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刚解读金融委第九次会议:中小银行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

来源:经济日报 2019-11-07 15:45:37

摘要
11月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简称“金融委”)召开第九次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深化中小银行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问题,部署金融领域重点工作。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此次会议主要是落实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次会议紧紧围绕如何更好提高金融监管的

11月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简称“金融委”)召开第九次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深化中小银行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问题,部署金融领域重点工作。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此次会议主要是落实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次会议紧紧围绕如何更好提高金融监管的效果、构筑中小银行可持续发展机制展开。在曾刚看来,金融调控、防风险、金融监管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方面。

内控机制是银行防范风险的重要基础

会议指出,要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健全适应中小银行特点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内控体系,从根源上解决中小银行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曾刚认为,中小银行发展的机制体制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在公司治理层面上存在缺陷,这就导致源头层面会有一些风险隐患。公司治理相对应的内控机制是银行防范风险的重要基础,公司治理如果存在重大缺陷,比如大股东的控制等,就有可能把银行当成“提款机”,导致银行出现严重的风险事件。

对小银行而言,从股权管理的规范入手,进一步推动中小银行完善公司治理架构、内控机制,从源头提升风险管控能力,避免重大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构建多元化的资本补充体系

会议指出,当前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优化资本结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曾刚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银行业的资本补充,从长远来看,内源性资本补充是银行资本补充的重要部分,这部分来自银行的利润留存,银行发展质量越好,后续发展能力就会越强。

“短期来看,就中小银行而言,当下更好的支持实体经济,同时提高自身风险抵御能力,这时候还需要外源的资本补充渠道予以支撑,不同类型的资本工具对应不同的资本补充对象。比如,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引入战略投资者或者IPO。”曾刚介绍称,补充其他一级资本,近年来政策上也有推进,比如发行永续债和优先股。

曾刚认为,不同银行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结合自身的能力构建多元化的资本补充体系,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本支撑。

在曾刚看来,在中小银行中,不同类型的银行在资本补充能力方面有所差异。规模偏小的银行、经营状况没有那么好的银行,资本补充渠道会窄一点。对他们而言,提高营业能力,形成以内源性资本补充为主的渠道尤为重要。

中小银行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

会议指出,要注意推广一些中小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改进中小银行的商业模式。

曾刚指出,如何应对市场的竞争挑战,是摆在中小银行面前的重要问题,寻找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提高经营效率,形成差异化发展方向,这是在未来竞争中必要的路径。

曾刚认为,“改进中小银行的商业模式”实际上是抓住了中小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痛点。因为,随着竞争压力加大、利率市场化推进,银行在经营层面上的压力较大。这时候,如果没有良好的商业模式,没有明确的客户定位,没有差异化的发展思路,银行在激烈竞争中很难生存下来。在未来,中小银行寻找适合自己的差异化商业模式,是需要去做的事情。

“没有商业模式,在竞争中落败,就会退出市场,这样很难形成长期可持续稳健发展。”曾刚称。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