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从4800万到近7亿,澳银资本数十倍回报背后
摘要 “我们觉得十年还是太短了,很多事情应该看的更长远一些。”澳银资本董事长熊钢接受投中网采访时表示。澳银资本2009年正式成立,到2019年是第一个完整的十年。按中国的传统逢十必要庆祝一番,但熊钢表示,澳银资本这十年“主要是在学习”,可能到十五年、二十年的时候,有了阶段性成果,再来庆祝不迟。熊钢这一表态
“我们觉得十年还是太短了,很多事情应该看的更长远一些。”澳银资本董事长熊钢接受投中网采访时表示。澳银资本2009年正式成立,到2019年是第一个完整的十年。按中国的传统逢十必要庆祝一番,但熊钢表示,澳银资本这十年“主要是在学习”,可能到十五年、二十年的时候,有了阶段性成果,再来庆祝不迟。
熊钢这一表态多少有些自谦。澳银资本在成立的第十个年头交出的答卷是相当令人满意的,管理的六只核心基金取得了相当不错的业绩。成立于2013年的北京华澳龙沣基金,基金整体IRR高达39.11%。澳银资本托管基金投资项目IPO率平均达25%以上,有效退出率80%以上。其中,注册于深圳市南山区的“深圳市华澳创业投资基金”目前项目退出率超过85%,IPO率37.5%,基金收益回报倍数达4倍。澳银资本入选了刚发布不久的投中2018年度中国最佳创业投资机构TOP100。
2018年,在募资难最严重的时候,澳银资本募集了3亿元的天使基金,保持着一年一期基金的募资节奏。
在众多中国本土创投机构中,澳银资本的背景、发展轨迹都有些不同寻常,是一家“非典型”的中国本土创投。如果考察澳银资本的渊源,会发现它最先是美元基金、母基金,然后才进入人民币直投基金的领域。在澳银资本管理的各期基金中,熊钢为首的GP团队都有很高比例的出资,出资比例可高达三分之一。类似的创投机构,在中国恐怕很难找出第二家来。
从4800万到近7亿 八年十倍以上回报
澳银资本的主要创始团队,是中国最早的一批风险投资人。熊钢本人、澳银资本董事孙集平等人都有近二十年的创业投资经验。作为“老投资人”,熊钢非常强调投资的长远价值。在投中网的采访中,熊钢数次引用一句名言——“做时间的朋友”。
实际上,熊钢二十年的投资经历中受时间的“恩惠”良多。熊钢最早进入风险投资行业,是打理家族财富。当年熊钢以4800万美元的初始资本与市场上成熟的家族基金合作投资,经过二十余年的滚动投资,这笔投资的市值已经增值到了7亿美元。
熊钢希望在澳银资本也打造一个滚动复利的机制。通过保持稳定的募资节奏,即大约一年一只新基金,从而使得退出也每年相对稳定,用基金的周期错配,熨平创业投资固有的波动性。熊钢认为,这要求澳银资本把握好自身的投资能力,量力而行,匹配最优的管理规模;同时LP也应该跟进每一期基金,投资过四五期基金之后,就可以实现本金的滚动复利投资。熊钢表示,澳银有希望在未来五年左右实现第一轮循环。
关于时间的威力,另一个更引入注目的例子是,澳银资本在2011年投资的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新产业生物),目前来看可以带来数十倍、乃至上百倍的回报。
新产业生物一家从事研发、生产、销售”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的企业,澳银资本是新产业生物的A轮投资者。当时,新产业生物的年净利润仅有2000余万元,到2017年申请上市,净利润已经增长至7亿元。目前新产业生物已经通过发审会审核,仍未挂牌上市。虽然仍未揭晓最终答案,但考虑到仅净利润就增长了近40倍,澳银资本的回报将会非常可观。“我们预计这个项目可以带来相当于整只基金四五倍的回报。”熊钢表示。
这样的回报倍数在医疗健康领域是非常罕见的。实际上这也是澳银资本首期基金最后未退出的项目了,在此前该期基金早已收回全部本金,并实现了70%的退出率。
科创板导致估值“前低后高”
“因为科创板,大家都往后期走,早期项目估值下调非常明显,有的甚至能下调一半。”澳银资本董事长熊钢向投中网表示。
科创板推出之后一级市场的热情也被点燃,久旱逢甘霖的人民币基金们,期待在这一据说堪比创业板的历史性机遇中大赚一笔。但澳银资本却反其道而行之,看到了逆流而上的机会。实际上熊钢过去几年,在不同场合都谈到了一级市场严重的估值虚高,尤其在澳银资本布局最重的医疗健康领域估值泡沫非常大,投资失去了安全边际。而科创板的到来反而促使早期项目估值下调,出现了新的投资机会。
澳银资本十年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积淀,对市场有自己的看法。熊钢表示,热点只是一时的,机会永远都有。在不久前的“第13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上,熊钢谈到科创板的影响时,总结了一句话:“优胜劣汰,强化创投行业的洗牌”。
那么要如何在这一场优胜劣汰中存活?熊钢总结了澳银的策略:
1、早期发现、提前布局,风险干预,有效配置;
2、技术壁垒是门槛,商业壁垒是基础,高成长是核心;
3、要发现概率上的错配,即预期错配的投资机会;
4、挖掘技术实现力和商业组织力都具备的核心团队;
5、坚持以收入成长性为估值的核心原则。
(文/陶辉东 来源/投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