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茶道丨投资者必知信托的三大神秘,九大误区
摘要 如果您身边有从事金融业的朋友,应该都听说过金融业有四大支柱,分别是银行、信托、保险和证券。其中银行、保险、证券老百姓都耳熟能详,为什么信托业总是给人一种低调神秘的感觉呢?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信托业,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三大神秘神秘一:数量少中国有超过2000家银行,营业网点更是多达22万个,遍布
如果您身边有从事金融业的朋友,应该都听说过金融业有四大支柱,分别是银行、信托、保险和证券。其中银行、保险、证券老百姓都耳熟能详,为什么信托业总是给人一种低调神秘的感觉呢?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信托业,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三大神秘
神秘一:数量少
中国有超过2000家银行,营业网点更是多达22万个,遍布全国各个城市、乡镇,真的是抬头不见低头见。保险公司超过150家,营业网点遍布全国大小城市。证券公司也有超过130家,在各个城市都有营业部分布。而信托公司全国只有68家,各家信托公司也都很少有“营业网点”,所以普通老百姓很少见到信托公司的门面。
除了机构数量少,信托公司的从业人员也是四大金融行业里最少的,仅有2万人。而仅仅5个国有大型银行,就有超过300万的从业人员,保险的从业人员更是达到800万人以上。证券业的从业人员数量虽比不上银行和保险,但是也有超过35万人,远远高于信托行业。中国有14亿人口,信托行业只有2万从业人员,也难怪大家平时很少接触信托从业者了。
看到这里,您可能不禁要问,信托行业机构少、人少,怎么会资产排名第二呢?解答这个问题,就需要看第二点。
神秘二:投资门槛高
我们都知道,在银行办理存取业务,哪怕只存1分钱也是可以的,就算购买理财,起投金额也不过几万元。但是各家信托公司的产品,投资起点一般都是100万元,部分要300万元起投,高投资起点使信托几乎成了富人的“专属”投资工具。不过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老百姓钱包也充实起来,信托投资也在逐步走入公众的视野。
当然,这样庞大的信托资产中,除了个人客户,还有大量的机构购买。银行等金融机构,是购买信托的“大户”,如果您翻翻银行理财的说明书,说不定就能看到投向信托的银行理财产品。还有不少普通企业和上市公司也在通过投资信托获取收益。信托在机构客户的眼中,其实是“高调”明星,一点都不“神秘”。
神秘三:信托安全吗?
投资人最担心的问题莫过于资金的安全性,肯定有人会想,信托公司会不会拿钱跑路了。第一,信托公司有七成都是国有资本背景的,比如注册地在河南的中原信托,就是一家国有金融机构;第二,信托公司这个牌照非常稀缺,设立门槛非常高,很多大机构想设立信托公司一直没有获批;第三,国家对信托业有专门的立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信托法》从法律层面确认了“信托财产独立性”。《信托法》规定:信托财产与属于受托人所有的财产相区别。这里的受托人一般指的就是信托公司。这也就是说,投资人购买的信托计划,和信托公司运营的好坏无关,哪怕信托公司出现问题,信托计划还是会继续存在下去,信托财产和利益依旧属于投资人,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托的安全性。
信托一般是投资于工商企业、基建工程或房地产项目,每个信托计划都有针对监管部门对行业内各家公司的经营状况保持强有力的监控,敦促信托公司合规合法地开展业务,降低行业整体风险。
当然,百闻不如一见,如果大家对信托有兴趣,可以选择走进信托公司,进行实地咨询了解,一定会有更多更清晰的认识。
九大误区
告别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信托业的爆发期也逐渐远去。对投资者而言,有必要改变过去一些信托产品的投资思路。
误区一:一味拒绝中长期产品
目前,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偏向短期,导致中长期的信托产品鲜有人问津。不过,自今年央行降息以来,流动性释放带来的资产贬值的概率也被放大。降息时代,“短借长用”的老路未必持久,投资者在资产组合中更应尽量配置中长期的产品,提前锁定未来的收益。
误区二:只挑预期收益高的产品
在很多投资者看来,信托产品与高息存款可以等同,因此选择购买时,预期收益成为第一要素。不过,高收益的背后往往也有匹配的风险。为此,投资者未来购买信托时,要充分对投资标的的风险、来源进行评估。
误区三:只相信银行的渠道
由于银行在我国经济中的主体地位,造成很多投资者只相信从银行的渠道购买信托。这其实是一个误区,银行买产品不意味着就有银行背书,相反,万一产品出现问题,银行还有可能帮不了你,因为银行不承担产品的风险责任。
误区四:只选政信产品
前几年,政府通过其融资平台,向信托融资进行地方基建。由于该类产品有隐形的政府信用,导致政信类信托迅速壮大规模,成为客户青睐的投资品种。
对此,投资者该转变政信类项目“刚性兑付”的思维,切莫认为有政府背景的项目是无风险,相反,该学会从地区情况是否良好、政府财政是否雄厚、征信措施是否完善等方面重新考量项目来源。
误区五:与股票挂钩的收益高
伴随二级市场火爆,挂钩权益类的信托产品成为香饽饽。阳光私募的产品,如果投顾没有足够经验,震荡阶段投研的回撤能力较弱,很容易带来净值上的损失。
误区六:房地产信托避而不知
由于先前的颓势,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调整。不可否认的是,该行业,尤其是一线城市以外的区域,确实存在资产泡沫,但从周期看,考虑其占经济的比重,去库存阶段的房产不会出现断崖式的滑落。但在今年,供求两端回暖,在“释放流动性—贷款利率下调—房地产投资增长—经济上行”的传导周期中,房地产信托或迎来反弹。
误区七:信托公司越大越好
很多初次接触信托的投资者,由于对信托产品并不是特别的了解,便觉得通过判断信托公司实力,就可以确定自己的投资方向。资本雄厚,管理规模大的信托公司,所发行的信托产品一定是更优质的。
但其实产品好不好与公司规模大不大没有必然的关系。信托公司实力雄厚固然好,但一个产品好坏与否归根结底是要看其整个项目的运营团队以及产品的结构设计。其次另外,只选择排行前几的信托公司还有一个常见问题,就是大的信托公司无论是对于融资方、还是对于投资者而言,通常处于强势地位。目前大部分信托收益已经在8%左右甚至更多,但6%左右的产品还是有很多,这其中有很多是同样的交易对手。对这部分投资者而言,实际上承受了信托公司因为品牌溢价而造成的隐性亏损。信托投资安全稳健是前提,但获取回报、财富增值才是最终目的。
误区八:根据信托公司的评级选择信托产品
毕竟互联网发展迅速,很多投资者都会通过网络对比各信托公司的信托产品,网上不免有很多对信托产品进行所谓的“评级”。但其实,这些“评级”的背后,我们暂且不讨论其权威性,科学性,在很多时候,这些“评级”是掺杂着某些销售目的的。投资者很容易就会被这些所谓将风险标明的数字带到一个指定信托公司的信托产品上,而这些进行评级的机构可能连信托公司都不是,只是一个三方机构。而且最重要的是,每一家信托公司主打的信托产品类型是不一样的,那么进行评级的标准其实就是让人难以信任的。
误区九:不通过理财经理,自己也能选择优质的信托产品
虽然在信托中,信任是托付的前提,但还是有很多投资者更相信自己的判断,认为理财经理只是为了销售信托产品,所以所说的话不可信。但其实不然。高净值投资始终是一件专业度高的事情,那么这时候就体现了理财服务的稀缺性和必要性。更多的时候投资者是需要通过理财经理才能对项目的运作情况与信息充分掌握,包括这个项目的运营团队其实也是对投资起到关键作用的。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基于审慎的态度做出自主决策,风险自担。
文章及图片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