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保险业“三位一体”监管评价结果出炉八家险企获评“3A”好学生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 2019-12-04 07:36:00

摘要
编者按:人身险行业近三年保费增长率均值分别为35.75%、20.76%、0.83%,由于2018年监管力促行业转型,大量中短存续期产品被叫停,长期保障型产品销售难度较大,当年保费增速断崖式下滑至0.83%。不过,新业务利润率、内含价值增长率数据则反映出,0.83%的背后是人身险行业转型升级成效逐步显

  编者按:

  人身险行业近三年保费增长率均值分别为35.75%、20.76%、0.83%,由于2018年监管力促行业转型,大量中短存续期产品被叫停,长期保障型产品销售难度较大,当年保费增速断崖式下滑至0.83%。

  不过,新业务利润率、内含价值增长率数据则反映出,0.83%的背后是人身险行业转型升级成效逐步显现。

  随着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2018年度保险公司法人机构经营评价结果,2018年保险行业“三位一体”监管评价体系结果全部出炉。

  谁是“好学生”谁是“问题学生”?经营效果、服务水平、风险综合状况三个评价结果从不同维度给出了答案。

  数据资料

  财产险行业:

  拼费用并未收敛

  在77家参评的财产险公司中,A类20家、B类51家、C类6家,占比分别为26%、66%、8%,没有D类公司。2017年75家参评的财产险公司中,A类、B类、C类占比分别为25%、64%、11%。

  数据资料

  按照评价标准,A类公司是指在速度规模、效益质量和社会贡献等各方面经营状况良好的公司;B类是正常;C类是某方面存在问题;D类是存在严重问题。

  总体来看,去年财产险行业经营效果良好和正常的公司占比稳步上升。

  具体来看,人保财险、大地财险、太保产险、平安财险、华泰财险、太平财险、英大泰和连续三年被评为A类公司。安华农险、信利保险、长江财险三年中有两年被评为C类公司,说明速度规模、效益质量等方面近几年一直存在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披露2018年度保险公司法人机构经营评价结果的同时,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披露了评价险企经营情况主要参考指标的均值和中位数。据《金融时报》记者梳理,从保费增长率来看,2016年、2017年、2018年均值分别为9.91%、13.74%、11.36%,中位数与均值相差不大,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但综合成本率、综合赔付率的不一致变化则反映出稳定背后财产险市场费用率持续走高的现状。

  2016年,财产险公司综合成本率均值为99.71%,2017年小幅下滑至99.56%,到2018年超过100%。从中位数来看,2017年,财产险公司综合成本率高达108.26%,这意味着超过一半的财产险公司综合成本率都高于108.26%。

  从综合赔付率来看,2016年到2018年均值分别为59.64%、59.77%、58.96%。可见,在商业车险费率改革的大环境下,财产险赔付率处于小幅下降的状态。

  综合成本率上升、综合赔付率下降,意味着2016年到2018年行业综合费用率出现上升,据《金融时报》记者计算,分别为40.07%、39.79%、41.05%,市场主体拼费用的竞争手段并未收敛。

  结合服务评价结果、风险综合评级结果来看,2018年财产险行业中的“3A”公司有大地财险、太平财险、鼎和财险、鑫安汽车保险四家,其中,太平财险服务评价获得AA级最高评价。

  市场份额稳占六成的财险“老三家”均未实现“3A”,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产险总成绩均为“两A一B”,单科成绩也一致,经营评价为A、服务评价为AA、风险综合评级为B。

  人身险行业:

  转型升级效果显现

  在74家参评人身险公司中,A类13家、B类54家、C类6家、D类1家,占比分别为18%、73%、8%、1%。2017年68家参评的人身险公司中,A类、B类、C类、D类公司占比分别为21%、65%、12%、3%。

  数据资料

  尽管A类公司占比有所减少,但B类公司占比增加8个百分点,可见,2018年人身险公司速度规模、效益质量、社会贡献情况总体转好。

  具体来看,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太平人寿、泰康人寿连续三年被评为A类公司。同期,中法人寿、渤海人寿、国联人寿、华汇人寿两次被评为C类公司,存在问题且一直未能解决。

  从保费增长率来看,人身险行业近三年均值分别为35.75%、20.76%、0.83%,由于2018年监管力促行业转型,大量中短存续期产品被叫停,长期保障型产品销售难度较大,当年保费增速断崖式下滑至0.83%。

  不过,新业务利润率、内含价值增长率数据则反映出,0.83%的背后是人身险行业转型升级成效逐步显现。

  2016年、2017年、2018年人身险行业新业务利润率均值分别为7.31%、8.03%、8.06%,中位数虽然与均值有一定差距,但是也从2016年的4.92%增长到2018年的5.31%,行业整体转型稳步推进。

  再看另一个关键数据——内含价值增长率,在2018年保费接近零增速的情况下,均值仍然达到了11.05%,再次说明行业整体转型稳步推进。

  另外,从2016年到2018年,13个月保单继续率分别为89.71%、88.25%、91.65%,反映出人身险行业持续经营能力稳步提升。

  结合服务评价结果、风险综合评级结果来看,2018年人身险行业中的“3A”公司有太保寿险、平安人寿、泰康人寿、太平人寿四家,其中,太保寿险、太平人寿服务评价获得AA级最高评价。

  在上市寿险公司中,中国人寿取得“两A一B”的成绩,经营评价、风险综合评级均为A,服务评价为BBB;新华保险经营评价为B、服务评价为BB、风险综合评级为A。

  D类公司逆袭

  必须加强公司治理

  2018年度参与保险公司法人机构经营评价的保险公司共151家,存在严重问题的D类公司只有1家——华汇人寿。记者查阅了该公司2016年、2017年经营评价结果,均为C。

  华汇人寿成立于2011年12月22日,注册资本15亿元,注册地沈阳。其官网公开信息披露一栏仅有2012年信息披露报告,2013年到2018年连续六年发布信息披露报告暂缓披露公告,内容均为“公司于2013年6月份,由于股权纠纷及其导致的公司治理问题,被中国保监会出具监管函。按照监管函要求,公司目前正在开展公司治理整改工作。因此,截止报告日,对实际控制人事项尚无法报送,待公司治理整改工作完成后,公司将据实申报”。

  从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看,华汇人寿偿付能力仍比较充足。截至三季度末,该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1158.4%,最近一期的风险综合评级为B类,较上一季度有所下滑。

  另外,截至三季度末,华汇人寿保险业务收入215.62万元,净利润亏损达985.40万元。而打开华汇人寿官网,在产品中心一栏仅有一款产品出售——“乐享安泰重疾保障计划”。如此令人大跌眼镜的经营业绩,也是其经营评价为D的最主要原因。

  对于中小险企而言,公司治理是其稳定发展的根基。

  曾经的D类公司中融人寿就是在加强公司治理后,实现了“逆袭”:截至2018年12月29日,中融人寿累计实现规模保费收入68.2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8%;经营净利润超过1000万元,较上年增长约8.75亿元,实现了扭亏为盈。

  对此,中融人寿表示,主要是在2018年完成了“三会一层”重塑,搭建了强有力的经营管理团队,以加强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为基础,确定了新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方针,快速推动产品升级换代,扎实、稳健推动公司各项业务全面展开。

  据了解,中融人寿新一届董事会建立健全了提名薪酬、资产负债管理等6个专业委员会,经营管理层增设了资产负债管理部等部门,全面建立、完善内部控制和经营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制定、梳理和完善各项经营管理制度,通过重塑公司组织架构、内控流程和薪酬考核机制,有效提高经营效率、管理能力、工作质量和专业化水平。

  中融人寿从2016年的D类公司到2017年的C类公司,此次评价已经上升至B类公司。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