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融信托成今年以来信托业罚单王 全行业收33张罚单
摘要 来源:直通新三板信托业强监管态势仍未结束。日前,有媒体报道称,继4月份及8月份的两次风险排查之后,信托公司以2019年11月30日为基准日再一次开始全面风险排查工作。此次风险排查分为机构自查与监管复核两大环节,在2020年1月12日之前完成。据悉,此次风险排查仍是依据“治乱象、去嵌套、防风险”的思路
来源: 直通新三板
信托业强监管态势仍未结束。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继4月份及8月份的两次风险排查之后,信托公司以2019年11月30日为基准日再一次开始全面风险排查工作。此次风险排查分为机构自查与监管复核两大环节,在2020年1月12日之前完成。
据悉,此次风险排查仍是依据“治乱象、去嵌套、防风险”的思路,不过业务排查覆盖范围更广,执法尺度可以用“零容忍”来形容。
信托业今年以来收到的罚单也颇多,是自2015年以来收到罚单最多的一年。《资管科技》统计发现,截至12月13日,信托业已经收到33张罚单,涉及21家信托公司,处罚金额达1768万元。(文末附最全2019年信托公司受罚情况表)
罚单创新高,中融信托收到最多
高风险容不得忽视。
中国信托业协会官方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信托行业风险项目数量1305个,环比增加18.64%;风险项目规模为4611.36亿元,环比增加32.72%。在严监管、强监管的政策措施下,信托资产风险率持续推高,三季度末风险率增至2.10%,较一季度末提升0.84个百分点。
信托业的“藏污纳垢”早已引起监管关注。
《资管科技》统计发现,2019年信托的罚单数量创了2015年以来的新高。2015年各银监局仅发出6张罚单,2016年稍有上升至9张,2017年这一数字快速攀升至22张,而2018年信托公司合计领24张罚单。
处罚金额也创了近三年新高,2017年的22张罚单合计处罚金额935万,其中,上海信托因“在开展信托贷款业务过程中,内部控制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上海银监局处以200万元罚款,成为当年金额最大的一张罚单。2018年,24张罚单合计处罚金额1450万。2019年,处罚金额增长21.93%。
2019年收到罚单最多的是中融信托,在5月23日当天遭监管连开5张罚单,处罚金额达210万。另据了解,中融信托的“中融-助金80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所引起的纠纷至今尚未解决完成。
其次是百瑞信托,今年分别于3月份和4月份各收一份罚单,罚款金额合计90万元。
房地产业务是违规重灾区
最近的一次处罚是12月10日华鑫信托收到的罚单,罚单内容显示华鑫信托因未向上穿透审查信托产品资金来源的合规性以及违规接受保险资金投资事务管理类及实质为单一资金信托的信托产品,被北京银保监局罚款50万元。
不过今年的罚单内容重点还是集中在违规开展房地产业务方面。
《资管科技》统计发现,粤财信托、北方信托、中融信托、建信信托等8家信托公司均因违规开展房地产信托业务而受到处罚。
事实上,对于信托违规涉房业务的强监管由来已久,房地产信托业务持续下降,数据显示,在严监管下,房地产信托业务出现自2015年四季度以来首次新增规模环比增速负增长,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投向房地产的信托资金余额为2.78万亿元,较二季度减少1480.67亿元,环比进一步下降5.05%。
5月17日,银保监会还下发了“23号文”,即《关于开展“巩固治乱象成果促进合规建设”工作的通知》,对于信托公司开展房地产业务提出严格要求,重点关注向“四证”不全、开发商或其控股股东资质不达标、资本金未足额到位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直接提供融资,或通过股权投资+股东借款、股权投资+债权认购劣后、应收账款、特定资产收益权等方式变相提供融资;直接或变相为房地产企业缴交土地出让价款提供融资,直接或变相为房地产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等。
但即便在强监管下,8家信托公司仍心存侥幸,违规开展涉房业务。
除了房地产业务违规外,还有通道业务不合规、证券投资类信托业务管理不到位、项目不尽责等处罚内容。
统计发现,今年有5家信托公司因违规开展银信合作业务而受到处罚,4家公司因隐瞒或未及时向银监局或受益人或受托人披漏信息而受到处罚,3家公司因违规接受保险资金投资事务管理类及单一信托而受到处罚。2家公司因违规发放贷款,或贷后管理不到位而受到处罚。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唐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