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顺安危机隐现 核心动力基金被迫清盘
摘要 无论是当初的金元比联,还是曾经的金元惠理,抑或是现在的金元顺安,这家总部位于黄浦江畔的基金公司一直乏善可陈,无论规模还是业绩,亮点均不多。近期,因基金资产净值连续6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金元顺安核心动力被清盘。在清盘前,该基金的规模仅为0.35亿元,最后一任基金经理侯斌的任职回报率仅为-13.
无论是当初的金元比联,还是曾经的金元惠理,抑或是现在的金元顺安,这家总部位于黄浦江畔的基金公司一直乏善可陈,无论规模还是业绩,亮点均不多。
近期,因基金资产净值连续6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金元顺安核心动力被清盘。在清盘前,该基金的规模仅为0.35亿元,最后一任基金经理侯斌的任职回报率仅为-13.38%,年化回报率为-4.48%。
不仅是核心动力一只产品,Wind数据统计,金元顺安现存的基金中,规模在清盘线以下的还有价值增长、成长动力和消费主题3只;截至8月31日,这3只基金开年迄今净值增长率为负,其中成长动净值增长率仅为18.26%。
而这某种程度上是金元顺安近年来发展不利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已经经历了数次大股东更迭;但无论身处哪一时代,金元顺安似乎都没有过亮眼的业绩表现,在内地公募圈中属于被人忽略的角色。
金元顺安核心动力谢幕
近期,金元顺安核心动力发布了基金合同终止公告,公告称截至8月21日日终,该基金的资产净值已连续6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触发了《基金合同》约定的自动终止情形。Wind数据显示,金元顺安核心动力成立于2010年,在今年二季度末的规模仅为0.35亿元,对应份额为0.36亿份,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三季度末,该基金规模还为4.1亿元,对应份额3.97亿份。不足一年的时间里,该基金规模缩水约91.46%。
持有人户数及结构等相关数据表明,机构资金撤离或许是该基金规模快速缩水的主要原因。信息显示,去年二季度末,机构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为1.13亿份,占总份额的92.78%;去年四季度末,机构持有基金份额升至1.21亿份,占总份额的93%。然而,根据今年中报,二季度末,机构投资者持有该基金的份额仅为2826.18万份,与去年同期相比骤减近8500万份,持有比例也降至77.7%。
对此,资深分析师常玏对《红周刊》记者表示:“这只基金起初规模不大,因此为了做大做强,在阶段性业绩表现好的情况下,基金公司会强力向机构推荐,导致机构资金大力购买。”数据统计表明,2017年该基金净值增长率为27.67%,于是去年机构申购份额骤增,但是今年上半年该基金的净值增长率仅为-13.1%,机构资金同期迅速撤离。
常玏还补充道:“该基金长期规模较小,不过基金公司仍需要有基金经理进行管理,而且每年信息披露费用也一分不少。对于基金公司而言,规模小管理费收入就少,清盘也是结束这一局面的无奈选择。”
纵览公司旗下权益类基金,除了被清盘的金元顺安核心动力外,现存的基金也深陷迷你化“泥潭”。根据Wind数据,公司目前权益类基金的数量为7只(A类、C类合并统计),分别是优质精选、宝石动力、新经济主题、金元顺安元启、价值增长、成长动力、消费主题。
权益类基金深层次问题曝光
截至二季度末,除了优质精选规模为1.48亿元外,其他6只基金的规模均在一亿元以下,其中价值增长、成长动力和消费主题的规模远低于5000万元清盘线,分别为1748万元、1675万元和1377万元。
记者统计发现,除了金元顺安元启外,其他权益类基金在今年均出现规模缩水,其中金元顺安新经济主题在二季度末规模为8259万元,较一季度末缩水5740万元,而今年一季度的规模与去年末基本持平。根据持有人结构,机构资金撤离或许同样是该基金规模缩水的主要原因,金元顺安新经济在去年底被机构投资者持有9133万份,而在今年二季度末,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迅速缩减至5283万元。与此同时,个人投资者持有份额也从1560万元缩减至1458万元。
从净值增长率上看,截至8月30日,金元顺安新经济主题年内净值增长率为-12.15%。该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孔祥鹏和闵杭,基金经理在半年报中也表示:“上年半本基金维持均衡持仓,主要持有估值较低的建筑装饰、家用电器、交通运输、汽车等行业龙头股票。”不过根据申万行业指数,上述四类行业二季度以来分别下跌了21.17%、22.45%、17.38%和20.78%,而同期上证指数的跌幅为13.61%。受重仓行业整体走弱的影响,金元顺安新经济二季度重仓股在当季度初至今的表现也颇为惨淡,其中东湖高新期间跌幅高达37.5%。二季度末,金元顺安新经济规模距离清盘线不足3300万元,一旦净值增长率继续走低,该基金的命运岌岌可危。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现存权益类产品中,也不乏规模长期笼罩在清盘阴云下的基金。以金元顺安价值增长为例,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该基金的规模仅为1748万元。记者查阅相关数据发现,2015年二季度末至今,该基金在各个报告期末的资产净值都位于清盘线以下,期间基金净值整体也处于回撤状态。
基金规模一直较小,在很大程度上会限制基金经理的操作。据资深人士介绍,在基金份额短期内被快速赎回的情况下,基金经理不得不被迫卖掉手中的股票变现,以应对大额赎回,这样一来,基金持仓中许多短期被套的股票,很可能会被基金经理“割肉”,从而造成损失。
除了规模限制操作外,基金经理本身的管理水平也有待提升。2015年下半年以来,该基金主要经历了侯斌、缪玮彬和贾丽杰3位基金经理,其中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由侯斌管理,2016年12月至2018年3月由缪玮彬管理,期间该基金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为-23.34%和-28.13%。2018年3月贾丽杰接任以来,该基金净值继续回撤了8.41%。
聚焦价值增长现任基金经理贾丽杰,对比该基金一季度和二季度前十大重仓股不难看出,她上任以来很可能进行了大刀阔斧地调仓,二季度末重仓股与一季度末完全不同,主要重仓行业也从交运物流行业变为医药行业。不过跟风医药未必能取得好的收益,截至8月30日,二季度末至今中证医药指数下跌了11.35%,该基金二季度的重仓的恒瑞医药、安图生物和海正药业分别下跌了10.26%、16.18%和18.91%。
对此,诺亚财富派研究部经理李懿哲分析:“金元顺安价值增长虽然名称中含有‘价值’二字,但是整体偏小盘平衡型投资风格,所以与2016-2017年的市场风格不符;而2018年更换基金经理之后虽然提高蓝筹股仓位,但‘一九行情’不再,重仓蓝筹也难以挽回业绩。”
股权动荡,金元顺安闹“人荒”
权益类基金问题重重,这也折射出公司的发展存在很大的短板和漏洞。金元顺安成立至今已有12年的时间,然而发展多年,公司的资产规模排名长期位于排行榜的后1/3,原因何在呢?
首当其冲的一点是,公司股东变更较为频繁,成立以来,公司经历了三次更名。2006年,由金元证券和比利时联合资产管理公司合计1.5亿元成立了金元比联基金,两家分别持有51%和49%的股份。2012年,比利时联合资产管理公司将股权转让给惠理基金,该基金也因此更名为“金元惠理基金”。2016年2月,惠理基金退出基金,股权由上海泉意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接手,金元顺安基金产生。
对此,好买财富研究总监曾令华分析:“公司长期经营不善,规模也未做大,这样一来股东间一旦发生分歧,股权很容易出现变动。”
除了股权变动外,公司目前占比较重的固收类产品的表现也乏善可陈。二季度末,金元顺安有7只债券型基金、7只混合型基金和2只货币型基金,而从规模来看,债券型和货币型等固收类基金的规模共计141.37亿元,占公司资产的96.9%。
不过从市场表现来看,截至8月30日,今年以来金元顺安旗下债券型基金金元顺安丰利和金元顺安沣楹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为-0.92%和-0.22%。在权益类基金业绩较差、清盘危机浮现的情况下,公司固收类基金业绩也并不亮眼。
此外,从公司整体情况来看,基金经理人才队伍青黄不接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金的发展。天天基金网显示,金元顺安旗下目前管辖着产品的基金经理有8位,他们分别为贾丽杰、孔祥鹏、缪玮彬、闵杭、郭建新、周博洋、苏利华和张博,平均任职年限只有1年又312天。或许由于管理经验不足,公司出道时间不久的菜鸟基金经理的业绩表现大都乏善可陈。例如今年3月26日“新官上任”的贾丽杰,目前管理了价值增长和成长动力两只基金,而这两只基金年内净值增长率分别为-8.96%和-13.22%。
公司此前任职年限较长的基金经理为女将侯斌。从2010年开始,她在基金经理岗位上已经度过了近8年的时光。她共管理过4只基金,除了金元顺安宝石动力在她担任基金经理期间净值增长率为35.38%外,侯斌在其他基金上的任职回报率均为负。但是随着她挂帅的核心动力清盘,侯斌目前暂时没有管理新的基金。
无独有偶,老将闵行的处境也颇为尴尬,目前已经卸任的混合型基金成长动力在他管理的两年间净值增长率为-14.73%,在1162只同类基金中排在第1043名。如今闵行还担任着消费主题、新经济主题和宝石动力的基金经理,截至8月30日,今年以来这3只基金的净值增长率仅分别为-17.2%、-12.15%和-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