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林证券上市周年记 罕见重罚背后 林立的尴尬答卷与内控漏洞
摘要 都说新年新气象,华林证券上市一周年的新气象来的有些猛。2020年1月17日,券商概念板块异动频频。长城证券、中信建投等多只个股表现突出。华林证券成为领涨羊,一度封涨。截至收盘,华林证券股价14.91元,大涨7.81%。火热行情,出乎了不少投资者意料。就在几天前,证券业的开年首张”罚单”指向了华林证券
都说新年新气象,华林证券上市一周年的新气象来的有些猛。
2020年1月17日,券商概念板块异动频频。长城证券、中信建投等多只个股表现突出。华林证券成为领涨羊,一度封涨。截至收盘,华林证券股价14.91元,大涨7.81%。
火热行情,出乎了不少投资者意料。
就在几天前,证券业的开年首张”罚单”指向了华林证券。
作者:孟兰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2020年1月10日,证监会公告,因华林证券存在内控制度不完善、对子公司合规管控不足、董监高由关联人员担任等七方面违规行为,对公司董事长林立采取监管谈话措施。
违规七殇
具体来看,一是公司章程及各项制度中均没有规定各内控部门的职责分工。
二是对高级管理人员和下属各单位考核时,未由合规总监出具书面合规性专项考核意见。
三是对子公司合规管控不足,如从未对子公司进行合规检查;未向另类子公司选派合规负责人,向私募子公司选派的合规负责人主要在母公司办公。
四是未对投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等出现重大风险或违规问题涉及的责任人或责任部门进行问责。
五是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中大量职位由存在关联关系的人员担任,部分关键职位由一人兼任(代行),公司内部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制衡。
六是公司时任总经理,还担任深圳市立业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董事。
七是监事会主席任职不符合《公司章程》第一百九十五条的规定、公司董事会授权不明确等。
证监会认为,华林证券上述违规行为反映出公司内控不完善,治理结构及制度不健全。
事实上,这并非其首次在内控上跌跤。
2019年8月,上海证监局通告显示,因内控不完善,对聘任的上海浦东南路证券营业部原负责人卢己为未进行审慎核查,未发现其在其他营利性机构兼职等违规问题,华林证券收到警示函。
无独有偶,2019年5月,华林证券也收到黑龙江证监局警示函,称其存在对特定原始权益人,担保人的尽职调查不到位,存续期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频频罚单之下,华林证券的问题人设凸显。
众所周知,证券公司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专业机构,担负着“看门人”角色。其对企业信披、交易行为等环节的专业把关,是投资者参与市场交易的重要参考。
如果证券公司本身内控缺陷、经管混乱,投资者的权益又该如何保障?
上市一周年 罕见重罚 新增业务暂停3个月
显然,华林证券的上述表现,让其专业、权威形象受损。
对其业务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2020年1月3日,华林证券公告称,近期因前述七方面违规行为被证监会限制新增各项业务规模3个月。
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表示:证监会此次限新,意味着新增开户、新增两融、新增投行项目、新增资管业务、新增机构业务等全部无法继续拓展,业务人员只能在既有的存量中展业。但对其盈利增长、后续客户及业务开发均会有影响。
有媒体指出,全部新增业务暂停3个月,这在近几年证券行业处罚史上,实属罕见。仅次于去年证监会摘牌华信证券全部业务资格的最严罚单。
值得一提的是,华林证券2019年1月17日才开始A股交易。
频频罚单下,站在上市一周年的时间节点,华林证券交上的答卷难言乐观。
值得庆幸的是,华林证券的业绩还是不错的。
2020年1月5日晚,华林证券披露了2019年财报预告,预计母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14亿元、净利润4.47亿元,净利润水平同比增幅超30%。
然这份捷报没有“呵护”住业界信心。1月6日开盘,仍逼近跌停,截至当日收盘报14元,跌幅为5.34%,在券商板块跌幅居首。
市场的担忧之态,可见一斑。
1月6日,华林证券表示,针对监管措施所涉事项已整改完成。监管措施所涉限制新增各项业务规模,并非完全停止新增业务,而是对新增业务的规模进行限制,公司仍可在限制新增规模范围内拓展新业务,各项原有业务也仍可正常开展,也不影响投行等部门已承接的各项业务的正常推进。目前公司各项业务均正常开展。
不难发现,遭受严罚的华林证券,仍对前景充满乐观。
对此安抚声音,市场也有不同解读。
资深投行从业人士何南野表示,该项处罚不可避免会对去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公司内部预计将有一轮大的整改,人员变动难以避免,影响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另外,公司现有业务也会受到影响,处罚事件使得公司工作重心发生调整,较大的精力将放在内控管理提升方面,现有业务发展将有所放缓。比较严重的是,公司的品牌声誉下滑,影响资本市场估值和投资者的认可,当前客户可能存在流失的情况。
首创证券研发部总经理王剑辉也称,该项监管政策或对公司股价产生中短期的负面影响,也会影响到2020年公司评级,考虑到华林证券原本是A类评级,存在被降级可能性,公司中长期股价进一步回升的势头也有可能受到遏制。
业绩三连降 陷入“脱节”行情
值得注意的是,华林证券的“危机”不只在违规、限新。纵然亮出2019年预增“喜报,但也难掩尴尬。
从近几年财报显示,华林证券的业绩走势不佳。
Wind数据显示,2015年,华林证券营收净利创下16.69亿元和8.16亿元的高点后,两大指标自2016-2018年连续三年下降。
2016年至2018年,华林证券营收分别为13.18亿元、10.67亿元、10.01亿元,同比下降21%、19.1%、6.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亿元、4.6亿元、3.4亿元,同比下降27.8%、21.4%、25.6%。
财报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华林证券营收同比下降7.46%,为6.7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8.9%,为3.06亿元。营收和净利增速,在36家上市券商中分别排名第36位和34位,可谓垫底。
choice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36家上市券商共实现营收2744.58亿元,同比增长47.5%,行业成绩斐然。其中,兴业证券、太平洋证券、东方证券3家券商同比增长超100%,兴业证券同比增136.25%,增速位居第一。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华林证券为何会拖板块后腿?
从华林证券公布的2019半年报看,上半年华林证券实现营收约4.5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7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8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39%。
就营收构成看,2019上半年华林证券的经纪业务和资管业务的营收分别达到1.81亿元和0.54亿元,同比增长25.13%和21.6%。同期,信用业务和自营业务则同比下滑36.07%和8.19%。
值得一提的是,华林证券是较早布局投行业务的国内券商之一。目前,其投行业务已由传统证券承销服务,延伸覆盖企业成长路径的财务顾问、IPO、融资、并购、产业整合、资产证券化等综合服务。
不过,拉开时间维度,这项重要业务,表现也在萎缩。
财报显示,2017年至2019年前三季度,华林证券的投行业务对营收的贡献分别为3.28亿元、2.3亿元、0.5亿元,同比下降14.8%、42.6%、70.96%;对净利润的贡献分别为1.78亿元、1.19亿元、-0.09亿元,同比下降22.61%、33.14%、80%。
有媒体梳理发现,华林证券业绩不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即是投行业务收入和利润减少。
对此,华林证券曾在2019年半年报表示,今年以来投行业务分化趋势明显,业务向头部券商集中,中小券商竞争难度加大所致。
不过,放眼市场,板块行情依然向好。2019年前三季度,36家上市券商投行业务收入237.44亿元,同比增长23.24%,行业向上态势明显。
中信建投证券称,投行市场存在诸多积极因素,诸如科创板注册制试点改革,多项资本市场改革政策陆续落地等,为券商投行业务释放不少潜力。
可见,无论整体业绩还是重要业务,华林证券都处“脱节”行情。
值得注意的是,华林证券的现金流情况也不乐观。
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1-6月,华林证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7亿元、-9.73亿元、-1.55亿元。2018年底,其经营活动现金流才“转正”,为6349万元。
实际上,华林证券2019年半年报已表露出对公司营收结构出现单极化趋势的担忧,并试图做出调整。
10月27日晚间,华林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向全资子公司华林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华林创新”)增加注册资本20亿元,增资完成后华林创新注册资本增至20.6亿元。
据悉,华林创新是华林证券旗下全资子公司,其经营范围涉及创业投资、创业投资管理和企业管理。
截至2018年期末,华林创新总资产1.17亿元,净资产1.15亿元,营业收入0.1亿元,净利0.08亿元。
据多家权威媒体分析,华林证券此举意在通过增资,使华林创新与公司整体战略产生协同,以提升投资银行、直投等业务的竞争力。
高管频繁变动与“夫妻店”质疑
上述动作,让外界看到了华林证券努力转变的发展姿态。
专家表示,遭遇“水逆”的华林证券,调整业务布局、整合资源、发力协同,值得肯定。但具体效果如何,仍需时间做答。这对其管理层水平是一大考验。
值得注意的是,华林证券还出现了频繁的高管变动。
除上市首份半年报业绩不佳外,华林证券在2019年出现高管层的较大变动。
首先,公司实控人和董事长林立走到台前,亲自担任首席执行官(CEO)并代任合规总监。
公开信息显示,自华林证券2003年更名后,先后聘请国泰君安原深圳副总裁高洪星、国信证券原总裁胡关金、平安证券总裁薛荣年担任董事长,但最终都未能留下。
2019年11月12日晚,华林证券发布调整公告,聘任朱文瑾为总经理,聘任关晓斌为财务总监。之前董事长和总经理一肩挑的林立,辞去总经理之职,林立妻子潘宁辞去财务总监,继续担任公司董事及副总裁。
这已不是华林证券2019年的首次高管调整。
据华林证券2019年5月24日发布的《关于回复深圳证券交易所问询函的公告》显示,2019年4月、5月,有16位高管发生变动,可谓“大换血”。
2019年6月,华林证券合规总监兼董事会秘书赵嘉华因个人原因辞职。直到同年12月,新一任合规总监、董事会秘书正式履职,两职位不再由一人兼任。在这半年时间,这两个职位均由其他高管代行。
据媒体统计, 2019年以来,华林证券共有23人次董监高离职。
对此,深交所也进行了问询,并让华林证券“说明近期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变动较为频繁的原因、对你公司正常经营是否产生影响,请自查并说明你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兼任各项职务的情况,能否确保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制衡和监督,能否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能否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胜任相关工作。”
华林证券解释为,人员变动主要系董事会换届及公司内部提拔优秀人才导致,人事变动未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对此解释,市场有不同解读声音:高管人员频频变动,对企业既定战略及日常管理等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作为上市公司,也考验其现代企业的经管水平、制度建设。
而林立、潘宁的减职行为,值得肯定。错综复杂的关联关系,或导致公司内部难形成有效的监督制衡,造成一言堂情况。
林立的资本版图与家族管理
实际上,自林立担任华林证券董事长兼总经理,其妻子担任董事、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家族管理”一直遭外界质疑。
放眼已上市的40余家券商,华林证券“家族式”的公司治理结构也一直是一神奇存在。
公开信息显示,林立,1963年5月出生,广东紫金县人。2007年以140亿元身价首次登陆胡润百富榜,成为深圳首富。
华林证券披露的高管信息显示,林立曾先后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担任不同职务。并于1995年4月创立深圳立业集团,2014年10月到2019年5月担任深圳立业集团董事长职位。
有意思的是,2006年-2015年6月,其一直担任平安集团监事。2014年开始担任华林证券董事长,之后展开密集资本运作,推动华林上市。
华林证券参股控股多家公司,包括华林创新投资、华林资本、华林投资服务等。
最惹眼的是,他还担任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企查查显示,华林证券实控人林立除在3家公司担任法人外,还在6家公司担任高管,实控公司更超过80家。由林立控股99.67%的深圳市立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立业集团)经营涉及电力、高科技、房地产、物资供销、信息咨询、计算机软件、通信产品等十余个门类,注册资本达30亿元。
可以看出,华林证券只是大佬林立资本版图的冰山之上。
另有媒体报道称,林立还投资深圳、武汉、长沙等地房地产。
在2018年胡润百富榜中,林立以670亿元的身家位列榜单第25位。2019年,林立以950亿身家登上2019“胡润百富榜”,排在第20名。
聚焦华林证券,是其旗下重要的金融资产。有意思的,其高管存在不少亲属关系。
截至2019年上半年,华林证券时任首席执行官、合规总监林立与时任副总裁、财务总监潘宁为夫妻关系。时任监事会主席钟纳与林立则系表兄弟关系。
同时,从股权结构看,根据华林证券2019年三季报,其前三大股东立业集团、深圳市怡景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下称怡景食品)、深圳市希格玛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希格玛)分别持股64.46%、17.96%、7.59%。
而怡景食品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则胜,同时在华林证券任监事;希格玛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正是钟纳。从历史看,立业集团也曾是怡景食品和希格玛的股东,在2002年8月才正式退出。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3月,立业集团还曾计划发行20亿元债券,承销商就是华林证券。
立业集团在发行文件中表示,此次债券募集资金10亿元拟用于偿还银行贷款,10亿元用于偿还“15立业债”。“15立业债”到期日为2020年12月7日,未偿本金余额为19.9996亿元。
对此,华林证券也在其IPO招股书中披露过“实际控制人控制的风险”。并称“林立先生任本公司的董事长,其夫人潘宁女士任公司副总裁兼财务总监,林立夫妇对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有重大影响,其中包括:提名及选举董事和监事、 决定经营战略和投资机会、决定股利分配、变更募集投资资金用途及审议任何重大事项(如兼并、收购或投资)有关的机会。虽然公司建立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董事会、独立董事制度及关联交易决策制度等制度性安排减少实际控制人损害公司利益的可能,但是仍然存在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可能利用其控股地位对公司人事、经营及财务决策等进行不当干预从而损害 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的风险,如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等。”
上述情况,也一度引发市场质疑。一位证券公司内部人士坦言,这种类“家族式管理”模式并不适合于上市的证券公司。证券公司是管理人才、管理风险的公司,人才队伍的素质都很高,各项业务的风险也较大,如采用家族式的管理方式,容易产生问题。
此外,依据《证券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监管办法》,证券公司高管人员和分支机构负责人最多可以在证券公司参股的2家公司兼任董事、监事,但不得在上述公司兼任董事、监事以外的职务,不得在其他营利性机构兼职或者从事其他经营性活动。
梳理之下,林立的家族生意虽做的风生水起,但还是存在一些隐患漏洞。
一定意义上说,这是华林证券上市一年,即被监管严厉处罚的重要考量。
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人才队伍可能不稳定,裙带关系严重,难以构建一支市场化、有战斗力的队伍。另一方面,风管、品控也可能存在问题,因为家族式管理,个人的话语权易超越组织架构之上,在风险和利益面前有可能向利益妥协,而忽略了潜在风险,不利于证券公司后续稳健发展。
事实上,为督促证券公司加强合规风控,证监会已先后发布《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规管理办法》、 《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类业务内部控制指引》、《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范》等要求。
此外,在 2017 年分类监管新规的基础上,2018 年 “合规管理能力”被首次纳入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加分项”。要求截至 2017 年底证券公司总部合规部门中具备3 年以上证券、金融、法律、会计、信息技术等有关领域工作经历的合规管理人员数量占公司总部工作人员比例不低于 1.5%且不少于 5 人的, 加 0.5 分。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年报中,华林证券曾表示,“风险管理、合规管理和内部控制是证券公司安身立命的基石,公司长期以来一直予以强化。
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如何知行合一,是一个严肃思考题。
同样,需要投资者思考的是,虽然2020年1月17日,华林证券股价出现大涨,但其有4.85亿股首发原始股东解禁,占公司总股本的17.96%。
首创证券研发部总经理王剑辉指出,解禁压力可能会对公司股价产生波动影响,投资者在中短期还需保持一定的谨慎态度。
专家何南野表示,在解禁前的一段时期内,预计华林证券的股价会有一定的下修。但如果资本市场走势较好,解禁压力对股价的影响将大幅下降。
截至1月17日收盘,华林证券市值达402亿元,市净率超7倍,远超当前券商板块合理估值1.5-1.9倍。
强监管下的好事与坏事
随着金融改革力度加大,证券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合规、透明、高质量发展成为行业发展关键词。显然,种种问题之下,考验着华林证券的专业度、核心力。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在业内人士看来,华林证券被监管惩罚并不奇怪,平时业务接触过程中,违规现象不少。至少在债券圈里,大家对华林证券的印象就是“胆子大”。以债券方面为例,华林证券自营资金交易债券有时偏离外部估价较大。这家券商很多时候都游走在合规边缘。
不难发现,贵为上市公司的华林证券,依然有不少漏洞短板。
专家表示,上市公司这碗饭,虽然光鲜,却也并不好吃。翻雨覆雨的资本圈,是一把双刃剑,更是一颗价值试金石。可释放激发企业的成长性,也可放大其漏洞及衍生风险。
细观A股新兵华林证券的表现,可谓一语中的。
一句话,打铁还需自身硬。
2020年1月11日,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表示,我们130多家券商,比不过一个美国的摩根大通。对券商提升竞争力的殷殷期望,不言而喻。
对此,有舆论表示,烈火出真金,只有强力监管规范市场,让良币驱逐劣币,才能真正做强证券业。
事实上,这也是一个重要监管思路。铑财统计发现,2019年,有12家证券公司被证监会采取责令改正、出具警示函等处罚措施,其中不乏A级甚至AA级的券商。
可以预测,这种强监管,仍将是2020年的行业常态。洗牌之下,强者价值持续升腾,弱者则多沦为问题裸泳者。
那么,对于问题重重的华林证券亦或林立夫妇而言,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无疑,2020年,两者还有诸多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