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盘整转型再出发
摘要 2019年前9个月,我国实体经济顶住下行压力,稳健前行。与实体经济相伴相生的银行业,也走过了一条类似的道路。在新规频出、监管趋严、实体承压的情形下,上半年银行业绩逆势回暖,出现了可喜变化。在“下半场”,银行业的发展环境则更加微妙——既要为自身注入金融科技等新鲜血液,更要在创新求变中回归本源,助阵实体
2019年前9个月,我国实体经济顶住下行压力,稳健前行。与实体经济相伴相生的银行业,也走过了一条类似的道路。在新规频出、监管趋严、实体承压的情形下,上半年银行业绩逆势回暖,出现了可喜变化。在“下半场”,银行业的发展环境则更加微妙——既要为自身注入金融科技等新鲜血液,更要在创新求变中回归本源,助阵实体。这需要在复杂形势下的银行业坚持服务实体的初心,以更大的勇气和毅力盘整转型,再次出发。
回暖的上半年:理性对待亮点成绩
从上市银行半年报来看,银行业顶住了经济大环境的压力,主要业务平稳增长,不少指标好于预期,一些银行交出了近几年来最好的答卷。对此,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业绩回暖固然可喜,但切不可沾沾自喜。未来一段时间,银行业发展仍然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应居安思危,采取切实措施应对内外部挑战。
根据中报数据,董希淼将上半年银行业发展亮点总结为:资产规模和负债规模平稳扩张;对实体经济服务显著改善,信贷结构有所优化;净利润增速继续回升;不良贷款率普遍下降,资产质量趋于稳定;资本充足率稳中有升,拨备覆盖率、贷款拨备率等处于良好水平,风险抵御能力较强。
无论是总量,还是结构和价格,上半年银行业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质量都有所提升。央行数据显示,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新增13.2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18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新增9.67万亿元,同比多增6440亿元。而8月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1万亿元。增量贷款主要投向了实体企业,反映出银行业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增强。银行贷款的结构与价格对于实体经济也更加友好,国有大行上半年发挥“头雁效应”,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大幅增长,部分已完成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的目标。
从资产质量看,上半年多数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稳中有降。而资产质量的改善,使得银行业防风险能力整体提升。
业绩回暖固然可喜,但也要注意一些趋势性的隐忧。一系列着眼稳增长的逆周期调节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修复了企业贷款需求,这提振了上半年银行业的盈利水平。但在今年剩余时间以及更远的将来,银行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更值得关注。交通银行高级研究员武雯在交行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中分析称,上半年银行业整体净息差保持回暖态势,净息差同比延续改善,32家A股上市银行净息差算术平均值同比增加8个基点,环比略下降6个基点。但各家银行分化加剧,其中存款成本优势的红利减弱导致5大行净息差见顶回落,同比减少3个基点。报告认为,未来银行业净息差可能进一步见顶回落。
显然,息差的不断压缩,对银行的盈利能力和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保证盈利的可持续性,转型是必然选项。零售业务与金融科技,似乎是许多银行的选择。在向零售业务的转型中,董希淼认为,零售业务转型早期可能面临较多挑战:零售业务费用增长较快,经营效能偏低,低成本资金获取能力有限等。而当前,不少银行公司业务、同业业务风险处于快速暴露期,影响全行整体盈利水平。这时更应坚定转型决心,保持战略定力,不为一时的数字而动摇。在推动金融科技方面,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蔡东的观点富有建设性。他认为,发展科技驱动的智慧金融,要把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放到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和支持上去,坚持用智慧化的手段,让金融更加适应经济的规律,让服务更加贴近实体的需要;同时,要牢牢抓住数据这一核心,练好转型赋能的内功,在最恰当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把最适合的服务最安全地送到客户身边。遵循这些原则,银行业拥抱科技的努力才能实实在在转化为效益,进而显现在盈利数据中。
把握改革与政策赋予的“银行机遇”
今年以来,政策层面针对银行业频频亮出“大动作”。一方面,资管、理财新规深入实施,监管政策趋严,对房地产融资也日益收紧;另一方面,伴随LPR形成机制的完善,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些重大政策调整和改革,对于“舒适区”中的银行业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银行业应当对变化保持敏感,及时动作,把握住政策与改革赋予的“银行机遇”。
资管新规给银行理财业务带来了转型压力,实际上也为银行指明了资管业务的转型方向。理财子公司是这场转型的重要抓手。理财子公司的早期发展涉及到处理存量、寻找增量突破口的问题。具体该如何处置存量、挖掘增量?中国建设银行新任行长刘桂平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的表态颇具代表性。他提出,成立理财子公司是积极响应监管理财新规的行动,建行的资管业务要做“加减法”:“加法”体现在通过理财子公司努力构建“大资管”体系;在“减法”上,建行将要按照监管的要求来处理好过去的存量理财业务相关问题,有序、健康地推进理财子公司的良性发展。
刘桂平所述的“建行思路”,适用于多数银行的资管业务转型。审慎、有序,始终是银行资管业务转型的应有步调。比方说,在处理存量理财业务中,非标回表势必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各家银行需要努力平衡好其中的关系。监管层也一直努力将新生的理财子公司推上稳健安全、蹄疾步稳的发展轨道。中国银保监会不久前就《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这份办法意图通过净资本管理约束,引导理财子公司树立审慎经营理念,避免业务盲目扩张,确保同类资管机构公平竞争,防范监管套利,促进资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更重要的是,理财子公司所引领的银行资管业务转型,也能促进资本市场为实体经济“输血”。董希淼认为,这份办法在计算时,将理财资金投资股票所对应的风险资本的风险系数设置为零,这有助于培育理财子公司权益资产投资能力,发展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引导理财资金以规范的形式投资股票市场,给股票市场带来长期稳定的增量资金。
对于LPR改革,银行业更应深入研究,精确领悟改革的思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许多银行还存在“重业务、轻研究”的状况——业务开拓能力强,但缺乏专业研究队伍。这导致重大改革出台时,一些银行对政策意图把握得不够到位,反应便慢了半拍。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张克秋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一语道破LPR改革带给银行的挑战。他认为,LPR给银行带来一个更大的挑战是定价能力建设,银行需建设内部的FTP收益率曲线,考虑银行利率账户风险。
LPR改革给予银行的当然不止压力,更有机遇。但在短期内,LPR的运用可能缩小银行利差,银行必须提高内部定价能力和风险定价能力。定价能力的建设是相当专业的工作,需要研究的先导与支撑。因此,董希淼建议,银行业应基于长期战略,成立研究院等专门机构,加大研究的人财物投入,提高战略规划和经营决策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应当深入研究LPR新机制的影响,调整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加强利率风险管理;完善风险定价体系建设,提升风险定价能力,夯实应对内外部变化的基础和能力。
此外,监管层收紧房地产融资,这在客观上给了银行转型与求变的动力。在房地产之外,银行业应更支持制造业,更加注重支持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及制造业转型升级。同时,应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三农”等重点领域、以及绿色普惠等“与未来相约”的领域,并通过对房地产业务的盘整,支持房地产市场长效调控机制早日成型。正如建行副行长纪志宏所表示的,将进一步强化房地产开发贷款企业准入标准,对企业的资质、资产负债率、净资产会有严格的标准要求,严格落实监管政策,加强资金用途等方面监管,确保房地产开发贷款合规发展。
智慧金融的“下半场”值得期待
穿透短期,越过中期,放眼长期,“科技+金融”是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不二选择。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开放银行……“智慧金融”这个概念,可以很好地收纳、理顺上述纷繁的名词。银行业发展智慧金融的“下半场”值得期待。
通过对智慧金融发展历程的回溯,我们能够廓清“智慧银行”的全貌:信息技术的进步使银行业发展日新月异,而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加速科技与金融的融合,银行金融服务变得日渐“智慧化”。这便是智慧金融的由来。
智慧金融描绘出的蓝图令人憧憬,但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行。一些业内专家对智慧金融的发展提出了“逆耳忠言”。中信银行原行长朱小黄认为,智慧金融不能悬在大数据的空中,要抓住数据的本质。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屠光绍则认为,中国目前缺乏金融科技人才,需要精确量化各领域人才的需求量,金融科技人才的培养也需要多方努力。而农行副行长蔡东提出,金融无论怎么智慧,都改变不了银行金融服务是经营风险的本质,所以必须始终尊重金融自身的内在规律和运行逻辑,始终把提升风险管理的能力摆在创新首位,要知敬畏,守规则,并牢记服务实体的初心。
数据为基、人才为本、敬畏风险、实体是根,把这些关键词汇聚起来,我们就能看清智慧金融未来的发展正途:以科技为“器”,而绝不被科技反噬,始终守住风险底线,并扎根实体经济,用新技术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沿着这条路径走下去,银行业拥抱智慧金融的“下半场”将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