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礼:“保险+科技”面临五大挑战 未来要做好四方面布局
摘要 “2017年,中国保险业保费收入5414.4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1.07%,仅次于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2018年,保费规模达3.8万亿,资产规模18.3万亿元。预计,2019年全年保费收入将会超过4.5万亿元,资产规模有望超过21万亿元。”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在出席
“2017年,中国保险业保费收入5414.4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1.07%,仅次于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2018年,保费规模达3.8万亿,资产规模18.3万亿元。预计,2019年全年保费收入将会超过4.5万亿元,资产规模有望超过21万亿元。” 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在出席“2019燕梳茶会年会”时如此表示。
12月5日,以“大变局、大视野、大未来”为主题的第四届智能金融国际论坛暨2019金融界“领航中国”年度盛典在北京召开,逾千位精英学者、数百家金融机构共同聚首,探讨中国和世界的现在和未来。
在以“变局与布局”为主题的“保险论坛·2019燕梳茶会年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党委副书记周延礼发表了主题为《保险+科技:回顾、观察与展望》的致辞演讲,他首先对本次论坛的“变局与布局”这一主题作出肯定:“紧扣当前大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变,就是为了布局而做的战略判断和思考”。他还指出,面对变局一定要回顾历史,“燕梳茶会年会”这个称呼非常好,可以把保险的历史重新回顾,再对当前形势做出判断,探讨新机遇再出发!
预计2019年保险业资产规模超21万亿
回顾“保险+科技”的历史前,周延礼列举了一组体现保险业快速发展的数据。2011年至2017年是中国保险行业的高速增长期。2017年,中国保险业保费收入5414.4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1.07%,仅次于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2018年,保费规模达3.8万亿,资产规模18.3万亿元。他预计,2019年全年保费收入将会超过4.5万亿元,资产规模有望超过21万亿元。
追根溯源,周延礼回顾了中国保险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上世纪80年代,保险业处于电子化建设起步阶段,人保各分公司选择引进国外计算机,将部分长期业务输入计算机进行单机存储。进入到90年代之后,各分公司诸如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等应用系统,计算机作为公司后台管理的辅助工具有了一些简单应用。1999年保险业务的迅速扩张使保险公司开始重视信息化建设。2000年开始,中国人保(601319,诊股)、中国人寿(601628,诊股)、中国平安(601318,诊股)、泰保、华泰等保险公司,率先建立了网上保险商务网站,这一时期各公司的业务系统基本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有效的提升,信息化的程度也明显的提高,但各公司内部应用系统相对各自独立,数据资源共享的程度比较低,所以,保险数据库数据中心形成了数据孤岛。2000年初,保险公司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的发展期,一些大型的保险公司,在著名的IT公司的帮助下开展了系统的整合、数据的整合、IT框架再造的工作。2004年,平安、泰康等公司相继开始了大集中,新成立公司成立之初就采用了大集中的方式开展了信息化的建设,由此拉开了保险业IT大集中的序幕。
周延礼还以中国平安、中国人保等公司为例剖析了近年来“保险+科技”的深度融合,他指出,保险行业主要依托数据技术集成化、标准化实现核心业务应用系统数据集成共享逐步引领业务,未来借助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保险业加速突破应用,实现全面渗透到众多保险业务细分领域、赋能保险经营管理、转变保险发展动能、逐步改变着保险行业生态格局的发展历程,实现保险业的高质量发展愿景。
“保险+科技”面临五大挑战
周延礼认为,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保险业信息化发展在新形势下呈现出新的特征,并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但是,保险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在这些新特征、新趋势下同样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一是观念上的挑战。行业部分公司既有业务模式与操作行为惯性较大,针对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业务模式变化、操作行为变更等方面,要有主动意识,主动适应、主动思考、主动破解难题。要有主动创新的意识,围绕客户“衣、食、住、行”等场景,开发个性化、针对性强的产品。
二是机制上的挑战。部分公司科技产品研发仍套用传统的产品研发与项目管理模式,存在环节多、流程长、耗时久、创新容错不足等问题,很难适应当今时代市场环境快速变化、客户需求不断增多变化的外部环境。信息化建设应有长远性、前瞻性,不应只关注短期成本收益,对于见效慢创新工作往往具有后发优势。现在有些公司发展的比较快,特别是在线交易上的比较快,关键是他们抓住了科技发展的“牛鼻子”,上了科技的“快车道”,实现了快速的跨越。
三是技术上的挑战。行业部分公司在金融科技与信息化发展中频于、盲目于应用新技术。同时,因新技术应用过频过快,导致企业内相应的技术队伍没有配套培养起来,技术上严重依赖于外部资源,出现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大家应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进行技术研发、迭代升级,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四是数据上的挑战。部分公司数据治理意识薄弱、数据标准化管理与应用挖掘的能力不足,“数据孤岛”和“数据烟囱”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中国银保信将来应扮演银行、保险业公有云的角色,避免重复建设,推进数据高质量应用。
五是人才上的挑战。既懂保险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总量不足。我们应该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同时,充分调动行业内各层次人才的积极性,承担适合自己的工作。新时代,我们要始终有紧迫感、压力感,顺应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抓住机遇,化解各种挑战,大家共同努力,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保险+科技”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周延礼指出,我国金融业发展已迈入新时代,保险业作为金融的重要组成行业,高质量发展是金融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新技术还要在产品创新、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等方面多做一些研究,以适应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带来的数字化转型的挑战。
一是新金融驱动“金融+科技”创新发展。人民群众日常活动呈现数据化、网络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正在发生变革,高效、安全、普惠、精准的金融服务是生活需要的必要条件。为此,金融业要逐步加快发展金融+科技步伐,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优化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打造个性化、智能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金融保险产品消费体验。
二是新经济促进“金融+科技”发展。新的经济模式呼唤新的金融与科技快速融合。作为新金融的重要生产力,金融科技、保险科技现代科采用科技手段能够精准地对金融产品、保险产品的定价,使投融资及风险保障更好匹配新经济结构,助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三是新交互推动“金融+科技”应用。新技术不断涌现,实现交流互联更加方便,有助于改善金融保险服务模式、优化金融保险产品供给。新技术与金融深度融合,催生出智能支付、5G网点、开放银行、互联网保险等金融科技应用,深刻改变金融保险服务运作方式,为金融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周延礼表示,保险科技是“保险+科技”的深度融合,也是驱动现代保险业转型升级换代的重要引擎。随着保险科技加快发展,不仅提升了保险服务的价值,而且还推动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向纵深发展。保险科技应用呈现出颠覆性、跨界、强相关联性的技术创新和更替,提高保险产品开发效率,引领产品创新还改变风险管理的模式,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保险科技已成为保险业发展动能转换,产业升级的重要来源。
保险业未来发展空间布局
展望未来,周延礼指出,我们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布局:
一要积极应用区块链技术。中央政治局专门开会研究讨论区块链技术的问题,保险业与区块链应用管理风控密切相关。利用区块链技术其对所存储的共享数据进行加密保护的作用,保险业在防范保险欺诈、追踪医疗记录等方面已实现了一定的突破。区块链技术可以进一步防范信息不对称和信任风险,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升保险行业整体服务质量。
事实上,基于区块链核心技术的特征,正确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会为保险公司提供解决痛点和难点的问题。例如保险诈骗,尤其是车辆保险诈骗,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超过了10亿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运用区块链技术防止保险欺诈,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区块链在智能合约、个性化定制的保险业务、财险、再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领域均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仍有更多潜力可以挖掘。
二要服务升级中实施“科技+”战略。以保险科技领域中的“智能闪赔”为例,通过图像智能识别技术可以做到无需人工鉴别的情况下即可完成全流程赔付,极大地缩短了整个赔付流程。“智慧客服”,通过运用生物认证、大数据、远程视频、人机交互等AI技术,构建业务甄别、风险定位、在线自助、空中门店等核心能力,客户可以足不出户享受在线一站式保单业务办理。
三要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模式,提供个性化定制保险。技术的运用可以为保险公司基于特定风险场景开发创新产品提供支持,也使更具个性的定制化保险成为现实。保险公司也可以针对特定的风险场景为用户提供临时投保的产品,为被保险人提供更多主动风险管理的机会。在人身险中,也可利用区块链技术允许被保险人根据自身的风险状况,调整保险方案。
周延礼举例称,现在赛事很多,像奥运会、冬奥会、NBA联赛等都需要保险。一人一单,一人一策,一人一个保险方案,可以提供临时扩大保险合同的保障范围。我们要贴近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消费者需要的实际、场景现实的需要来提供保险服务。要做好这样一个布局安排,要通过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来实现这样一个跨越。
四要强化金融信息保护,依法推进金融科技发展。金融信息保护是金融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把握好金融信息安全防护与合理应用之间的适度平衡。在《网络安全法》基础上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加快信息保护领域对违法行为的惩戒,逐步构建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多元协同共治格局,不断提升金融信息安全治理水平。
保险机构应强化从业人员信息安全意识,完善金融信息保护措施,将信息安全、数据安全等管理要求内嵌于业务流程、产品设计、信息系统之中,促进金融科技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