件冲击以及如英国无协议脱欧等不确定事件,市场大概率仍将保持震荡走势。利好因素则有国内逆周期政策不断落地、外资持续流入以及资本市场制度层面的改革,这些都是支撑市场中长期走牛的重要因素。

  吴小富认为10月份利好因素主要来政策预期,以及10月外部因素的改善预期,但需要提防10月份发布的科技个股三季报风险,原因是9月份下旬科技炒作逻辑偏向于对三季报的预期,如果兑现或超预期将刺激科技类个股继续表现;如果不及预期,科技类个股或将迎来第一波上涨后的调整。但科创发行加速,科创机遇也将接踵而至。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陶然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