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慈善信托牵手公益事业会怎样?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2020-01-15 08:56:27

摘要
慈善中国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月12日,我国已成功备案慈善信托279单,财产总规模约为29.25亿元。其中,2016年备案22单,规模2.5亿元;2017年备案45单,规模5.97亿元;2018年备案87单,规模11.3亿元;2019年共备案119单,规模9.33亿元。过去4年,慈善信托呈现

  慈善中国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月12日,我国已成功备案慈善信托279单,财产总规模约为29.25亿元。

  其中,2016年备案22单,规模2.5亿元;2017年备案45单,规模5.97亿元;2018年备案87单,规模11.3亿元; 2019年共备案119单,规模9.33亿元。过去4年,慈善信托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在扶贫济困、促进科教文卫体发展、扶老救孤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慈善信托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法律和政策的支持。

  2016年9月1日开始施行的《慈善法》专设“慈善信托”一章,开启了慈善信托的发展历程。2017年出台的《慈善信托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慈善信托管理制度。近日,民政部官网发布的《慈善信托信息公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在信息披露的内容、时间上有了更加规范的要求,对提升慈善信托公信力,促进该类业务的发展起到了利好作用。

  除制度支持外,记者认为慈善信托之所发展迅速,还得益于其在开展公益事业的几个优势。

  首先,慈善信托的委托人多来自高净值客户,最有能力开展各类公益事业。根据“二八定律”,高净值人群掌握的财富会远远大于满足自己正常需要。在这种情况下,高净值人群将部分财富用来开展公益事业,则可以满足其社会成就。当今美国之所以有许多用于开展公益事业的基金会,一个原因就是经历了200年发展,美国已经有足够多高净值人群愿意开展公益事业。信托作为他们熟悉的金融工具,就自然在其考虑范围内。

  同时,信托财产本金特别为企业股权时可不动用并以收益用于慈善,不影响委托人企业的正常经营管理。

  其次,信托公司独有优势合适开展公益事业。信托财产具有独立性原则,受到司法的保护,从而保障了信托开展公益事业的连续性;相比于其他的金融理财工具,信托公司在资产管理方面表现特征为收益稳定、风险可控,保障了开展公益事业资金的持续性;信托公司开展公益事业,利用信托制度灵活性的优势,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扶贫创新,满足其所帮助对象的特殊性需要。此外,信托公司需要坚守信义义务,只收取受托管理费,不得将慈善信托财产归于自有财产。

  最后,慈善信托对受益人帮助大,受益人既可以主动受益,例如获得钱财物的受托支付;也可以被动受益,例如营商环境、自然环境的改善而带来益处,无需增加受益人的经济等负担。相比于银行等机构开展公益事业时所采用的低息贷款等,慈善信托对受益人的帮助更多是赠予形式,不产生债权债务关系,从而有利于减少受益人的各类负担。

  随着我国高净值人群数量进一步增加,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慈善信托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更广泛领域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开展。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