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金融加速融合发展 香港买保险有望在内地续保理赔
摘要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融合发展的路径进一步清晰。截至目前,187家港澳资金融机构进驻广东,港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在广东所有地级市实现了全覆盖!今年,粤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范区落户珠海横琴,港澳保险内地服务中心也正在推动设立。更让人期待的是,广东探索现代金融科技更广泛的传播和应用,将创新央行数字货币场景运用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融合发展的路径进一步清晰。截至目前,187家港澳资金融机构进驻广东,港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在广东所有地级市实现了全覆盖!今年,粤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范区落户珠海横琴,港澳保险内地服务中心也正在推动设立。更让人期待的是,广东探索现代金融科技更广泛的传播和应用,将创新央行数字货币场景运用……
这是记者从11月24日举行的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上获悉的。该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共同主办,以“金融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邀请60多位来自中央部委和金融业内的重要嘉宾作主旨演讲和专题演讲。专家纷纷认为,金融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接下来还必须大力发展跨境金融、推动供应链金融发展、加快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推动保险合作发展等。
广东赴港上市企业达248家全国最多 推动设立港澳保险内地服务中心
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何晓军介绍说,目前,187家港澳资金融机构进驻广东,港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在广东所有地级市实现了全覆盖,大湾区金融融合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粤澳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率先落地。今年10月,示范区首期在珠海横琴总部大厦正式揭幕。
保险业务融合明显有突破,三地联合制定港珠澳大桥跨境车险制度,粤澳率先在横琴试点相互提供跨境车险服务,并又迅速将该业务扩大到了全省范围。据透露,目前港澳保险内地服务中心也正在推动设立,可为内地居民已购买的香港保险提供续保理赔服务,也可为大湾区工作的港澳居民提供保险服务等。
另外,证券基金业加速融合。广东省内共有10家基金管理公司的19只基金产品在香港证监会批准注册;香港共有11家基金管理公司的43只基金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注册。粤澳合作发展基金已到位资金都落实了投资项目,首家全澳资的QFLP试点企业也通过了中基协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截至9月末,广东省赴港上市企业达248家,居全国第一;广东累计与港澳地区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达14.08万亿元;深港通累计交易金额8.4万亿元人民币,跨境资金整体净流入1518.9亿元人民币,大湾区金融市场的资金环流明显提速。
同时,境内外金融资源加快向大湾区聚集,广东的银行信贷、证券期货、保险市场主要金融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截至10月末,全省本外币存款余额22.6万亿元,同比增长10.3%,比全国高出2.2个百分点;本外币贷款余额16.43万亿元,同比增长15%,比全国高出3.2个百分点,增量占全国的1/8;广东境内上市公司数611家,当年新增27家,其中科创板企业8家;保费收入4678.16亿元,同比增长18.4%,比全国高出6.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广东实现金融业增加值6286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比去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占GDP比重8.1%,提升0.2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11.2%;金融业实现税收收入2521亿元,占全省税收收入的13.6%,比去年同期提升1个百分点。
精彩建言:
1、与国际通行的金融规则要先行先试
(全国港澳研究会会长徐泽)
徐泽在主论坛演讲中表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形成了各具优势的金融发展格局。香港具有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诸多优势,澳门则具有与葡语国家联系的特有优势。借助澳门打造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完全可能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切入点。
徐泽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最大的挑战和机遇都在于差异化的体制机制。要建成国际金融枢纽,首先就要在与国际通行的金融规则问题上要先行先试。
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上,要大胆改革不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完善粤港澳三地在跨境金融服务监管、跨境资金流动监控以及信用信息共享方面的合作机制。
2、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产业三融合的优势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理事长林武)
林武在发表主题演讲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开局良好,但大湾区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和货币区的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9+2”城市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尚未实现互联互通,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还要在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产业三融合的优势、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大湾区交通互联互通等多个方面发力。
3、宋海: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内跨境人民币结算
(全国政协常委、广东省政府原副省长宋海)
宋海表示,首先要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内跨境人民币结算和提高机构设立的便利,推动人民币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内三地及国外跨境大额贸易和投资计价结算的主要货币,并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内香港和澳门的主要储备货币;其次,完善金融业负面清单准入模式,简化金融机构准入方式;再次要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内跨境人民币双向融资业务以及其他资本项目的交易适用人民币结算业务;此外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积极推动所有银行机构为个人办理其他经常项目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并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内银行机构单独或与支付机构合作。
宋海表示,将粤港澳大湾区建成中国的金融创新中心以及全球的金融创新中心,需要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内三地金融合作的纵深发展。并进一步优化粤港澳大湾区内金融信贷投向和创新信贷工具。宋海指出,要加快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三地创新跨境支付平台,在三地推动电子服务标准的统一;简化金融业务的审批手续,在大湾区内积极推进合格金融机构单一通行证制度。
4、加快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王景武)
王景武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工业和服务业门类最齐全的地区之一,具备坚实的产业基础和较高的产业链发展水平。未来的方向是依托产业多元的基础和条件,培育分工协作利益共享的产业价值链。加快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打造具有更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5、港澳保险分支机构在粤自贸区内的准入有望简化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研究局副局长何国锋)
何国锋指出,监管层应从强化制度设计、做好协调落实、推动机构聚集、加强服务支撑四个方面去做好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的文章。
何国锋透露,在保险领域,正在推动港珠澳大桥交强险内地与港澳之间的互认工作,还在研究简化港澳保险分支机构在广东自贸区内的准入事项,由事前审批改为事后备案。
何国锋认为,为了更加有力有序的推动大湾区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双向开放。一方面,按照内外一致的原则,吸引财富管理、不良资产处置、专业保理、消费金融、养老保险、健康保险等专业机构进入内地市场。另一方面,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完善大湾区多层次金融机构布局,推进各类金融机构差异化发展。鼓励港澳保险机构进一步开拓区内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在大湾区设立理财子公司,推动理财业务规范转型。
三是丰富金融产品体系,增强创新发展的动力。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金融机构围绕金融互联互通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推动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建设,丰富绿色金融产品。
继续加强与港澳地区监管合作,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管控,有效防控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防止跨市场风险传染引发连锁反应。
6、加快FT2.0账户落地使用 创新央行数字货币场景运用
(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何晓军)
何晓军认为,就目前而言,“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现状是有一定的体制机制上的约束,但从长远来看,却为跨境资金流动以及区域金融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试验空间。
接下来,广东将探索便利资金跨境投资,支持实体产业高质量发展,将充分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和澳门连接葡语国家的资源优势,加强在资金渠道上的合作,扩大港澳资金通过金融投资进入大湾区内地支持实体产业发展的机会。
“包括继续推进跨境双向人民币贷款、本外币资金池等业务,不断拓宽QFLP、QDLP、深港通和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等跨境合作通道,争取更多的规模和额度,推动广东制造业企业开展境内外并购提质升级;创新手段吸引境外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绿色融资,支持广东企业赴香港、澳门发行绿色企业债券,探索发行绿色市政债券。”何晓军介绍说,同时也希望加快推动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争取通过机构的运作和机制的创新,构建符合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的、长期稳定可持续的跨境投融资模式。
另外,探索以区域金融一体化应对贸易壁垒,积极推动广东与港澳地区支付结算领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FT2.0账户的落地使用。据透露,目前正在用区块链的技术手段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统一的贸易融资平台,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不久的将来会正式呈现。
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广东探索现代金融科技更广泛的传播和应用,创新央行数字货币场景运用,让现代金融科技更好地服务于整个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