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科创板缘何难见中国金融科技企业身影?
摘要 □实习记者樊融杰开市两月有余,科创板赢得了无数的喝彩与掌声。交易平稳、逐步扩容,被外界寄予厚望的“中国版纳斯达克”,在中国资本市场的领跑作用愈发明显,登陆科创板成了不少科技企业的梦想。9月,已经完成多轮融资的金融科技公司冰鉴宣布计划未来于科创板上市。但记者发现,在已登陆科创板的33家企业中,却没有中
□实习记者 樊融杰
开市两月有余,科创板赢得了无数的喝彩与掌声。交易平稳、逐步扩容,被外界寄予厚望的“中国版纳斯达克”, 在中国资本市场的领跑作用愈发明显,登陆科创板成了不少科技企业的梦想。
9月,已经完成多轮融资的金融科技公司冰鉴宣布计划未来于科创板上市。
但记者发现,在已登陆科创板的 33家企业中,却没有中国金融科技企业。然而,在纳斯达克市场,却有多家中国科技金融企业上市,据不完全统计,仅2018年登陆纳斯达克的中国科技金融企业就有4家。
国情不同,制度不同,无论是监管还是市场对金融科技企业的认识有所差异,笔者认为这种差异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上市企业体量的要求。根据科创板对发行人市值及财务指标标准的规定。企业如果要想登陆科创板,在营收、净利润、预计市值等方面均有要求,这也就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体量较小的金融科技类企业无法满足有关规定。
其次,“软”科技无法满足“硬”条件。根据证监会的行业分类,其中按照行业大类区分制造业的企业就有28家之多。这也就是科创板中对企业“硬科技”的要求。我国属于制造业大国,科创板主要是为了推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而金融科技公司更偏属服务业,因此各方推动企业登陆科创板的积极性也就受到影响。
再次,受监管政策的影响。根据《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注册管理办法》规定,发行人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应当符合科创板定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优先支持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具有稳定的商业模式、市场认可度高、社会形象良好、具有较强成长性的企业。
不同于实体经济企业,金融科技类企业极容易受政策的影响,其商业模式、市场认可度、社会形象等随时都有可能因为政策受到影响,对于企业在资本市场的价格波动会产生影响。
最后,科技金融企业估值难度大。有专家曾指出,因缺少上市公司的参考系和业务吻合的对标企业,导致许多金融科技公司的估值存在困难。同时因金融科技企业的强项只是在技术,但在应用、推广、场景等方面还没有相应的商业化举措导致投资方与融资方在企业估值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不稳定的估值对整个科创板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短期之内金融科技企业很难在资本市场上有较多的斩获。但随着科创板的进一步发展,审批监管部门对金融科技企业有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相关上市标准在现有基础上完善,未来广大投资者依然会有希望随着金融科技企业的成长分一杯羹。
对于金融科技企业自身来说,应根据国家的经济政策,努力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商业模式,更好地形成直接服务于制造业、生物医药等实体经济,发挥科创强国的作用;同时,还应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区别其他同类企业的核心科技优势,打铁还需自身硬,并避免触动监管与政策红线,让资本市场对其有着稳定的预期,只有这样,金融科技企业在资本市场才更有可能获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