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业转型要“动真格”了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2019-12-05 17:00:34

摘要
信托行业一些重点信息的背后,正折射出行业转型的态势。上月底,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行业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信托业受托资产余额22.00万亿元,较二季度末下降5376.90亿元,环比下降2.39%,与二季度降幅0.02%相比,下降幅度较大。事务管理类信托余额的下降是一个重要原因;占比39.5%的单

信托行业一些重点信息的背后,正折射出行业转型的态势。

上月底,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行业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信托业受托资产余额22.00万亿元,较二季度末下降5376.90亿元,环比下降2.39%,与二季度降幅0.02%相比,下降幅度较大。事务管理类信托余额的下降是一个重要原因;占比39.5%的单一资金信托规模为8.69万亿元,环比下降5.89%。信托资金投向金融机构继续回落,环比下降6.10%。这些数据都显示同一个态势:全行业转型进一步加速。

事务管理类信托和单一资金信托是反映“通道业务”的重点指标,加上投向金融机构的资金,三项数据的下降,表明在强监管情势下,信托业主动压降规模,去通道效果显著,利于减少其助力银行放大贷款额度的空间,去除信托公司作为“影子银行”的风险。

另一个信号出现在房地产信托领域。截至三季度末,投向房地产的信托资金余额为2.78万亿元,环比下降5.05%,这是四年来首次出现新增规模的环比增速负增长。涉房融资的收紧一直是政策导向的重点,意在提前布防,避免风险的集中和过度积累。作为典型资金密集型行业的房地产业,目前仍然处于集中偿债期。Wind 数据显示,2019年房企国内债到期数量508只,总偿还量5303.02亿元,偿还规模同比2018年增加28.88%。另有相关数据显示,未来几年,地产债到期待偿规模仍有数万亿元。“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这是未雨绸缪、转换经济新动能的重大宏观基调,金融维度必须严格贯彻。

今年受处罚的信托公司,有约1/3是因为地产业务违规引起。地产信托业务成为信托公司多年来重要营收来源之一,而创新业务的探索需要一定时间,不仅风险的把控、主动管理的能力有待累积,而且利润贡献方面的发力,也有待市场的检验和时间的考验。此时,信托公司很难完全放弃相对而言具有成熟运作模式的地产信托业务。在市场反馈方面,近期一些地产项目虽然爆雷,对客户购买地产信托产品产生了心理阴霾,但相关产品的脱销、秒杀,又刺激了客户的“ 抢购”心理。投资者对地产、政信类业务之外的其他产品,仍然缺乏足够的认识(尤其是缺乏金融知识),这不仅意味着金融机构的投资者教育还任重道远,也说明金融企业整体创新力度不够,营销手段过于传统,以至于金融产品的丰富度不足,可供投资者选择的余地过窄。

泛资管激烈竞争时代,监管、市场及投资者留给信托公司转型的时间,也许比我们想象的要少,但留给信托公司转型创新的空间,也许比我们想象的要多。从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数据来看,信托公司也在加速创新脚步:家族信托、小微金融信托、员工持股信托、保险金信托和慈善信托发展势头强劲,截止到9月末,特色业务月度平均规模占比达到10%。有创新能力的持续增强来“打底”,全行业就多一分对抗转型阵痛的信心。某种程度上,这是得益于“资管新规”的出台,倒逼了信托公司普遍加强主动管理能力与风控能力,而且,为了加大转型,不得不将业务创新作为战略高度予以推进。

战略重在瞄定转型,创新意在贯彻战略。可以说,大部分信托公司在战略管理和业务创新方面倾注了较大的关注。根据云南信托发展研究部对2018年68家信托公司年报的梳理分析,很多信托公司在董事会之下创建了战略规划委员会,有31家公司2018年开展了创新业务,各信托公司提及的创新业务大体近20类,其中,家族、消费、地产股权、ABS、服务信托在行业中比重排名靠前,是各家信托公司业务创新的重点。产融结合、服务产业提及次数有所增多,而且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设置了“成建制的”创新业务部门,或创建小团队孵化业务,或加大创新激励力度。多种接地气的方式,无非希望“动真格的”。

在抬头往前猛冲的同时,不容忽视的是,低头狠抓合规风控管理及其人才培养建设。这既是稳健创新的关键保障,也是妥善解决转型期各种历史遗留问题的重要生力军。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