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刀解雷之轩鸿集团20亿私募爆雷后的庞氏骗局

来源:才查到 2020-03-25 17:10:00

摘要
手术刀在手,解构暴雷项目本质!大家好,我是财小查。上一期中给您介绍了海发医药通过伪造票据等一系列作假手段,将应收账款额做高,同时利用医院的特殊环境,使得确权场景不到位,从而套取巨额资金至西部信托等信托及私募机构踩雷的案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扒一下轩鸿集团20亿私募基金爆雷,导致400多名投资者集体踩雷

手术刀在手,解构暴雷项目本质!


大家好,我是财小查。上一期中给您介绍了海发医药通过伪造票据等一系列作假手段,将应收账款额做高,同时利用医院的特殊环境,使得确权场景不到位,从而套取巨额资金至西部信托等信托及私募机构踩雷的案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扒一下轩鸿集团20亿私募基金爆雷,导致400多名投资者集体踩雷的事件。


2019年6月4日,轩鸿集团公众号发布了一则《致所有朋友的一封信》,其署名是董事长肖建海。在具体内容里,肖建海承认了“部分产品逾期无法按时兑付”的事实,并宣称“公司现有资产能够完全覆盖投资者本金,保证投资者全额兑付”。


手术刀解雷之轩鸿集团20亿私募爆雷后的庞氏骗局


而在随后的时间里,该公众平台也陆续更新了两期处置情况简报及与投资者代表的会议记录,不过相关的情况说明只坚持到了6月14日,至此之后再无后文。


手术刀解雷之轩鸿集团20亿私募爆雷后的庞氏骗局


2019年7月12日,轩鸿方面开过一次投资人见面会,双方起草了资产移交、投资款兑付的框架协议。当时肖建海表示,集团账面上已经“没有流动性”,也就是说当初安慰投资人时的“3亿建行资金”已经不存在了,他现在计划在七月底前卖掉自己的一套住房,以解燃眉之急。


话尽管说的漂亮,但最终说好的房产、商铺变现都没有付诸行动,而是一拖再拖。投资者想要拿回损失,现在看来,又将是一场持久战。


那么究竟轩鸿集团是怎么让400多名投资者踩雷,又是怎么让20亿的地产私募基金爆雷的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2013年和2014年,轩鸿分别成立了两家私募公司,“轩鸿资本”和“轩鸿基金”,法人都是肖建海。当然这两家私募公司,都办理过私募基金登记,并非“皮包”公司。


手术刀解雷之轩鸿集团20亿私募爆雷后的庞氏骗局


其中,轩鸿基金作为管理人在中基协备案过五支产品,其中三支产品都是物业并购类。而根据投资者的报案书,轩鸿未兑付的理财产品有26只之多,存在非常明显的数据出入。


手术刀解雷之轩鸿集团20亿私募爆雷后的庞氏骗局


当然,私募机构发的私募产品,未必都是要备案的,它们可以通过“有限合伙型”的形式绕开备案机制。


而在爆雷的26只问题产品里,其中的23只都以有限合伙形式募集,均未在基金业协会备案。产品不备案,名义上是为了保护投资者的信息安全,实则是为了资金的“使用”能够摆脱限制,为诸多“操作”大开方便之门。虽说备案本身不能保证产品安全,但不做乃至“逃避”备案,其本身的合规风险就不容忽视了。


根据报案书显示,作为一家出身于地产的私募,轩鸿五年来发了39期赎楼产品,平均规模在8000万元左右,但公司本身却没有与之对应的业务团队;不仅如此,轩鸿产品的底层资产也有虚假编纂之嫌,其宣传材料里的前海公寓、坂田美食城、高档小区、学位房等实物资产,全部宣称无法退出。


那么,问题来了,轩鸿私募产品的部分底层资产是否真实?


爆雷后几个月,各路投资人通过司法保全和工商信息查询,汇总各方信息显示,大量所谓“底层资产”都是编造出来的虚假资产,一些房产证明的“小红本”是过期作废的。理财经理推销产品时介绍说,募集资金用于前海的公寓、坂田的美食城、滨海之窗房产等高档小区、学位房、人才公寓、赎楼基金等实物资产,但现在查证都是造假,实际不存在。多位投资人通过司法手段保全相关银行账户后显示,大多数账户资金余额少于1元。


轩鸿爆雷的私募产品,高年化收益率、业务员高提成,背后是底层资产失实,资金投向不明,有庞氏骗局的嫌疑。


而庞氏骗局就是包装并不存在的产品,不停地发行产品,非法占用投资者资金,用后续产品的投资,支付前期产品的利息。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轩鸿集团私募爆雷事件也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了,轩鸿以“有限合伙型”名义绕开私募产品备案,然后通过编造大量“底层资产”与高回报诱骗投资者入局,最终东窗事发,造成20多亿私募基金爆雷,数百人集体踩雷。


投资者启示


有限合伙的风控标准低于契约式基金,甚至可以说是基金管理人本身急需资金,但在无法通过备案的情况下,强制违规发行的产品。


备案的产品,不等于这只产品一定安全;但不备案的产品,资金流向不受监管,有可能流向风险很高的项目,甚至是被转移、挪用,风险非常高,出问题只是早晚的事。


金融的核心能力是风控,备案是中基协对产品的基础要求。连这个要求都达不到,那么底层资产和项目要素究竟得差成什么样子,或者说是不是连基础调查都不敢接受。没有底层资产,客户的收益来源,就只能是新客户的本金。


投资者在投资私募产品时,一定要看清底层资产是否真实,也可以通过财查到APP查询产品是否备案,如果该产品既无备案,投资者又无法判断出底层资产的真实性,那么您在投之前就该三思了。

关键字: