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礼:坚守保险初心加大对外开放 迈向高质量发展
摘要 经过从保险小国到大国,现在摆在眼前的问题是怎么样把保险业做强。近日,中国保险百年热点对话暨复旦大学保险教育百年论坛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举行。众多保险、金融领域学界和业界人员及同业监管人员齐聚,聚焦金融市场现状和金融监管新挑战,本次论坛以“回望百年历史、展望百年未来”为主题,回顾中国保险业跌宕起伏、波澜壮
经过从保险小国到大国,现在摆在眼前的问题是怎么样把保险业做强。
近日,中国保险百年热点对话暨复旦大学保险教育百年论坛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举行。众多保险、金融领域学界和业界人员及同业监管人员齐聚,聚焦金融市场现状和金融监管新挑战,本次论坛以“回望百年历史、展望百年未来”为主题,回顾中国保险业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为中国保险业的改革开放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保险业的重要时间节点。一百年来,保险业发展波折勇进,革故鼎新;保险教育匡时济世,吐故纳新,二者共同谱写了中国保险业由弱到强、由少变多、与时俱进的华章壮曲。
在会上,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感叹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伴随着中国保险事业发展,我国保险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亦日渐成熟。以复旦大学为代表的一批高等院校,早在百年前就开始探索保险人才培养的体系,为新时代下保险教育如何实现与时俱进、全面发展树立了标杆。
他表示,保险业实现的跨越有目共睹。他分享了一组数据:截至2018年底,中国保险机构数量达235家,保费收入和资产规模分别为3.8万亿元、18.33万亿元,保险密度2724元/人,保险深度4.22%。保险市场规模全球排名升至第二位,在世界500强中有7家中国内地的保险公司,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新兴保险市场大国。
经过从保险小国到大国,现在摆在眼前的问题是怎么样把保险业做强。周延礼认为,下一步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
回顾百年中国保险,有两点值得铭记:一是始终坚守行业初心;二是持续扩大对外开放。
何为保险业初心?周延礼认为是为老百姓(603883,诊股)提供保障,为经济安全、社会安全、老百姓衣食住行的安全提供保障。
保障是保险业区别于其他行业的根本特征,是保险的本质。无论现代社会赋予保险业多少新的时代功能,保障功能都是行业发展的根基。2018年银保监会成立后,为实现保险业高质量发展,银保监会进一步引导保险产品回归保障本质,要求依法合规设计产品,为社会提供更多风险保障,助力保险消费者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依托“提供保障和风险管理”的初心,保险行业才得以保持历久弥新的发展生命力。
另外,保险业是开放力度最早、开放步伐最快的行业。周延礼称,外开放里程碑的标志是1992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美国友邦保险在上海设立分公司,标志着我国保险市场正式对外开放。2001年12月,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严格履行保险业对外开放承诺,逐步放宽保险经营领域、业务范围、公司组织形式及法定分保要求等,对外开放的广度深度逐渐扩大。特别是在当前新一轮的对外开放中,中国继续放宽境外机构持股限制,保险业开放进程再次提速。
周延礼表示,实行对外开放,是未来发展之路,是中国保险业保持活力的重要途径。
展望未来,周延礼对于中国保险业的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他表示,第一,要继续坚守初心,坚持保险保障的本源;第二,要继续强化创新,提升保险服务水平;第三,要继续加大开放,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以上措施将激发市场活力,因为这是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也是大幅度对外开放的推进。进一步推动保险业对外开放,不仅有利于丰富保险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也有助于我国保险业吸收国际先进管理经验,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保险需求”。
最后,周延礼补充到,要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加大保险行业人才培养。
他表示,作为知识密集型行业,人才对保险业的发展具有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中国保险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现行的保险教育应当顺应时势、改革创新,以满足新形势下行业发展的需要。各类院校应当配合教育部门加强保险学科建设,因地制宜、错层培养不同方向、不同定位的保险人才,同时,高等院校应加快发展保险高等学历教育,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高端人才需求。保险机构要改变过去低门槛、轻素质、重数量的扩张型人才培养战略,重视高端人才储备和员工专业素养培育,提升服务质量,改善保险业形象。在科技加速渗透保险行业的背景下,业界与高校之间应加强人才培养的互动与合作,将科技冲击催生的复合型人才需求传导至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推动科教成果创新、保险课程创新、人才培养导向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