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委连续两次会议提到中小银行 传递何种政策思路?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9-11-08 06:33:00

摘要
(原标题:金融委连续两次会议提到中小银行传递何种政策思路?)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融委)11月6日召开第九次会议。会议指出,要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健全适应中小银行特点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内控体系,从根源上解决中小银行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会议提到,当前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优化资本

(原标题:金融委连续两次会议提到中小银行 传递何种政策思路?)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融委)11月6日召开第九次会议。会议指出,要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健全适应中小银行特点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内控体系,从根源上解决中小银行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会议提到,当前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优化资本结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这并非金融委首次提到这一问题。9月27日召开的金融委第八次会议也提到,重点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将资本补充与改进公司治理、完善内部管理结合起来,有效引导中小银行下沉重心、服务当地,支持民营和中小微企业。

连续两次会议都提到重点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以及中小银行的公司治理问题,这是为什么?传递着什么样的政策思路?

当下聚焦中小银行问题有必要性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聚焦中小银行问题,有深刻的背景。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从宏观需要上看,补充资本有助于中小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从行业需要上看,补充资本有助于中小银行抵御风险,实现自身发展长期可持续。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下行压力有所增加,需要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三农”、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活力,中小银行具有本地信息优势和决策链条短的管理优势,是服务上述领域、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力量。支持实体经济离不开资本。然而,近两年银行对小微企业等高风险贷款增加,严监管要求银行表外资产回表,资本考核强化,对银行资本补充提出更多新的要求。

在公司治理方面,天风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说,此前部分中小银行出现的风险事件,多与公司治理有关系,存在治理水平较差、公司制度不完善、关联融资等问题。

完善中小银行的公司治理,其实是个老话题。银保监会此前公布的《2019年银行机构“巩固治乱象成果促进合规建设”工作要点》中,股权与公司治理就位居首位。

在温彬看来,中小银行目前呈现两极分化态势,少数银行已经出现了信用风险或局部性、结构性流动性风险,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部分中小银行在体制机制、风险防控等方面特色鲜明,战略清晰坚定,执行措施得当,经营效益和品牌价值不断提升。因此,中小银行既要资本补充,更要推广同业先进商业模式,完善公司治理、激励约束等体制机制。

此次金融委会议也指出,要注意推广一些中小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改进中小银行的商业模式。

应建立理性商业模式 走资本集约化道路

按照金融委会议传递的信息,下一阶段,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多渠道补充资本,将是政策层面引导中小银行发展的两个方向。

关于完善公司治理,温彬认为,落实金融委会议精神,要进一步完善中小银行股权结构,减少单一股东占比过高或者大股东投资范围过宽等现象,谨防大股东经营风险对银行造成负面影响。员工持股等激励方式有望在更大范围应用,解决很多银行存在的“内部人控制”等问题。

对于补充资本,实则从去年以来,政策层已经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帮助银行业金融机构缓解资本压力,包括推出永续债、出台优先股新规等。

温彬建议,下一步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的市场环境、配套政策和体制机制要进一步理顺。目前,上市的中小银行较少,外源融资能力受限,部分扎根服务基层、经营业绩较好的中小银行将加快上市步伐。

在二级资本发行方面,曾刚建议,未来需要政策适度支持,包括动用增信机制,平抑市场情绪,矫正不理性调整,降低中小银行资本发行的风险溢价,帮助其在二级市场发行更加顺畅。

中小银行健全公司治理结构与补充资本之间,实则互为关联。廖志明认为,加快中小银行上市进程,一方面可以弥补目前中小银行核心一级资本补充渠道较为匮乏的现状;另一方面,上市也是不断提高公司治理的过程,让信息披露更为健全、股权结构更为优化。

曾刚认为,中小银行提高公司治理效率,让风险更为可控、商业模式更加理性,是解决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问题的治本之措。在理性的商业模式下,银行的资本补充能力、盈利能力和规模扩张的意愿互相匹配,而非长期依靠外源性融资发展。

“很多中小银行过往的发展路径和模式不清晰,商业模式粗暴,一味追求规模扩张,但是资本补充没有跟上规模扩张的步伐,这一方面带来资本补充压力很大,另一方面资本的回报率在持续下降。”曾刚分析道,国外很多银行发展到成熟阶段,不再追求规模扩张,而是追求资本回报率。

展望未来,曾刚建议,中小银行要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在规模和质量之间寻找平衡,走资本集约化的发展道路,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和资本回报率。小银行要立足自身实力,做差异化、稳健、有特色的地方金融机构。

廖志明也认为,中小银行要回归本源,降低对同业负债的依赖,专注传统业务和服务当地实体经济,这才是“正道”,是监管引导的方向。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