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鸿基金20亿爆雷!投资者该何去何从?
摘要 一个20亿的大雷今天有投资者给厂长爆了个料,说是轩鸿集团20亿的地产私募基金雷了!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厂长刚在上周的文章《巨震,一个三万亿市场的归零》里和大家谈过下半年“地产缺血”,由此会给诸多中小房企带来巨额压力的问题,没想到立马就有私募基金“现身说法”,呼应我上周的“乌鸦嘴”。。。咳咳,调侃归调侃
一个20亿的大雷
今天有投资者给厂长爆了个料,说是轩鸿集团20亿的地产私募基金雷了!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厂长刚在上周的文章《巨震,一个三万亿市场的归零》里和大家谈过下半年“地产缺血”,由此会给诸多中小房企带来巨额压力的问题,没想到立马就有私募基金“现身说法”,呼应我上周的“乌鸦嘴”。。。
咳咳,调侃归调侃,厂长仔细看了下相关材料,发现我是“想当然”了——相关产品早在今年五月就被爆出兑付逾期,而且爆雷的真相,似乎与地产项目本身的干系不大。
事情是这样的:
两个月前,有投资者反映轩鸿集团旗下产品出现逾期,具体数额在20亿左右。而根据知情人士的透露,轩鸿集团18年的总募资额也就只有23亿。
更要命的是,与此同时,网上还传出了集团实控人肖建海失联的消息。
所谓一石惊起千层浪,“一夜之间”,就有400多名投资者毅然投身踩雷大军。。。与之相比,集团方面的回应倒是有些姗姗来迟。
今年6月4日,其公司公众号(轩鸿集团)发布了一则《致所有朋友的一封信》,其著名正是传言失联的肖建海。
在具体内容里,肖建海承认了“部分产品逾期无法按时兑付”的事实,并宣称“公司现有资产能够完全覆盖投资者本金,保证投资者全额兑付”。
而在随后的时间里,该公众平台也陆续更新了两期处置情况简报及与投资者代表的会议记录,不过相关的情况说明只坚持到了6月14日,至此之后再无后文。
截至最新消息,在上周五(7月12日),轩鸿方面刚开过一次投资人见面会,双方起草了资产移交、投资款兑付的框架协议。。。不过肖建海也说了,集团账面上已经“没有流动性”(当初安慰大家时的“3亿建行资金”说没就没),他现在计划在七月底前卖掉自己的一套住房,以解燃眉之急。
话是这么说的,但投资者的反馈却并非如此——“肖建海每次承诺的都落空了,说好的房产、商铺变现都没有付诸行动,而是一拖再拖”。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轩鸿基金究竟是何方神圣?相关产品的无法兑付,究竟是金融环境的锅,还是其“别有用心”的结果?
疑云重重的地产基金
说起这位被传失联的董事长肖建海,其实是个年轻有为的“85后”。
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肖建海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金融专业,目前还在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读EMBA。14年曾于“第三届中国财经峰会”荣获“年度中国商业影响力人物”,16年又因为“热心公益”,荣获“鹏城慈善捐赠个人银奖”。
在资本版图领域,肖建海的“脉络”还算干净,现担任法人的公司有6家,直接控股的也只有4家。
从公开信息中可见,这位肖总在二十一岁的时候,就早早创办了轩鸿集团的前身——“轩鸿置业”,当时做的是房地产项目的并购收购和升级改造,也就是倒腾楼改、赚中间价。
而因为入场时间完美,及市场相关业务的空缺,轩鸿发展较快,在此后的十二年里成功把触手从物业并购、酒店延伸到了万千资本的归宿——金融业。根据公司自己的宣传资料,其私募基金的管理资金规模已经超过了100亿。
就产品种类而言,毕竟在地产江湖浸淫了十二年,其理财产品的布局也大多以地产类项目为主。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轩鸿集团旗下有两家私募公司,一为“轩鸿基金”,成立于14年1月,机构类型为“其他类”;另外一家“轩鸿资本”成立于13年11月,属于证券投资类基金,两家公司的法人均为肖建海。
厂长看了下,这家公司的产品问题还是比较多的。先说最基本的产品备案吧,从下图可见,轩鸿基金在中基协登记的产品仅有5只,其中地产项目的产品只有三只。
而根据投资者的报案书,轩鸿未兑付的理财产品有26只之多,存在非常明显的数据出入。
厂长这里给大家科普一点,私募发的私募产品,未必都是要备案的,它们可以通过“有限合伙型”的形式绕开备案机制。
以下面的这只“深圳坂田高新园物业并购投资基金”为例,这只规模5000万的私募产品,年化收益在11%-12.5%之间,但产品名字却无法在中基协的公示信息里找到。
而在这次爆雷的26只问题产品里,就有23只没有备案。。。说到底,产品不备案,就能为资金的“使用”摆脱限制,为诸多“操作”大开方便之门。虽说备案本身不能保证产品安全,但不做乃至“逃避”备案,其本身的合规风险就不容忽视。
根据投资人爆料,在此次出事的相关产品里,就出现了“底层资产失实,资金投向“去向不明”的问题。
根据投资者给深圳经侦的报案书显示,作为一家出身于地产的私募,轩鸿五年来发了39期赎楼产品,平均规模在8000万元左右,但公司本身却没有与之对应的业务团队;不仅如此,轩鸿产品的底层资产也有虚假编纂之嫌,其宣传材料里的前海公寓、坂田美食城、高档小区、学位房等实物资产,全部宣称无法退出。为此,投资人提出质疑,轩鸿私募产品的部分底层资产是否真实?
根据知情人事爆料,作为一个靠地产起家的金融集团,轩鸿近年来“置业”的兴趣并不大。目前能明确的只有前海世贸的三栋商铺,及22套前海嘉里的商务公寓。
同时,公司的解决方案也不够诚意。虽然不跑路还保兑付,但项目进展极慢。肖总年纪轻轻却深谙太极圆转的真意,很多投资者兴冲冲地折腾一番。。。但力气都打在了虚处,没能逼出对手的真正破绽。
具体来说,肖总计划用自己的资产来垫资,这类资产囊括了商铺、住宅、写字楼、棚改项目,总价值在5.3亿左右,表面上可以稍解燃眉之急,但在方式方法上有些“异想天开”。他居然想让投资者自己“成立一个公司”,来代持其提供的资产。。。在得到众人的一致否决后,又退而求其次,企图让那些余钱较多的“冤大头”把房产买下来,以得到大笔现金缓冲。
总而言之,大会小会开了不少,却愣是没有得出个切实的兑付方案。真不知道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究竟是有关方殚精竭虑的尝试之举,还是转嫁矛盾的缓兵之计。
地产类产品还能投吗?
很明显,至少在轩鸿的烂摊子上,宏观大环境是不用背锅的——但就像去年的资本寒冬一样,即便操作合乎规定,管理人也“并无异心”,但还是不能给整体环境带来的“余震”兜底。
说起来,今年“上头”对房地产的“关照”,还着实不少。
比如“10家地产信托被叫去喝茶”一事,在厂长上周发文的隔天,光大就带头搞了个“余额管理”的大新闻,一时之间人心惶惶:
而在此之前,“23”号文早已对地产融资“出手”。。。我们暂且不去理会那些实际影响的逻辑关系,但就一则文件、一次谈话的“精神”来看,“上头”给楼市传达的信息(至少今年内)已经很明确了,甭管是为了贯彻房住不炒的指导思想还是为下半年的通胀做未雨绸缪,下半年总体趋紧的政策论调已然板上钉钉。
在这种大形势下,刀尖起舞未必明智。像很多收益达到40%的地产股权项目,他们的创收核心不在于资产本身的毛利,而是杠杆和快速周转。
其实不管是地产类产品,还是别的私募基金,关键在于我们“投资之前”的防范意识。
像在近年来大大小小的爆雷潮里,厂长就发现个很有趣的现象:在买产品之前,往往“听风就是雨”,客户经理“忽悠”几句就上钩;而在产品“中套”之后,每个人都成了“事后诸葛亮”,连一些专业人士都不知情的猛料都能被扒出来。
大家其实不是不懂、不能、不会,而是“不急”。其实风控”不该在上车之后再亡羊补牢,而是在上车之前就要做好足够的调研和准备。
对于地产项目的问题,厂长在之前文章讲过多次了,这里再多说几句基金公司“风控措施”的问题。
具体来讲,地产产品的风控措施有那么几种:抵押、担保及拥有公司控制权。
在此之中,“抵押”指标最为有用。一般来讲,在同等不动产抵押的情况下,抵押率越低越好,当然你还得结合相关城市的区域性风险,总体来讲一二线强于三四线;另外,有“强制执行公证”的抵押物可作优先考虑。
在担保这块,厂长印象里往往属于“噱头大于实质”,一旦“东窗事发”,要么“大难临头各自飞”、要么“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尤其是开口闭口“无限制担保”的,这年头,从一只产品爆类发现集团整体流动性危机的还少吗?
至于那个“拥有项目公司实控权”,也是象征意义更强的鸡肋一块。项目公司雷了,你有实控权又能如何?靠自己的“经营”扶大厦于将倾?当然,有了参股、实控权,对处置项目资产还是有利的,但总体上只能说是聊胜于无。
说了这么多,实际上还是那句话,对于自己不了解、不确定、本身信披又不够的而产品,敬而远之总要比亲手试错要妥当得多。
像现在的产品爆雷“路数”,就算老板承诺不跑,但往往资产会被“转移一空”,取证太久又自诉无门,留给投资者的,基本都是动辄几十期的“死缓”。而在漫漫长夜下,一旦你磨不住了,保不定会跳出个备用方案让你割肉放血。。。这其中的时间成本不提,整天提心吊胆的心理压力更是无从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