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金超10000亿 关键指标却暴跌近30%!这一行业”凌乱“了?
摘要 回顾2019年股权投资:募投管多方承压,退出改善成亮色2019年,对于创投机构来说尤其寒冷,募资额下跌、找不到好项目……唯一的暖色是科创板带来的退出改善。不过,在不少投资人士看来,行业“寒冬”也是优胜劣汰的过程,未来行业头部效应会更加明显。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不少投资机构重新梳理投资架构,精耕细作,积
回顾2019年股权投资:募投管多方承压,退出改善成亮色
2019年,对于创投机构来说尤其寒冷,募资额下跌、找不到好项目……唯一的暖色是科创板带来的退出改善。不过,在不少投资人士看来,行业“寒冬”也是优胜劣汰的过程,未来行业头部效应会更加明显。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不少投资机构重新梳理投资架构,精耕细作,积极应对市场挑战。
募投管承压
退出改善
股权投资市场募资总额和投资总额连续三年下滑。清科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股权投资市场募资总额约1.08万亿,同比下降10%;投资总额7300亿元,同比下降29.5%;投资案例数约7800起,同比下降18.7%。
盈科资本董事长钱明飞直言,从数据来看,这个冬天确实寒冷。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创投机构面临“募投管退”全方位的压力。
“投资方面仅相当于2018年的七八成,续融资的投资更慢一些。”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表示。据他介绍,启明创投在11月开始了新的美元和人民币基金融资。融资环境没有太大起伏,总体来说美元LP对中国市场还是非常看好,人民币融资则比较难。
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倪正东也称募资面临比较大的困难,如果要募集人民币基金,就需要国资和政府方面的合作。投资方面,倪正东表示,今年有两种情况效果不佳,一种是自己去造风口;一种是独角兽上市,但IPO之后跌了很多。很多好的基金有钱投不出去,市场上的好项目太少。此外,中后期的投后管理比以前要难,任何一家机构中后台的人数都比十年前增加了很多。
软银中国资本管理合伙人华平也表示,总体来说是募资比较难,退出在上半年很难,下半年相对改善了一些,科创板推出提振了大家的信心。
退出情况的改善成了股权私募市场一股暖流。邝子平称,今年启明创投有三个企业上市。退出有两个部分:一个是上市,另一个是上市后卖出股份。此外还有若干收购兼并退出,包括一些中小企业被巨无霸收购。
倪正东表示,退出是今年创投市场唯一向上改善的方面,受益于科创板推出,很多企业不仅可以在美国、香港上市,还可以在中国好几个板块上市,明年还可能推出注册制,退出的环境越来越好。
优胜劣汰
头部机构机会更多
虽然数据看起来惨淡,但在五牛控股副总裁潘震看来,行业寒冬其实不存在,更多的是优胜劣汰。私募股权市场经历了过去10年的高速增长,一些机构缺乏专业性,基金到期无法退出必然遇到退出难、募资难等问题。而一些项目受到资本过度追捧,产生巨大的价值倒挂,也是造成退出难以及投资回报低于预期的原因。
“从中长期来看,挤出行业中多余的泡沫,让资源和资金向专业的、头部的机构倾斜,资金和机构也会选择有竞争力的企业进行投资。”潘震说。
潘震也表示,专业、有良好历史业绩的机构募资其实并未受到什么影响。LP越来越专业、行业资金越来越向头部项目以及机构集中,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五牛欢迎这变化,也有信心拥抱这变化。
华平表示,今年行业的一个特点是头部效应。头部基金不仅有更多机会去投资,融资也相对容易。从项目竞争和融资的角度来说,头部效应可能还会持续。“我2000年开始投资,看到很多基金起来又退出,这也是正常现象。任何行业都一样,有一个不断兴起、整合的过程,然后又持续发展。”华平表示。
钱明飞表示, 2019年盈科资本的经营渐入佳境。在金融机构,公司募资没有受到太多影响。受益于科创板政策,公司在投资端也收获丰厚。在已投企业中,有9个项目成功申报科创板。
积极调整
应对市场挑战
尽管大环境不利,但投资人士大多对前景乐观,积极调整投资策略迎接市场挑战。
潘震表示,资本寒冬是一种片面和笼统的说法,即使有也只是相较前两年行业过热的局部寒冬,是一些早年估值过高以及炒作过热项目及部分盲目涌入市场机构的寒冬。五牛在去年就已经做出调整,对于市场过热、估值过高的项目采取规避态度。同时,对项目的退出时机以及途径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方式,寻求对LP利益的最大化。挖掘熟悉的行业和领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在医疗健康、消费升级等细分领域内深耕精作,以合理的价格进行投资,和企业一起成长。
“没有所谓的‘至暗时刻’,只要有创新的涌动,一定会不断成长,这里的成长不代表规模和数量的单纯上升,而是一种更加专业、敬业、成熟的生态系统的形成。”钱明飞说。
钱明飞介绍,盈科资本坚持既定战略不动摇,以服务金融机构为主,募资端已基本覆盖了已开业的90%以上的银行理财子公司。
邝子平介绍,10年前,启明创投把TMT分成两个部分,现在又合并到了一起。这与其对未来TMT领域科技赋能消费的趋势判断有关,很多同行都有类似的调整,把过去分得很细的硬科技、IT和纯消费又整合起来。
国资渗透率提高,加强与头部机构合作
中国基金报记者 汪莹
股权投资募资难持续,市场资金机构在悄然发生变化,国资渗透率进一步提高。
国资出资占比升至75.2%
清科研究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1月底,在中基协备案的2.9万只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中,国资LP占13.5%,认缴规模占整体募资额的68.8%;今年新备案的3800只基金中,22%的基金LP为国资背景,其认缴规模占75.2%,在国资LP出资比例进一步提高的同时,国资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规模也持续扩大。新备案基金中,国资基金管理人占29.3%,其管理的基金总认缴规模占比为72.4%;截至11月底,全部已备案基金管理人中,国资背景的机构占比26.9%,管理基金总认缴规模占全部基金的62.1%。
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倪正东在“第十九届中国股权投资论坛”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上三类资金中,外资比较稳定;国资增长、民资下降。“国资在加大投入,而民资方面,高净值个人过去十年投入较多,但他们的钱有限,要获利退出才会投入更多,预计国资主导的现象还会持续。”
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认为,近年来,一些上市民营企业因为实控人股权质押、二级市场财富缩水等原因,能拿出来的钱不多,这也是民资下降的一个因素。“现在国资挺身而出,在艰难的市场环境下发挥积极作用。过一段情况转好后,民资可能又会起来。”
盈科资本董事长钱明飞认为,国资占比上升,说明国家层面意识到股权投资在实体经济中的潜力,在践行加大股权融资比例的改革思路,这对市场是一个积极信号。
国资填补民资空缺
对比国资和民资,五牛控股副总裁潘震认为,不能简单地认定二者为竞争关系。二者各有优势,国资的优势体现在资金量和行业资源上,民营机构的优势则在于投资方式多样,在投后专业化服务上两者可以互补。
邝子平坦言,GP看重的是实实在在的资金。国资民资没有太大区别。在目前行业资金短缺的局面下,国资填补了民资的空缺。
钱明飞表示,国资民资,所面临的市场环境、遵循的商业逻辑都是一致的。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民营机构与国资机构更应该取长补短,一起把握机遇,共同推动行业发展。“我们注意到国资正在加强与专业头部机构的合作,这意味着行业的头部优势将更趋显著。”
潘震认为,从资金、资源及行业导向来看,国资都发挥了很大作用。“国资大部分是母基金、产业引导基金,是国家给行业的增量资本。对于机构来说,获得国资出资及资源注入,是双赢的机会。新加坡淡马锡基金也是国资,但这不影响其成为好的投资机构。相信我们的国资也能在市场上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不管是国资、民资还是外资,都是通过基金的方式投到创新创业的实体企业,都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我们应该把钱用好,去成就新的好公司。目前,如果没有国资,股权投资市场会更加惨淡。希望在民企的状况改善后,有更多民资进入市场。”倪正东说。
展望2020:科创企业将大发展
中国基金报记者 房佩燕
展望2020年,多家创投机构表示,股权市场募资情况或许难有明显改善,但围绕科技创新的行业会有大发展;科技创新、消费升级、医疗健康是不少机构看好的方向。
科创产业有望大发展
IDG资本董事长熊晓鸽表示,如果2018年是焦虑的、2019年是淡定的,那么2020年是激动的。在他看来,当变数成为一种常态,就不再焦虑了。出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淡定之后应该激动起来。
软银中国资本管理合伙人华平表示,有两个因素将刺激投资领域发生变化:一个是中美贸易摩擦,一个是科创板的发展。“贸易摩擦会培养很多国内的高科技企业,形成有核心技术的产业链;科创板上市企业和流动性都比较健康,将会吸引更多更好的科技型企业到科创板上市。科技创新投资明年的热度还会加大。”在他看来,未来几年,围绕科技创新的产业会有很大发展,无论是国家政策、资金支持还是人才团队。科技创新需要沉淀,要有核心技术,同时还要有市场开拓能力。现在有很多连续创业者,他们的成功概率会高许多。
盈科资本董事长钱明飞表示,目前中国拥有非常理想的创新投资环境。“科创板是真正意义上通过市场的力量引导资金支持具有硬科技实力的高新技术产业,这对国家科技实力的提升,实体经济的支撑都意义非凡。从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科创板正在加速成就过去几年的科研孵化和转化,也为以研究带动投资的创投机构带来更大的机遇。”
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倪正东表示,预计2020年的股权投资市场比较难,融资应该还是在万亿左右。“1万亿虽然与2017年最高点比减少了很多,但毕竟还是有不少钱去支持这些创新创业企业。”倪正东强调,头部机构已经进入正循环。“上万家机构里头部约有300家,这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无论什么样的环境,GP要做的就是努力把活干好,把回报做好,把LP服务好。”
五牛控股副总裁潘震认为,2020年,股权市场经过调整,资本紧缩将会淘汰一批缺少竞争力的项目及机构。而对深耕行业的专业机构来看,将是充满机遇的一年,有机会以更合理的价格,获取更好的投资机会,奠定未来几年的行业格局。
科技创新、消费、医疗受关注
华平表示,中国的发展机会从消费为主到现在以技术创新为主,他们的投资也主要围绕科技型企业,主要集中在三大方向:一是AI智能化,二是医疗健康,三是新材料。“我们投资的项目需要有以下要素,首先要有核心技术,第二要有规模效应,第三要有带领企业脱颖而出的团队。”
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告诉记者,未来两三年,硬科技将真正落地到不同的垂直行业,科技将在不同领域赋能,消费领域及传统行业,将利用互联网和AI等科技手段提高效益。他对医疗健康板块非常乐观,会投入一半左右的人力、物力。
潘震表示五牛PE投资始终聚焦在医疗健康、消费升级以及TMT行业,通过直投、与上市公司合作产业基金以及FOF等方式在这些领域做持续布局。
钱明飞也表示将继续深耕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硬科技领域。“这些都是国家政策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新旧动能转换中最具活力的领域,具有长期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