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再来 尚能灭否?
摘要 马克·吐温说过,“不会简单重复,但总有类似的节奏。”诚哉斯言。这十余年的美国经济走势,也有令人诚惶诚恐的节奏。美国总统特朗普3月16日坦承,为减缓疫情蔓延,全国各地的营业部门纷纷关闭,可能导致美国经济减缓,走向衰退。倘若美国经济衰退,这将是近11年来首次出现。特朗普认为,美国政府正致力遏阻新冠肺炎疫
马克·吐温说过,“不会简单重复,但总有类似的节奏。”诚哉斯言。这十余年的美国经济走势,也有令人诚惶诚恐的节奏。
美国总统特朗普3月16日坦承,为减缓疫情蔓延,全国各地的营业部门纷纷关闭,可能导致美国经济减缓,走向衰退。倘若美国经济衰退,这将是近11年来首次出现。
特朗普认为,美国政府正致力遏阻新冠肺炎疫情扩散,疫情结束后,他声称美国经济会再次飙涨。当然,“巧舌如簧”的特朗普也开启了“自辩模式”:“首先,衰退不是由我来决定的。我只能这么说:我们有个看不见的敌人。”
负责宣布美国经济衰退何时开始与结束的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Th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NBER)表示,任何经济活动骤降,持续超过好几个月,也能定义为衰退。无论如何,从今年4月到6月的第二季,美国几乎肯定会进入衰退。多数专家预测,美国的GDP每年会有4%至8%的降幅。
如此降幅,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起2007-2009年的金融海啸。
那场金融噩梦,仿佛就在昨天
那场金融噩梦,仿佛就在昨天。
2007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出现危机,首当其冲的是从事次级抵押贷款业务的放贷机构,其次是放贷机构将次级抵押贷款合约打包成金融投资产品出售的投资基金。接下来,涉及美国房贷业务的金融机构接连“中招”。
如今,回过头来看,各方均体认到:次贷危机暴发,一方面是金融机构将房贷销售给了信用不足的消费者,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为获利又将次贷资产证券化层层打包卖给消费者,也令消费者当了“接盘侠”。
通常情况下,危机的发展,分潜在、爆发、高潮、转化、消融5个阶段。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包括美国国际集团在内的多家金融机构濒临破产,加剧了金融市场动荡。到2008年年底,即使在实施系列非常激进的金融干预措施之后,美国每个月仍有75万个工作岗位流失,并且经济以每年8%的速度萎缩。好在,被称为“大衰退”的经济收缩在2009年6月结束。
“三剑客”出手
通常,金融市场是因自身混乱而引火烧身。市场自发调整,公司开始倒闭,但势态一如既往。不过,倘若金融危机的火势过猛,政策制定者就不得不出面“灭火”了。
当年的“救市三人组”——本·伯南克、蒂莫西·盖特纳、亨利·保尔森联袂撰写的《灭火:美国金融危机及其教训》(英文:Fire Fighting: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Its Lessons。译者:冯毅出版社:中信出版(300788,诊股)集团出版时间:2019.12)一书,透露了个中秘密。
2008年,美国政府(连续两任总统、国会、美联储、财政部以及在政府各个机构工作的无数公职人员)不得不应对几代人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当时,三个人肩负重任——时任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亨利·保尔森,布什总统任期内担任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布什总统任期内担任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奥巴马总统任期内担任财政部长。他们推动美国与其他国家制定了应对危机的策略。
《灭火》一书中透露,在美联储、财政部及其他部门的同事们的全力配合下,他们采取了一系列超常规紧急干预手段,对重要企业进行不断升级的常规和非常规政府救助,以及对重要信贷市场提供政府支持。当危机蔓延的时候,“三剑客”说服国会赋予其更加强有力的制定政策的权力来应对危机,包括授权直接对私营金融机构注资数百亿美元。他们与美国乃至全世界具有献身精神的优秀公职团队并肩战斗,最终在信贷渠道被冻结和资产价值暴跌可能会将更大范围的经济拖入第二次大萧条之前,有效地稳住了金融系统。
痛定思痛。有一个“细思极恐”的事实,横亘在世人面前,且挥之不去:世上绝大多数人都厌恶风险,躲之唯恐不及,都具有寻求“获得安全感”的倾向。人们知道危机会出现,只是不知道何时来临;人们知道后果很严重,只是挖空心思琢磨如何“击鼓传花”或者以邻为壑。
政府的干预,不可替代
美国学者沃克(Michele Wucker)认为,很多事件都能被归入“灰犀牛”的范畴。“灰犀牛”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它体形笨重、反应迟缓,你能看见它在远处,却不以为意,一旦它向你狂奔而来,定会让你猝不及防。与“黑天鹅”(比喻小概率而影响巨大的事件)相比,灰犀牛并不神秘,却更危险。
值得一提的是,一旦市场之“势”形成,这头健硕的灰犀牛就难以控制了。表面上,我们看到的是神秘的黑天鹅和模糊的灰犀牛,但从更深层面看,是利益分配格局的再次洗牌。
这个时候,单靠市场的力量,显然是不行的。
面对危机,政府充当了“救火队”的角色。这对于缓解危机给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逐渐恢复市场活力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至关重要的作用。
盖特纳对政府干预的作用了如指掌。他在其关于金融危机的回忆录《压力测试:对金融危机的反思》一书中表示,消除市场恐慌,恢复投资者信心是整个金融系统稳定与恢复的关键,也是政府运作的首要任务。
在《灭火》中,这三位作者明确认为:我们都非常不情愿将鲁莽的银行家和投资者从他们自己所犯的错误中拯救出来。在可能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对接受援助的企业施加了苛刻的附带条款,有时候,说服实力较强的机构以及实力较弱的机构参与加强金融体系建设和重振信心的努力会限制项目条款的严苛程度。但我们知道退一步让其放任自流并不是一个合理的选择,资本主义的“看不见的手”无法阻止一场全面的金融崩溃,只有政府“看得见的手”才能做到这一点。
他们总结的“血泪教训”是:全面的金融崩溃会造成恶性衰退,扼杀企业,减少机会,挫败梦想。
危机发生后,美国痛定思痛,为防止银行等金融机构投资对冲基金或开展高风险的自营业务,加强对消费者的保护,出台2000多页的多德弗兰克法案。此后,美、欧等许多国家都成立或强化了消费者保护局,以加强对消费者的保护。
时至今日,鉴于金融业态越来越复杂多样和金融创新层出不穷,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是如何做好监管。换言之,充当“救火队”,只是政府履职的一个方面,也是迫不得已之举。而如何做好监管、防患于未然,才是政府履职的重中之重。
市场氛围依旧是人心惶惶
黑格尔有句精当的名言:我们从历史中得到唯一的教训,就是我们不能从历史中得到任何教训。
这,想必也是“救市三人组”心中的隐忧。他们合写这本书,为的是“应对下一场金融危机,我们需要准备好足够的灭火工具。”他们都意识到:“只要冒险和期限转换仍然是金融的核心,正如只要人类还有人性,世界就将面临金融危机的危险。非常不幸的是,灾难总还是有可能发生的。”
这句话,似乎一语成谶。
2020年3月15日,美联储“发威”,将基准利率大幅下调至接近零的水平,并表示将购买7000亿美元(1美元约合7元人民币)的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债券。美联储还将与加拿大银行、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欧洲央行和瑞士国民银行一同采取协调一致的全球行动,向银行提供低息美元信贷。美联储15日放出“王炸”,“吓坏”了市场,美股6个交易日内出现第三次熔断。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警告,由于冠状病毒导致经济活动广泛停止和消费开支广泛缩减,美国经济很可能在第二季度出现萎缩。他的话语难掩焦灼情绪:“(冠状)病毒正给美国和全世界人民带来深远影响。”
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只是说,这将是一次“重大冲击”。英格兰银行行长马克·卡尼干脆拒绝预测英国的衰退。
不过,曾供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首席经济学家直言不讳地说,新型冠状病毒和各国为遏制病毒传播采取的严厉措施,已导致世界经济陷入衰退。
列宁有言:有时候几十年里什么都没发生,有时候几周里发生了几十年的事情——这就是危机时刻的感受。
列宁这番话,用在当下的国际语境中,也是妥帖的。
“市场的记忆是短暂的”。过往的历史业已证明,长期的信心和稳定,容易造成过度的自信和不稳定。一旦公众开始恐慌,恐慌往往造成比危机事件本身还大的危害。如今,已经是2020年3月下旬。现在市场氛围依旧是人心惶惶,尽管疫情可怕,也没有“人吓人”更可怕。
三位作者在书中没有涉及的内容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所以未重蹈大萧条覆辙,其他经济体尤其是主要新兴经济体的努力,不可低估。
如今,倘若真的面临新一轮经济衰退,主要经济体之间的政策协调,会否比过往更顺畅,以共同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