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如何购买私募基金 购买私募基金误区有哪些
摘要 投资者如何购买私募基金购买私募基金误区有哪些A股市场总是变化莫测,现在越来越多的投资都倾向于选择购买基金的方式进行投资,无论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都有相对专业的人员去管理运作资金,投资者也会相对比较放心。但私募由于其特殊性,很多投资者对其知之甚少尤其是一些私募基金经理的传奇发家经历,更让这个行业增
投资者如何购买私募基金 购买私募基金误区有哪些
A股市场总是变化莫测,现在越来越多的投资都倾向于选择购买基金的方式进行投资,无论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都有相对专业的人员去管理运作资金,投资者也会相对比较放心。但私募由于其特殊性,很多投资者对其知之甚少尤其是一些私募基金经理的传奇发家经历,更让这个行业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在不断造富的传说下,有部分投资者甚至认为,只要是私募,收益都会比公募高,事实上并非如此,对于私募投资而言,想取得较好的效益,选择产品和正确投资都比十分关键。不同的私募机构投研和理念不同,在盈利能力上也是各有千秋,不能一概而论。
都说私募是富人的游戏,那是不是意味着,只要是合格投资者,就能有钱任性的闭着眼睛玩私募呢?当然不是,很多刚入门的合格投资者对于私募基金投资存在着较多误区。今天,排排君就和大家一起聊聊,私募投资中都有哪些误区是值得投资者注意的,那些年错信的事情,今天全都告诉您。
误区一:净值越高说明基金经理投资能力越强
基金净值的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并不全是基金经理的投资所决定,除了基金经理投资能力之外,还受到成立时间、投资策略和投资类型的影响。因此,成立时间不同、风格策略不同的基金不能仅用单位净值这一指标来比较投资能力。要想以此来评价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可以选择同一时间成立且投资类型相同的基金来对对比参考。
误区二:只选短期排名靠前的基金
有些投资者在选择基金的时候,总喜欢凭借短期业绩排行榜来作为评判标准。但需要投资者注意的是,基金短期排名靠前很多时候也许是因为投资风格激进,或是刚好押注对暴涨股,存在一定程度的偶然运气因素。因此,在分析基金排名时,需要投资者综合分析该私募基金的短期、中期和长期业绩,并分析其业绩背后的驱动因素。
误区三:净值高的基金上涨空间较小
私募基金净值的高低与未来的收益空间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不同基金不用的净值水平仅仅反映了该基金净资产的市场价值,真正决定一只基金未来收益空间高低的是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和市场环境。
误区四:规模越大投资能力越强
很多投资者会以规模来辨私募,认为私募基金公司的规模越大,则其投资能力以及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但值得注意的是,规模往往也是业绩的杀手,在业内更有“规模魔咒”的说法,毕竟资金池过大操作反而没那么灵活。公司的管理规模需要与私募机构的投资策略、投研团队、管理能力等多方面匹配,才能更好的实现优化配置。在平时的私募基金收益排行中也可以看到,大型私募的业绩通常较为稳健,而中小型私募由于操作灵活,业绩的爆发性相对更强,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需求选择不同规模的私募。
误区五:过分迷恋私募基金的过往业绩
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过去收益不等同于未来收益,选取私募基金当然要结合过往业绩,但绝对不能“唯过往业绩是尊”。因为市场环境不同,投资机会也存在诸多差异。在选择私募基金购买的时候,同时还要考虑私募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操作团队、硬件设施、投研能力等多维度去进行考察。
误区六:信任某个基金经理,买他的各种产品
很多投资者在选私募基金的时候点名要明星基金经理,因为他们都是某个时候或某个领域的一哥,曾经管理的基金业绩相对亮眼。但私募基金经理并不是万能的,不同的私募基金经理擅长的点存在一定差异,有的私募擅长做对冲,有的擅长股票策略,有的擅长套利,不同的私募有着不同的风格属性。投资者在选择购买私募的时候,应该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而不是过于迷恋明星私募,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误区七:买了之后就不用太操心了
在千挑万选购买之后,由于私募基金是由专业的团队在运作,不少投资者就将至置之高阁不再理会,这其实是对自己投资的资金不负责的体现。选择基金产品之后,确实是有投资团队在操作管理,但如果遇到一些特殊时点或重大变动,还是应该及时关注并主动跟踪问询自己持仓产品的净值情况。私募虽有封闭期,但是也有赎回期,投资之后就不再关注,很容易造成一定的损失。
误区八:只买翻倍收益私募
由于私募与公募相比在投资门槛、信息披露和宣传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差异,很多投资者对私募基金都寄予了更高的收益预期,甚至只买那些过往业绩中翻倍或多倍的私募基金。其实在投资市场中,风险和收益都是呈正比的,收益越高在大程度上也意味着风险越大,不可一味就想着你投了某私募,就必须收益翻倍。此外,任何私募机构在销售产品时,都不可以作出承诺预期收益的行为,投资者应该理性看待私募收益,做出适当性产品风险和自身风险承受的匹配,通过理性的筛选,来挑选出合适的产品。
误区九:朋友买的某款收益好,就跟风去买
私募基金不同于公募,很多信息都不会公开,透明度也相对较低,作为一个想要做投资的合格投资者,身边经常会有各种朋友的理财推荐。但需要投资者注意的是,虽然都是符合投资者门槛的合格投资者,每个人所能承受的风险能力也是存在较大差异的,适合别人的私募产品并不一定适合自己。正如一个偏好风险的人往往喜欢追求高收益高风险的产品,但总不能让一个对于风险敏感的人,去购买一款风险较为激进的产品。
误区十:市场不好的时候,不适合购买
在投资的过程中,很多人都持有“买涨不买跌”的想法,一直都想着等行情好了的时候再买入。私募类型分很多种,如对于股票型策略而言,市场行情就至关重要。不过市场行情固然重要,但等到行情好的时候再买入就很容易出现踏空,犹如今年年初的春季行情很多人都踏空了。正如市场上流传的一句话“熊市不买股,牛市白辛苦”,等到行情好的时候再买私募,别人可能也这么想。此外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很多基金经理都处于建仓时期,投资者在此时入场布局,在市场很好的时候获利离开,反而更容易获取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