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桥水达里欧:全球央行出手已晚,大萧条来了
摘要 “经济周期正在衰退,我们现在的世界正在走向大萧条。”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里奥(RayDalio)是国内投资圈推崇备至的海外投资大佬,在最新IMF年度会议上,这位对冲基金巨头再次对全球经济大萧条提出了预警。 全球央行出手已晚 达里奥认为,当前经济周期正走向衰退,降息、税
“经济周期正在衰退,我们现在的世界正在走向大萧条。”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里奥(Ray Dalio)是国内投资圈推崇备至的海外投资大佬,在最新IMF年度会议上,这位对冲基金巨头再次对全球经济大萧条提出了预警。
全球央行出手已晚
达里奥认为,当前经济周期正走向衰退,降息、税改等刺激经济的手段正在失效,长期债务不断累积,全球经济处于大幅下行阶段,现在的情况让人联想起上世纪30年代。
达里奥在会议上指出。一般来说,当经济下行时,各国央行能够采取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并拉动市场。但他也表示,央行现在要扭转全球经济放缓已为时过晚,以降息为代表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已经无法提供太多刺激。
在他看来,经济周期尾部通常会经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降息,但现在欧洲、日本都已没有空间,美国降息的空间也有限;
第二阶段是量化宽松,央行大幅买入金融资产、为市场注入资金,但这么做也会加大贫富差距;
全球正经历1930年代以来最大的贫富悬殊,这是尾部第三阶段特征,也会造成政治压力。
“在美国,最富有1%人口所拥有净资产的十分之一,约等于90%底层人口的净资产总和。”——达里奥
虽然在流动性泛滥的全球经济中,发生了很多特别情况,比如降息和减税等措施的动力正在减弱,但达里奥认为,目前看不会导致周期结束时典型的崩溃型事件。
与上世纪30年代类似,全球经济正处在以政治极端为特点的大衰退时期,不断崛起的新力量在挑战传统力量,未来有四类对抗值得关注:贸易、技术、货币和地缘政治。
是个忠实的“中国吹”
达里奥是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桥水成立于1975年。其官网显示,目前桥水基金为约350家机构管理着超过1600亿美元的资产,其客户包括各国央行、主权基金、养老金、大学捐赠基金等。
达里奥曾多次造访中国,在他看来,为了满足多元化投资需求,投资中国很有必要。早在2016年3月,桥水中国就已经获得WFOE资格,落户上海自贸区。
去年6月底,桥水在中国取得外资私募管理人资格,登记公司名为“桥水(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办公地就在外号“瓶起子”的环球金融中心。
在8月底的CNBC《管理亚洲》中,公布了一段对于达里奥的采访,其中提到了很多有关中国的问题。
达里奥认为,对于中国的投资机会将来自其存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体。
“他们有旧经济体,也有新经济体。旧的经济体是国有企业,比如现在价格过高的房地产,这些到现在为止是在中国一直在上行的领域。这些领域负债累累,产能过剩,必须进行重组。这些将是中国最糟糕的部分。但另一方面,它们也可能是非常好的投资领域。我们会看到重组有时候会创造机会,以低廉有吸引力的价格购买资产或投资。”
“新的经济体则有无处不在的创造力。尤其是在像深圳这样的地方,有着富有创意的创业企业,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方面有伟大的想法,并且一直延续到生物技术,金融科技和所有这些由创造力催生的新的前沿领域。”
达里奥认为,这些是非常令人兴奋的领域,有很多资金正在追逐。但同样,从投资方面对其也必须有所警惕。
在他看来,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最好的做法就是考虑如何用一种更加平衡,全方位的方法,创建平衡的投资组合,并在中国持有这样的投资组合,就像在其他领域或地区保持一个平衡的投资组合一样。
分散投资和保持平衡在任何地方创建投资组合都是最重要的事情。中国美国所面临的是竞争,但从许多方面来看,在长时间的竞争中,你不知道谁会成为赢家。但如果查看过往业绩记录,必定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中国是被低估了。
8月初,达里奥曾在领英企业号和视频网站Youtube上发布了其与桥水基金高级组合策略师吉姆·哈斯克尔(Jim Haskel)的对话,其中也大篇幅谈到了中国。
达里奥认为,现在就是进入中国的好时机,中国正在推进改革开放,可以选择早进入也可以选择晚进入,但早进入更好。中国市场股票正在被MSCI指数逐步纳入,此外目前也必须更注重对投资组合的分散化。
达里奥建议全球投资者现在就介入中国。他说,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中国市场还是新事物。新事物总是让人畏惧,但是你必须克服畏惧。
一般来说,人们不愿意尝试新事物,对不熟悉的事情抱有偏见,但介入一个可以帮助你分散投资,并且经济保持增长的市场是聪明的选择。
谈到有关投资中国的风险,达里奥则认为,全球市场都有问题,问题各异。中国有自己的问题,但是整体来看中国的问题并不比其它市场更突出。
在他看来,真正危险的是,在目前的情形下不去分散风险。而要分散风险,就需要进入中国,从这个角度看,不投资中国才非常危险。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基于审慎的态度做出自主决策,风险自担。
文章及图片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