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发展需破除瓶颈
摘要 2019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也是农业保险全面实施“增品扩面提标降费”的关键之年,保险业更应充分发挥在助力“三农”发展和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近日,农业农村部在其公布的《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3486号建议的答复》中提到,“总体上,我国各级财政对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已接近80%,在世界上处于
2019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也是农业保险全面实施“增品扩面提标降费”的关键之年,保险业更应充分发挥在助力“三农”发展和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
近日,农业农村部在其公布的《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3486号建议的答复》中提到,“总体上,我国各级财政对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已接近80%,在世界上处于较高水平。”这是对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成果的一种肯定。
自2007年开始实施农业保费补贴政策以来,我国农险承保覆盖率、农户承保积极性等快速提高。根据财政部数据,2017年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达179.04亿元,2018年补贴资金达199.34亿元。随着补贴力度、范围以及品种的增加,我国农业保险快速发展。近日发布的《2019年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国农业保险为1.17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约2.57万亿元,为1500.52万户次受灾农户支付赔款203.09亿元,农业风险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结合优势产业开展特色农产品保险,积极创新农业保险服务模式,不断满足农户多元化的风险保障需求。如安徽省部分地区探索开展了农业保险“基本险+商业险+附加险”三级保险保障体系,海南深入推进天然橡胶“保险+期货+扶贫”试点,广西围绕糖料蔗生产经营开展了价格指数保险试点,甘肃探索开展“一户一单、一户一保、一户一赔”的种养产业综合保险。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自2013年原保监会成立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来,全国农业保险信息管理平台通过与经营农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建立系统对接,实现了对行业农险业务数据的集中管理,还对外提供业务监控、风险监测、数据统计及信息查询等功能服务,服务监管部门开展常规监管和现场检查。有效促进了各部门之间以及和保险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农业保险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农业巨灾风险处置撑起了“保护伞”。
虽然农业保险的发展成果有目共睹,但记者在调研中也了解到,目前各地仍存在特色产品保险政策补贴少,政策性农险风险保障程度不足、覆盖面小以及农户参与商业保险门槛过高的现象。从政策性农险风险保障情况来看,仍存在品种单一、受益面窄、保障力度较弱等问题。比如,虽然目前小麦保险金额由每亩300元已调整为400元,玉米保险金额由260元调整为360元,但距覆盖其种子、化肥、农药、灌溉、机耕、地膜、人力投入等全部成本仍有较大差距。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经营主体对风险保障的需求强烈,对市场波动、价格因素导致的风险更为关注,农险现有的低保障水平不能满足农业保险的风险保障需求。
从商业保险角度来看,保险机构下沉仍显不足,基层保险人才相对匮乏。另外,农险虚假承保、虚假理赔问题时有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农业保险政策目标,不利于农业保险的持续发展。在投保条件上,一些农户由于达不到一定规模的种植亩数及需要整块地连片种植的要求,而遭遇投保难困境。
研究表明,在我国依赖政府补贴的政策性农险经营模式中,虽然前期发展迅速,但在未来难免遇到瓶颈期,政府的财政补贴压力可能加大,但农险补贴效率依然很低,农险深度和密度增长开始减缓。需要指出的是,农险发展也要建立在我国农业农村以及农民发展的基础之上,农业综合生产水平较低、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收入增长缓慢都会制约农业保险的发展。因此,农险发展也依赖于我国乡村的振兴。
当前,一些农险遭遇的瓶颈问题已引发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逐步得到解决。比如,今年7月财政部决定在内蒙古、山东、湖北、湖南、广西、海南、贵州、陕西、甘肃、新疆等10个省份,对省级财政引导小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开展符合条件的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按照保费的一定比例给予奖补,支持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发展。这对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体系、促进农业保险改革发展、助力农民增收和脱贫攻坚起到积极作用。
农业保险的发展离不开农险需求和供给的增加和匹配。从农险供给侧出发,保险业一方面要力求提高保险的供给数量,比如保障范围、品种和力度,另一方面还要注重提高供给质量。因为高质量的农产品供给不仅可以节约政策补贴、提高保险公司收益和参保积极性,还会激发农险需求,最终达成农险的结构性供需平衡。对此,上述《报告》也指出,鼓励引导保险公司开发普惠性强的保险产品。以增强农业保险内在吸引力、减轻农户保费支出为核心,扩大关系国计民生和粮食安全的大宗农产品保险覆盖的农作物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