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晨财智肖冰:三五年后估值体系大概率重塑 平稳上市将亏钱
摘要 2019年4月17-19日,由投中网、投中信息主办,投中资本协办的“第13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在上海外滩W酒店举办。本次会议主题为“看多中国”,来自国内外上百家私募股权机构汇聚一堂,对当前行业热门话题展开讨论。在此次峰会上,达晨财智总裁肖冰就“迎接科技创富新时代”主题进行了精彩分享。他表示,今
2019年4月17-19日,由投中网、投中信息主办,投中资本协办的“第13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在上海外滩W酒店举办。本次会议主题为“看多中国”,来自国内外上百家私募股权机构汇聚一堂,对当前行业热门话题展开讨论。
在此次峰会上,达晨财智总裁肖冰就“迎接科技创富新时代”主题进行了精彩分享。他表示,今年资本市场最大的变化是科创板的推出,这一变化将会吸引更多的科研人才投入到创业的大潮里,也会引导投资机构把更多的子弹投向科技创新的赛道。
以下为肖冰在“第13届中国投资年会”的精彩演讲实录,投中网整理。
很高兴来到投中的年会,今年的主题是“看多中国”,我觉得私募股权行业的人永远在看多中国。我们只能看多,不能看空,因为我们不是对冲基金,否则的话你就不能在中国做这么长线的投资了。但是中国市场有一些变化,主要受政策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具体操作的时候我们要关注政策的变化。
那么目前资本市场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今年最大的变化应该是科创板的推出,超出了我们想像的速度。并且第一批挂牌的时间看起来比我们想像得早,可能6月底第一批科创板公司挂牌。科创板的推出,会对中国的创业、创投有怎样的影响?我想可能是值得我们大家特别思考的。
会有更多的科研人才投入到创业的大潮里
我觉得会有更多的科研人才投入到创业的大潮里,那么我们团队里面未来的核心力量应该是技术人员,技术会在创造价值里面占主导作用,所以他们会分享到价值的大部分。我们以前看到的团队,包括历史上投过的大部分的公司,最占主导作用的那个人不一定是核心的技术人员,往往是一个市场人员。以前很多人创业公司创始人的履历,往往是在一个大公司做销售的,出来创业。因为销售的作用往往比技术的作用更大。为什么?因为我们以前很多的企业,包括历史上成功的企业,技术并未占据主导作用,他们的产品往往是同质化的产品,并未有特别明显的竞争力,所以要靠很强大的销售能力。另外很多企业的技术来源,往往是靠山寨和抄,不太注重知识产权,在那个年代的创业人员里面,更多的是销售能力很强的人占据主导作用,可能还有财务人员,而技术往往放在次要的位置。但是这个时代过去了,大家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技术的力量越来越成为主导。
给大家分享一个最近对我冲击较大的案例。几周年,在香港联交所我参与了一个敲锣的仪式,我们所投的公司在联交所挂牌上市。当时同时上市的是两家公司,一个是俞敏洪老师的公司,新东方在线,两家公司同时挂牌。我们公司当天挂牌涨了50%,我们想是不是定价低了,我们发行可能是50、60亿的市值,最后80多亿。俞老师的是跌破了发行价,比较明显。
为什么提到这一案例?给我震撼的是我们这家所投企业是收入为零的公司,全是一帮科学家,就是实验室处于研发阶段的,一帮资深科学家创业的公司。市值给到80亿港币,所以受到市场非常大的追捧,二级市场一直在涨。它是做生物疫苗的公司,还没有产品、还谈不上销售。我们的投资也是一个特别非典型的人民币基金的投资,之前的投资都是美元基金投,后来我们尝试性地参与下这类投资,投资处于非常前沿的领域,还在临床阶段不知道什么时候出产品,我们投的时候估值已经不低了,十几亿了。
没有产品的公司,十几亿的估值对我们是挑战,但是我们想尝试性地学习一下。看着是五年、十年的市场,但是港交所的规则变了,允许未盈利的生物制药公司上市。当时看到那个场景给我非常强的冲击力,这么一帮书生气的科学家,我们都是怀疑他们能否成功的,但是居然成功了,有这样一个好的事业平台给到他们,他们会鼓舞着他们的平台,他们的师兄弟也会创立这样的公司。
科创板也是借鉴了这样的公司,我们允许未盈利的公司上市,也允许没有收入的公司上市。科创板一共有5套标准,那会不会在中国大陆也会有大量这样的公司上市?我们的创业板会不会修改规则,也允许大量这样的公司上市?那对中国大陆的创业会出现什么样深刻的变化呢?这个是我参加完那次敲锣以后非常深的体会,我就觉得未来技术人员可能在团队的作用更加明显,他们会越来越分享更多的价值。
大股东是他们。因为销售靠硬碰硬的产品,销售是靠产品去推动的,那么财务人员的融资能力也不需要很强,因为这样的企业冒出来,很多技术大佬出来都会被我们追捧,被很多同行追捧投进去,所以这样的财富效应会吸引更加多的以前在实验室的那些人出来,做产业化、做创业的尝试,也会鼓励我们的年轻人更多去学技术、学理工科,更多毕业以后愿意选择做研究。另外,中国很长时间里面往往优秀的年轻人会去读金融和财务,各省的状元不会选择学技术,因为学技术大家觉得没有很大的前景,未来可能这会发生变化。有一段时间,在我们小时候,我们说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后来没人说了,好的都去读金融、财务。那么是否会反过来,我们下一代更愿意学技术,学数学、物理、化学了?我觉得很有可能改变这个局面。以上是我的一点体会。
科创板是否会成功?回答是肯定的
再给大家分享我们现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可能也是所有行业的人都在思考的问题。就是科创板会不会成功?这个大家可能还是在疑问。还有注册制是否会成功?因为科创板是注册制基础上的科创板,是这样提出来的。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应对科创板,如何应对未来的注册制?我们说这个事情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迎接这样的挑战?就这几个问题再跟大家分享我的看法。
首先科创板是否会成功?回答是肯定的,科创板肯定会成功。为什么?因为科创板给到上交所和深交所不对称的竞争,现在好的有技术含量的公司报科创板,因为这边的发行价是不限制的,那边是限制的。这边是未盈利的可以上,而那边不能上。这边是时间非常确定,那边是非常不确定,你说好企业选择在哪里报?在这几个月,肯定好的公司,高市盈率的公司都报科创板,在深交所改革之前,不缺高质量的项目上科创板。所以第一批的科创板和前几批的科创板,肯定选出一批比较好的公司出来挂牌上市。这就意味着科创板成功了,所以成功是无悬念了,因为给了它很多的政策红利。中国的改革推出来,都会有一段时间的政策红利,上交所就享受到了,所以科创板肯定是会成功的。
第二个问题是注册制是否会成功?这是我们更关心的问题。如果注册制不成功,它不是注册制基础上的科创板,意义并没有那么大,只是每年多了一个上市的通道,每年多几十家、上百家的公司,意义还没有那么大。那注册制是否能够成功?这个问题值得观察。很大的可能是开始肯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注册制,肯定是要经过反复的过程以后,我觉得才会朝着注册制方向走,中间会有曲折的变化,大的概率是这样的。但是注册制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的趋势,大家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问题。现在所有人都意识到,注册制是中国资本市场走向成熟的必不可少的要过的一道槛。所以我们对注册制的未来还是抱有期望的。
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如何应对?
科创板如果出来,注册制也推了,我们怎样调整投资策略?如何应对?
首先科创板的变化会引导我们更多地投向科技创新,我们把更多的子弹投入科技创新的赛道里面。我说的是人民币基金,会更愿意和更有勇气投前瞻性的业务。这是很大的一个变化。
怎样投这样的公司?我们内部也在说和科学家交朋友,每个人都和科学家交朋友。既然投这些技术,你要和技术大拿做朋友,和了解前沿技术的人做沟通。我们招什么样的人?我们基本上不招学金融的人,不招学财务的人,我们基本上都是招技术背景的,有产业背景的,甚至是原来就是做研发的人,加入到投资团队里面。这样你才能真正理解和投到那些真正前沿的技术里面,这个是我们必须要经历的团队的调整和变化。所以变化是更多地投技术,招更多的技术人员加入到团队,这是我们投资上要做的改变。
大家既然意识到注册制是趋势,那么真正实现注册制以后,中国的资本市场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就是估值体系会发生变化,A股港股化和A股美股化的趋势,肯定是不可逆转的。那么传统人民币基金、二级市场套利的空间就完全没有了,那投什么样的项目才能保证基金持续高回报呢?这对我们投资的质量、投资的标准会形成很大的挑战。
我们过往投一个相对平庸、传统的公司,一上市基本上都会赚不少钱,为什么?因为这个公司卖壳都能卖20亿,变成一个壳,公司不行了也能卖20亿,那我投资估值三、五亿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对投资的质量,大家并没有要求那么高,只要能上市就行。未来,我们不会把什么时候上市作为考量点,不把什么时候报材料、什么时候上市作为你投资判断的一个因素,而是你所有的出发点都要以第一性的原理看,它是不是好项目,能否成长为大公司和大市值的公司。如果未来是一个小市值的公司,你很有可能没有流动性,很有可能估值很低,哪怕上市也赚不到钱。
去年海外上市的公司,超过一半是跌破了最后一轮的入股价,Pre—IPO的投资商业模式可能等到那时就不存在了。所以这对人民币基金是有很大的考验的,因为我们的投资能力、专业水平、行业研究能力根本达不到这样的变化。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我们肯定措手不及,因为我们的资产没有流动性,我们今天的投资是为了三、五年后的退出,三、五年后相信中国的资本市场大概率是注册制,大概率的散户退出市场,大概率的估值体系,你今年投的项目,未来平稳地上市,可能会亏钱。
我就说这么多,仅仅是一些思考。最近来上海非常多,因为上交所紧锣密鼓地工作,我们不少被投项目也报了科创板,希望科创板里面有更多达晨的身影。谢谢大家!(文/刘磊 来源/投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