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周期调节力度持续加大 多因素支持金融数据向好
摘要 央行10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27万亿元,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多2550亿元和1383亿元。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19.04万亿元,同比增长10.8%。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69万亿元,同比多增3069亿元。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95.23万亿元,同
央行10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27万亿元,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多2550亿元和1383亿元。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19.04万亿元,同比增长10.8%。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69万亿元,同比多增3069亿元。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95.23万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0.1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9月份,金融数据普遍高于市场预期。星石投资首席执行官杨玲分析认为,金融数据已经连续两个月改善,说明之前央行的降准以及一系列引导实体融资利率下降的举措开始在企业的融资端展现效果。
“逆周期政策的加力,叠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使得经济主体扭转之前预期,市场信心继续提升。未来,随着逆周期政策效果的继续显现和需求的不断提振,信贷增速将大概率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义举表示。
多因素支撑社融超预期增长
业内专家认为,9月份,社会融资规模超预期增长,为表内信贷、企业债券融资和表外融资共同贡献。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认为,9月份,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大幅上升,主因是人民币贷款显著多增。此外,政信类及消费金融信托在很大程度上对冲了房地产信托收缩带来的冲击。
不过,9月份,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进入尾声,当月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融资规模以及企业债券融资都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后者主要体现出季节性影响。
“2018年同期,为在10月底前完成专项债发行,9月份成为全年专项债发行最高峰,形成了较高基数。与此同时,今年地方债发行前置,前8个月已有多地提前完成全年发行任务,因而9月份发行放缓。两方面原因导致9月份专项债融资支撑减弱。” 民生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袁雅珵进一步解释。
光大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分析认为,考虑到今年四季度很有可能提前发行2020年部分额度以及去年四季度的低基数效应,地方专项债后续有望对社融增长形成一定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起,央行进一步完善社会融资规模中的“企业债券”统计,将“交易所企业资产支持证券”纳入“企业债券”指标。这是自去年9月份央行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以来,再次调整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口径。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说:“由于历史数据回溯至2017年,数据的连续性保持,存量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所反映的信用端融资需求趋势基本不受影响。”
袁雅珵认为,央行自9月起将“交易所企业资产支持证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中的“企业债券”统计,以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方法,也对9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形成小幅正向提升。
政策驱动信贷结构明显改善
在王一峰看来,9月份人民币信贷增长超预期,既有季节性因素带来的影响,也与政策驱动引导投融资需求良性循环明显有关。
从三季度开始,中央政治局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以及央行会议多次强调,要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更好地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发展。在政策驱动方面,央行采取了“全面降准+定向降准”的组合工具,释放长期资金,并将制造业、房地产信贷投放纳入MPA考核,从存量占比、增量占比等方面进行要求。此外,财政部门允许地方政府将符合相关条件发行的地方债作为项目资本金,并在四季度提前下达2020年地方专项债额度。
袁雅珵表示,9月份,企业贷款的好转超出季末银行集中投放的季节效应,应主要受益于逆周期调控政策发力支撑。一方面,全面降准于9月份落地;另一方面,三季度以来稳增长权重再次上升,中央要求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和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促进了相关领域信贷融资扩张。
“通过政策的外生变量驱动,形成了投融资需求的循环,这是9月份信贷超预期增长的重要原因。”王一峰认为,四季度,稳增长的动力很可能源自于信用对于投资的支持。
信贷和社融数据有望持续向好
“9月份信贷社融总量和结构均向好,这是逆周期调节发力的结果。” 民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解释称,一是政策有推动,9月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大力度做好“六稳”工作,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二是资金有支持,9月16日起,央行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资金约8000亿元;三是10月8日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换锚”LPR,“换锚”前银行有抢先放贷的动机。
自央行8月17日推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1年期LPR已下降10个基点,从4.30%降低至4.20%,有力地促进了短期贷款放量;5年期以上的LPR维持4.85%不变。利率市场化有助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
解运亮认为,本次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总量和结构均向好,显示政策效果已经开始显现。降低融资成本要通过改革的方法,现在市场利率水平较去年已经有所下降,更多的是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来降低利率,之后改革效果会逐步体现。
“9月份金融数据全面改善,体现了8月份国务院金融委强调‘加大逆周期政策调节力度’的具体效果。”展望未来,王青预计,目前加大货币政策传导力度、定向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目标已经明显,针对制造业、民营及小微企业的定向滴灌政策还会持续发力,后期M2、社会融资规模和信贷增速有望出现趋势性回升。
王青进一步分析称,为避免“大水漫灌”,未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还会持续发力,主要目标是对民营、小微企业等经济薄弱环节提供“定向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